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医学中虽无“白血病”病名, 但根据其发病急, 感染发热、出血、贫血, 肝脾淋巴结肿大等证候, 多将急性白血病属于“热劳”、“急劳”、“ 血证”之范畴。
1、病因病机
现代医学认为急性白血病的发病与病毒感染、电离辐射、化学物品、遗传等因素有关, 其病理变化主要是白血病细胞的增殖和浸润、出血、组织营养不良和坏死、继发感染, 以及抗白血病治疗的影响等。
中医学认为,急性白血病外因为感受邪毒( 胎毒、热毒) ; 内因为正气虚弱, 或禀赋不足, 劳倦、饮食所伤、内脏失调, 或情志所伤。小儿脏腑娇嫩, 形气未充, 对外来病毒、细菌或化学药物, 或放射线等邪毒因素, 均较成人敏感。每当机体正气不足时, 或先天已有 “胎毒”内伏, 邪毒内侵或毒自内发, 邪蕴骨髓, 骨髓受损, 热毒之邪自骨髓向外蒸发, 弥漫三焦, 脏腑壅滞, 气分热盛。伤及营阴, 骨髓受损, 发生血虚; 热毒薰蒸, 灼伤脉络, 迫血妄行; 或瘀血内阻, 经脉瘀滞, 瘀热相搏, 血不循经, 或由于病久耗伤气血, 气虚不能摄血,形成血证; 纯阳之体, 感邪之后易从热化, 营血热炽而见高热持久不退; 热毒炼津为痰, 痰瘀热毒, 交织为患。邪毒潜伏经络, 阻碍气血运行, 气滞血瘀痰阻,结于肋下可形成肿块, 肝脾、淋巴结肿大、骨痛等。小儿肝常有余, 邪毒泛滥, 侵及厥阴, 肝阳升逆, 上扰清窍则见头痛、眩晕、呕吐, 颈项强直, 甚至抽搐、昏迷等证。邪毒深伏骨髓, 日久消灼精血, 可致阴阳气血亏损。又因小儿脏气清灵, 随拨随应, 罹患本病经治疗后, 邪毒由盛转衰, 正气渐复, 病情可以缓解; 由于邪毒未尽, 当正气内虚时, 常易复发。
概言之, 本病热毒、痰凝、血瘀、正虚互为因果, 形成虚实夹杂之证, 贯穿于疾病的始终。此毒邪尚有一个重要的特点, 即易深伏体内,缠绵留连, 难以净祛, 余毒在体内积蓄, 暗耗正气, 为虎作怅, 这是白血病迁延难愈、缓解后易复发的根本原因, 也是与其它温热毒邪最大不同。
2、辨证论治
2. 1 邪毒炽盛, 痰瘀互结
相当于疾病初期, 未进行化疗或化疗诱导阶段。病情特点是邪实正盛或正虚不明显, 以邪实为主。
证候表现: 起病多急, 壮热烦渴, 头痛, 唇焦, 鼻衄或尿血、便血, 皮肤瘀点瘀斑, 尿赤, 便秘, 瘰疬痰核, 或胁下痞块坚硬胀满, 胸骨闷痛, 甚则神昏谵语, 或口舌生疮, 咽喉肿痛, 牙龈肿胀, 咳嗽黄痰, 肛门灼痛。舌质红绛或有瘀斑, 苔黄腻, 脉数或涩。
此期邪毒已炽盛, 正气尚未衰, 邪正相争, 热盛伤津, 营血受扰, 迫血妄行, 甚则邪毒蒙蔽心窍; 热毒煎熬津液为痰, 壅滞骨髓, 瘀阻络脉, 气血运行受阻, 滞于胁下, 结于颈旁、腋下、胯腹等处。此时最为危急。
治以祛邪为主, 用清热败毒、活血化瘀、祛痰散结之法。 方药:青黛( 冲服)3~ 6 g,半枝莲、白花蛇舌草各15~ 20 g, 赤芍、山豆根、炙鳖甲( 先煎) 各5~ 10 g, 仙鹤草、白茅根、虎杖、夏枯草各10~15 g, 每日1 剂, 水煎服。
2. 2 邪毒渐退, 气阴两虚
相当于疾病中期或缓解后的巩固强化治疗阶段。病情特点是正虚邪不盛, 标本同病。
证候表现: 低热不退, 或午后潮热, 五心烦热, 头晕耳鸣, 汗出乏力, 肢体酸软, 纳呆痞满, 或恶心呕吐, 皮下瘀点瘀斑, 鼻齿衄血, 口咽干燥, 身痛骨痛, 胁下痞块缩小或消失。舌质红或淡红, 苔少, 脉细数或虚数。
此期邪毒虽渐退, 正气已受损, 热毒内郁日久, 势必耗气伤阴; 水不涵木, 肝肾阴血俱亏; 虚火滋生, 内热薰蒸, 湿热内蕴, 脾胃受损, 运化失常, 气逆不降。此时标本同病, 病情仍重, 容易感受客邪。
治以扶正祛邪, 标本同治, 用益气养阴、解毒化瘀、健脾和胃之法。 方药: 太子参、当归、生地黄各10~ 15 g,黄芪、女贞子、旱莲草、半枝莲、白花蛇舌草各15~ 20 g, 茯苓、白术各5~ 10 g。
2. 3 气血不足, 阴阳两虚
相当于疾病后期或缓解后的维持治疗阶段。病情特点是邪去正衰, 以正虚为主。
证候表现: 面色萎黄或苍白无华, 倦怠乏力, 心悸气短, 动则尤甚, 汗出, 四肢不温, 唇甲色淡, 纳呆, 虚烦, 或有瘀点瘀斑。舌质淡,舌体胖大或有齿痕, 苔薄白, 脉虚大或见濡细。
此期邪毒虽去大半, 气血随之而虚, 脾胃虚弱则气血生化乏源, 无以滋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 久病消耗, 肺气更虚, 气血虚少, 心神失养, 鼓动无力; 肾气不足, 精乏气养, 骨髓空虚; 肝肾阴虚, 精不化血, 甚则阴损及阳, 精气两伤。此时正气未复, 余邪未清, 容易复发。
治以扶正为主, 兼清余邪, 用补气养血、益肾填髓、扶正化毒之法。 方药: 党参、当归、熟地黄、补骨脂各10~ 15g、黄芪、鸡血藤各15~ 20g, 山茱萸、菟丝子、土茯苓、阿胶( 烊化兑服)各5~ 10g。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