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股沟疝均为斜疝,几乎没有直疝,据统计,早产儿腹股沟疝的发病率可高达9%~11%,而足月新生儿腹股沟疝的发病率仅为3.5%~5.0%;男孩的发病率是女孩的8-10倍,单双侧均可发生,文献报告低出生体重儿患者中约55%为双侧腹股沟斜疝,早产儿患者中约44%为双侧腹股沟斜疝,而成熟婴儿双侧疝仅为总发生率的8%~10%。
腹膜鞘状突(Nuck管)未能闭锁退化是小儿腹股沟斜疝的病理基础 胚胎第5周时睾丸始基起源于中肾,位于腹膜后第2~3腰椎旁。第8周时睾丸形成,第12周中肾退化,此后睾丸随胚胎的发育逐渐下降,第28周时睾丸引带形成后,连接睾丸下极和阴囊之间,随引带的牵拉及腹腔内压力的传递,睾丸亦随之下降,穿过腹股沟管的内环口、外环口到阴囊,在内环口处随睾丸的下降腹膜向外突出形成一憩室样管状突起,称鞘状突。正常情况下鞘状突远端包绕睾丸形成睾丸固有鞘膜,随睾丸出外环口后,鞘状突亦被牵拉至阴囊内。当睾丸下降完全后,鞘状突均闭锁退化。如果鞘状突未完全闭合则可形成斜疝或鞘膜积液,小儿鞘膜积液与先天性腹股沟斜疝区别不过是未闭的腹膜鞘状突比较狭细,远端膨大,仅有液体,而腹股沟斜疝未闭的鞘状突较宽,有肠管或其他腹腔内容物出来。女孩腹般沟管中含有圆韧带,自子宫至大阴唇,在相当于男性胎儿睾丸下降时,亦有一腹膜鞘状突,称Nuck管;沿圆韧带穿过腹股沟管降入大阴唇,闭合情况同男孩。如睾丸下降过程发生异常,可停留在腹股沟管的内环,管内或外环,则发生不同程度的下降不全,即隐睾。隐睾常合并有鞘状突闭锁不全,故兼有隐睾、斜疝或鞘膜积液体征。
患了腹股沟斜疝时,孩子只要腹部一用力,阴囊(大阴唇)上方或腹股沟区即会出现肿包,这是由腹腔中的某一器官穿过了腹膜进入疝囊所引起的。最多见的进入疝囊的东西是小肠,女孩可为卵巢或子宫。这种阴囊(大阴唇)上方、腹股沟区出现肿包的情况,可在孩子出生后第一声啼哭时就出现,也可以是在孩子出生几个月后才出现。孩子在哭闹时,由于腹压增加,阴囊处的肿包即会鼓起,安静时包块常常可以消失。一般来说疝气是不会引起其他感染和发烧。但是,渐渐地肿物会逐渐增大,不自行还纳的时间也会逐渐地延长,如果包块卡住而不能回复原位时,就会发生嵌顿,引起疼痛,呕吐,哭闹不安,当疝嵌顿后,如果不及时地给予还纳,会使得进入疝囊的肠子发生肠坏死,如毒素吸收可引起高热、休克,严重可危及生命。所以,如果一旦出现了疝嵌顿又未能马上将之还纳时,就应该马上送孩子上医院治疗。
从理论上讲,小儿腹壁随生长发育,强度增高,腹股沟疝有自愈的可能,临床上也见到少数自愈的病例,但等待自愈是不可取的,吃药更是不可能的,应尽早手术治疗。现在一般主张手术年龄以6~12个月为宜,凡反复嵌顿者应不受年龄限制,特别是新生儿,因肠壁菲薄,一旦发生嵌顿,不宜手法复位,应急症手术。
小儿腹股沟斜疝一般单纯疝囊高位结扎术,如为巨大疝伴有腹壁薄弱者,可行Ferguson疝修补术。
腹腔镜下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术可直接经腹缝合内环口,毋须破坏腹股沟区解剖结构,不破坏提睾肌,不游离精索,同时腹腔镜下内环口及内环口周围的血管、输精管清晰可见,手术可避免因血管、神经损伤及导致缺血性睾丸炎发生,而且能同时检查和发现另一侧是否存在隐性疝,具有常规手术不可比拟的优越性。但在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应用中发现,标准的腹腔镜器械粗大(直径10mm),手术时腹壁至少有3个操作孔,应用于小儿腹股沟斜疝,与传统手术相比其优点并不突出。现在有微型或针式腹腔镜手术,其损伤小,并发症少,术后不留瘢痕,疗效满意,为患儿家长乐意接受和欢迎。但滑动疝、巨大疝及嵌顿疝则不宜采用该方法。
疝带疗法是应用疝带压迫内环和腹股沟部,进而阻止疝内容物疝出,等待腹膜鞘状突在出生后继续闭塞,以期增加疝“愈合”的机会。因婴幼儿疝带不易固定,易被尿液粪渍浸污,并可压迫或擦伤皮肤;长期使用不仅使疝囊颈经常受到摩擦变得肥厚坚韧而增加嵌顿疝的发生率,甚至影响睾丸血运、或导致腹股沟管局部粘连进而增加手术困难和并发症。故目前已基本不用。
注射疗法是向腹股沟管内注射黏合剂或硬化剂(如石炭酸甘油、复方奎宁),造成疝囊或疝囊颈周围组织无菌性炎症,形成粘连而致疝囊闭合的方法。该方法有以下弊端:①不能从根本上牢固地关闭疝囊颈,随着腹压的增加,闭合的疝囊颈可能被冲开;②硬化剂进入腹腔后易引起腹膜炎、肠粘连或肠坏死;③易导致输精管和血管粘连、损伤;④腹股沟管局部瘢痕组织收缩使睾丸上缩招致医源性隐睾,影响睾丸发育;⑤腹股沟管局部形成瘢痕及组织粘连,注射治疗无效、需手术治疗者,手术的难度和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大大增加。故该方法已摒弃不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