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届欧洲高血压学会(ESH)年会于6月15-17日在意大利召开。会议最大亮点即发布《2013年ESH/欧洲心脏病学学会(ESC)高血压管理指南》,该指南囊括了三大亮点。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的王文教授对该指南的亮点进行了解读。
1、欧洲高血压管理指南凸显三大理念
第一,强调了诊室外血压的重要性。对于高血压的诊断与治疗评估,除了诊室血压之外,明确指出诊室外血压测量(包括家庭血压测量和24h动态血压测量)在高血压诊断、治疗评估中的重要作用,特别应重视家庭血压测量的重要作用。与诊室血压相比,诊室外血压与心脑血管事件的相关性更强,且诊室外血压提供医疗环境外的血压数据,更能反映患者的真实血压水平。
第二,降压靶目标值的调整。新指南在降压靶目标值上进行了调整,无论是高危还是低危高血压患者,收缩压目标值全部<140mmHg;除糖尿病患者舒张压靶目标值调整至85mmHg外,其他患者舒张压靶目标值均为<90mmHg。ESC/ESH联合主席Mancia指出,基于众多研究表明血压≥140/90mmHg与心脑血管事件风险密切相关,因此调整降压靶目标值更利于简化临床医生对高血压患者的管理。
第三,首次提出血压管理的问题。新指南提出“以患者为核心”,明确医生层面、社区层面等相关方面应协作,有效地进行全方位的血压管理,从而更有效控制血压。
2、中欧指南一致首推诊室血压测量
《2013年ESC/ESH高血压管理指南》强调,诊室血压测量仍是高血压筛查、诊断及管理的“金标准”。诊室血压局限性促使诊室外血压测量越来越多地被用于高血压诊治。诊室外血压测量包括动态血压监测和家庭血压测量,二者各有不足、互相补充,但并非互相替代,这两种方法均有助于检出白大衣高血压和隐蔽性高血压。多项研究显示,对临床具有明确应用价值的动态血压参数仅包括白天、夜间及全天平均血压值,而近年来涌现的动态血压衍生指标,如血压变异的参数、血压晨峰和血压负荷等,仍处于临床研究阶段。
另外,《2013年ESC/ESH高血压管理指南》还指出,近年来,欧洲国家、日本等学者组织了多项关于动态血压和家庭血压测量的研究,其结果显示血压水平与预后明确相关,但由于一些衍生指标可重复性差、尚缺乏针对诊室外血压干预并以预后指标为研究目标的大规模临床试验,诊室外血压尚无法取代诊室血压在高血压诊治中的地位。
《中国血压测量指南》于2011年发布,明确指出诊室血压是目前高血压诊断、治疗、评估的常用标准方法,准确性好,使用较方便;推荐诊室血压、动态血压、家庭血压是目前血压测量的三种方法,各自有其特点(表1),并指出动态血压可测量日常生活状态下全天血压,获得24h血压信息。有条件者可使用动态血压测量帮助诊断高血压。家庭血压操作简便,因此推荐高血压患者坚持家庭血压测量,有助于改善治疗依从性,提高血压控制率。
由此可见,欧洲、中国高血压指南对于血压测量的策略一致,可见目前的血压测量策略中内外进展同步。
准确血压测量:高血压防治第一步
《中国血压测量指南》建议:患者至少安静休息5min以上;环境舒适安静;一般取坐位;裸露上臂,袖带绑缚于上臂;触及肱动脉波动,听诊器置肱动脉位置;充气至动脉搏动消失,再升高20~30mmHg,然后缓慢放气;听到柯氏音第一音为收缩压,消失音为舒张压。休息1min,重复测量,测量2~3次。注意袖带与心脏水平一致;如实记录血压值,尾数以0、2、4、6、8mmHg表示;测压时安静,不讲话。
一般情况下,居民到诊室测量血压,如发现血压轻中度升高,可预约患者隔1~2周复查一次,如三次血压均≥140/9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如诊室血压升高,伴靶器官损害等高危情况,即开始降压治疗;如未伴靶器官损害或多个危险因素,可建议行家庭血压测量,家庭血压≥135/85mmHg者开始治疗,<125/70mmHg者继续随访,125~134/76~89mmHg者行24h动态血压测量,24h动态血压监测≥130/80mm者则开始治疗。
另外,诊断高血压、白大衣高血压、隐蔽性高血压的界值也注意差异(表2)。
环保型电子血压计渐将取代水银血压计
《2013年ESC/ESH高血压管理指南》提出,由于含汞血压测量装置逐渐被淘汰,包括电子血压计在内的非含汞血压计将在医院中更多使用;有条件的话,可尝试在诊室设立自动血压计,由患者自行测血压,这样可减少白大衣效应;测量血压同时应记录心率。
2013年1月,联合国发布《国际防止汞污染公约》,要求2020年后禁止生产和进口含汞的产品。水银血压计的逐步淘汰是大势所趋,经过认证的自动血压计必将取代水银血压计。管理部门、企业,学术团体,医疗机构应该早做准备。
近日,中国高血压联盟、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联合组织“全国防止医用汞污染,普及环保型合格血压计绿色健康行动”即“绿色健康行动2020”,来自多领域的70余位专家和代表一致认为,应积极执行公约,并发出倡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