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恶性肿瘤治疗和预后研究中,转移是一个相当棘手的难题,也是影响肿瘤患者预后及判断其疗效的重要指标。近几年,恶性肿瘤转移的研究已发展到细胞及分子水平,肿瘤微转移概念也已逐步建立起来。有关微转移的机制目前主要有淋巴管生成、细胞因子的作用及微环境的改变等学说,肿瘤微转移研究已成为肿瘤研究的一个热点。肿瘤微转移的检测也日益被肿瘤专业界重视和关注。本文对恶性肿瘤微转移的机制、检测研究状况和目前所存在问题进行了相关的分析。
[关键词] 恶性肿瘤;微转移;机制;检测
临床上总有部分恶性肿瘤患者在首次手术治疗后尽管肉眼观无残留,并且在术后行常规放化疗,但仍可能在数月或数年复查原病灶及相关器官时发现有转移迹象。若能及时、准确判断有无肿瘤转移以及转移的范围,可大大提高肿瘤治疗的有效率,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改善其生存质量。通常来说,临床及常规病理检查很难发现微转移的肿瘤细胞,只有通过免疫组化或PCR等特殊检查才能及早发现和诊断。近几年来,恶性肿瘤的微转移检测已逐渐得到发展和重视,现就恶性肿瘤的微转移机制,检测及目前研究进展作一相关简要综述。
1、恶性肿瘤微转移的概念
传统的肿瘤转移概念是指肿瘤病灶以外出现新的相同或类似病灶,常在原发灶发现数月和数年之后再被发现。而肿瘤微转移则是指在各种机体组织、体液及细胞移植物中检测到的镜下及亚显微水平的肿瘤残留,是用常规临床病理学方法不能检出的、隐匿在原发灶以外组织的、非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转移。
2、恶性肿瘤微转移的机制
目前关于肿瘤转移主要存在两种学说,一是“种子与土壤假说”:认为是否形成肿瘤转移要看被转移部位组织的环境是否适宜原发瘤细胞的停留和生长。二是肿瘤异质性理论:该理论认为由于瘤细胞遗传性状的不稳定,由单克隆起源的瘤细胞在不断增殖的过程中会发生异质性,导致瘤细胞的转移潜能有高低之分
有关微转移的机制目前主要有淋巴管生成、细胞因子的作用及微环境的改变等学说。
进入90 年代以来,随着人们对肿瘤微血管研究的深入,发现恶性肿瘤转移与肿瘤的微血管生成密切相关。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也越来越被相关专家所重视。
3、检测方法
目前已建立的检测方法主要有形态学和非形态学方法两类。形态学方法有组织连续切片HE染色观察法,免疫细胞化学和免疫荧光技术;非形态学方法有流式细胞术,RT-PCR技术以及免疫-磁分离技术等 , 常规连续切片HE染色法 连续切片法一般用于淋巴结的微转移检测,其检出率与切片间距有很大关系,连续切片的细致分析,可从常规单张切片检查阴性的淋巴结中检出10%左右的微转移 ,而连续切片法一个标本需切几十至几百张切片,工作量大,临床难以推广,且对未形成转移灶的少量癌细胞难以检出,故近年来已很少使用。
3. 2 免疫组化法 由于操作较简便,成本相对较低, 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 该技术较早应用于临床。但它的不足之处在于费时,较昂贵,且易出现假阳性、假阴性的问题。
3. 3 流式细胞术 流式细胞术的基本原理是用荧光标记的单抗与肿瘤细胞结合后,通过流式细胞仪即可检测到肿瘤细胞,它比起免疫细胞化学来说处理和扫描样品更快速、便捷。这一过程是完全自动化的,排除了主观因素的干扰。
3. 4 聚合酶链反应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PCR 和RT-PCR) 该技术的原理是通过在患者的血液、淋巴结、骨髓中扩增出肿瘤细胞标志性基因或靶RNA来证实肿瘤细胞的存在。应用PCR技术可扩增存在于肿瘤细胞内的异常DNA。此技术的最大优点是其高度敏感性。随着新的肿瘤特异性标志物的发现, PCR反应条件的优化, RT-PCR有可能成为检测肿瘤微转移的常规方法。
3. 5 免疫磁分离 此乃新近建立的用于改进循环单个瘤细胞检测的方法。采用FITC2结合抗全细胞角蛋白单克隆抗体阳性细胞,与超顺磁抗-FITC微珠耦联,然后进入高梯度磁场与免疫磁性活化细胞筛选机。此方法比单纯采用RT-PCR或免疫组化法敏感性高10-100倍,从而减少了假阳性和假阴性。
3. 6 免疫荧光技术 具有以下优点:
(1)假阳性率低。
(2)肿瘤细胞的绝对数目可确定并可同步量化。
(3)可用微机存盘,且有可能重新定位,便于相关分析。
(4)不但可进行体外细胞检测,还可进行活体微转移灶检测。
肿瘤微转移研究存在的一些问题 肿瘤微转移是目前肿瘤研究的一个热点,尚处于资料积累和机制探讨阶段。当前存在的问题是一些被逐渐淘汰的微转移检测方法如常规细胞病理学和一些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等仍在继续应用,如用连续切片法检测淋巴结转移,乳腺癌和大肠癌。滥用标志物的现象也较普遍,如对某些肿瘤早已公认的几种标志物或其过时的检测方法仍在证明、分析比较它们的价值,而缺乏创新性研究的角度和层次[5 ]。恶性肿瘤微转移检测方法繁多,各种肿瘤检测标志物又是各种各样,其临床意义及预后指导价值等还需进一步证实和明确。此外,微转移检测的标准众多,因此,统一检测标准愈发显得重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