结石的成因尚不明确,但有许多证据表明,饮食可能是影响泌尿系结石的重要因素之一。Anderaeii在1972年提出,泌尿系结石的形成与食物的组成有关,饮食结构是决定任何社会中泌尿系结石发病率的一条基线,其他因素(如种族、家族、职业等)则在此基础上起着促进或抑制的作用。根据文献报道,能影响泌尿系结石形成的食物成分有蛋白质、脂肪、糖类、嘌呤、草酸、矿物质(钙、镁、钠等)、维生素(维生素A、B6、D、C、K)、蔬菜(菠菜)、磁化水、乳制品、米糠、麦麸、芭蕉芯、玉米须、液体、微童元素等。而高蛋白饮食是现今生活的家常必备,本部分内容就高蛋白质饮食与结石的关系做一总结与分析。
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泌尿系结石的发生与日常生活的富裕程度密切相关,蛋白质饮食有诱发泌尿系结石形成的作用,是促进上尿路结石形成的重要饮食危险因素之一。
Andersen比较了各个国家和地区每日食物中的蛋白质含量、动植物蛋白质的比例与泌尿系结石的发生率、发生部位以及成分的关系,发现当饮食中的蛋白质尤其是动物蛋白质过高时,小儿膀胱结石的发病率减少,但肾、输尿管结石的发病率增加,结石的主要成分是草酸钙和磷酸钙。反之,当饮食中的动物蛋白质含量减少时,膀胱结石的发病率增加,结石成分中尿酸盐含量增加而磷酸钙成分减少。如果饮食中蛋白质含量很低,并且动物蛋白质的含量也不足时,上、下尿路结石的发病率都降低。Andersen还观察到,印度的北部和西部地区生活富裕,他们的动物蛋白质摄人量是南部和东部的两倍,上尿路结石病人的住院率是南部和东部的5倍。
Robertscm等观察到,英国泌尿系结石的发病率与日常饮食消费指数密切相关,而这种饮食消费指数的变化主要取决于动物性食物在其中所占比重的变化。1956?1969年,英国家庭的平均蛋白质消费量相对稳定,而动物蛋白与植物蛋白之比由1.25:1上升至1.67:1,随之而来的是泌尿系结石的发病率也逐年增加。1970年以后,他们的平均蛋白消费量逐渐下降,泌尿系结石的发病率也随之下降。
在德国、澳大利亚、意大利、日本和我国广东省东莞地区,泌放系结石的发病率和动物蛋白质的消费量也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在非洲,虽然上尿路结石的发病率较低,但是,在许多大城市的富裕阶层人群中,上尿路结石并非少见。南非班图族人的饮食结构中,摄人的植物粗纤维素的数量是发达国家人群的六倍,而且动物蛋白质和糖的含量极少,其泌尿系结石的发病率很低。
当改变饮食结构,增加蛋白质,减少植物纤维素摄人量后,泌尿系结石的发病率显著上升。相反,无动物蛋白质的蔬菜饮食虽然含草酸盐较高,但泌尿系结石发生的危险性低。Robemcm报道,素食者上尿路结石的发病率只相当于同年龄、性别和社会阶层非素食者的40%?60%。以上资料充分说明了动物蛋白质在泌尿系结石形成过程中的重要性。
高蛋白质饮食增加泌尿系结石发病率的机制很复杂,其中结石的促进因子和或抑制因子都可能在其中起一定的作用。一般来说,高蛋白质饮食后可致尿液生化的一系列改变:
尿钙排泄高蛋白质饮食能促进尿钙的排泄增加。比较食物蛋白质含量对含钙结石患者和正常人的尿钙排泄影响程度时发现,摄入高蛋白质饮食后,含钙结石患者的尿钙增加更加明显。高蛋白质饮食促进尿钙排泄增加的作用机制目前仍不清楚,可能与饮食中的高含量蛋白质促进体内胰岛素、生长激素和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加有关。
尿草酸和尿尿酸的排泄食物蛋白质中含量较多的醇酸酯、甘氨酸、羟腩氨酸都是主要的草酸前体,它们在体内经过代谢后将生成草酸。因此,摄人大量的蛋白质能够增加尿液草酸的排泄。但也有报道认为摄入高蛋白质饮食后,尿草酸的排泄并不增加。食物蛋白质中的嘌呤和嘌呤前体物质在体内代谢的终末产物是尿酸。因此,增加食物蛋白质特别是动物蛋白质的进食,能够提{尿液中尿酸的排泄量。尿液中的草酸和尿酸含量的增加均可以提{泌尿系结石的成石危险因素,促进结石的形成尿枸橼酸和尿酸性粘多糖的活性流行病学调搜芯勘砻鳎蜩坶谒崤判辜跎偈呛颇蚵方崾纬傻奈O找蛩刂弧D壳耙丫溃坶谒崾且种坪颇蚵方崾纬傻奈镏剩芄挥敫评胱域希佣行У亟档湍蛞褐懈频呐判梗档湍蛞翰菟岣萍傲姿岣频谋ズ投取M保坶谒峄箍梢砸种撇菟岣平峋У男纬珊途奂S斜ǖ溃叩鞍字室晨梢允鼓蛞鸿坶谒岬呐判菇档27%。饮食中的蛋白质能够降低尿液酸性粘多糖的排泄,而且它对肾结石患者的影响程度比正常人更为明显。目前认为,酸性粘多糖能够抑制尿液中草酸钙结晶的形成,是尿路草酸钙结石形成的抑制因子之一。
尿pH值高动物蛋白质的摄人,增加机体的酸负荷,导致尿液pH值下降,后者又进一步 促使尿钙排泄增加和尿枸橼酸盐排泄臧少。同时,4. 5?5. 5之间的尿液PH值范围,最有利于尿酸盐结晶的形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