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的亮亮,突然有一天说不想去上学,这可急坏了他的父母亲,正是关键的复习阶段,怎么可以放弃呢。父母想尽了办法来满足亮亮,好说歹说劝他去学校,可到了第二天,亮亮又反悔不去了。无奈之下,父母带着亮亮来找心理咨询师帮忙。
心理咨询师在通过与亮亮的交谈中了解到,亮亮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中,父亲当年因家庭条件不允许而放弃了继续学习的机会,他期望自己的孩子考上大学。父母省吃俭用,亮亮也明白父母的一番苦心,作为回报他一直很努力。但进入重点高中后,身边的同学都很用功,以前的学习方法不适用,两次考试下来,年级排名退了30名,他感到了压力。为了提高成绩,他不敢松懈,用减少睡眠时间来保证更多时间用在学习上,但这样的疲劳战,导致上课时很困倦,老师讲的重点在自己打盹时就溜掉了。考前变得紧张、不自信,觉得自己还不够用功。在这样的情况下,成绩还不见长进,偏偏这时候,父亲眼里只盯着成绩,责怪他不用功读书。长期的职责和不理解,逐渐让亮亮萌生了厌学的情绪。
儿童和青少年不去上学的原因有很多种,比如:孩子过度依恋家人;在学校被老师批评;与同学关系不融洽;沉迷网络等。在这个案例中,主要表现为家人将自己未实现的愿望强加在孩子身上,并一味地只强调学习,而忽略了亲子间的情感交流。心理学认为,亲情,即父母对孩子的成长起很重要作用。孩子幼时,父母亲抚孩子的后背,会起到缓解孩子焦虑情绪的作用;父母对孩子的认同和赞赏,则是孩子一辈子的精神财富,它会提升孩子的自信心,让他深信自己是有价值的人。这案例中,一方面需要改善亲子关系,降低父母给亮亮的压力,另一方面,则是建议亮亮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表,掌握放松技巧,沉着应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