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由君教授从事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临床、教学、科研30余载,学验俱丰,擅长治疗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 AL)等血液系统疾病,尤其对抗急性白血病复发这一临床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有独到见解,其治法适用于临床产生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将唐教授运用中医药在抗急性白血病复发过程中的观点和体会作一小结,以阐明证治思路和方法。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血液病科唐由君
1.Al的病因病机认识
AL是起源于造血系统的克隆性恶性疾病,其临床以高热、出血、贫血、浸润为其四大特征,属中医学的“虚劳”、“急劳”、“热劳”、“百日劳”等范畴。亦有肝脾肿大明显者,称为“症积”;淋巴结肿大明显者称为“痰核”;绿色瘤称为“恶核”。AL的主要致病因素为温、热(毒)、痰、瘀、虚(气虚、阴虚、血虚、脾虚、肾虚、阳虚)。对于病机的认识,有因虚致病说,即认为AL的形成先由正虚造成五脏虚损,精气失守,肾不主骨生髓,而后虚邪恶贼风内乘,中肾损骨伤髓,或内伤致邪毒内生,造成瘀血痰凝相互交结;有因病致虚说,即认为先有邪毒内伏,后温毒外袭,起病急骤,热毒入髓伤血引起血瘀,由瘀血而致血不循经,瘀久化热而迫血妄行,引起出血,由于邪毒亢盛,渐而累及脏腑而发病;家父从临床实践出发总结认识到白血病既非单纯虚证,亦非单纯实证,而是虚实夹杂。AL的发病前提为正不胜邪,本虚标实,正邪斗争贯穿于疾病的全过程。正盛邪退,疾病可完全缓解,邪盛正虚疾病则复发或加重。
2.AL的主要治法
对AL的治疗,近年来有了长足的进展,完全缓解率(CR)已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但在AL临床治疗过程中对于CR后的复发极大地影响着白血病患者的生存质量。中医药在AL治疗过程中显示出它不同于化疗药物的相对优势。
2.1清热解毒法:适用于AL治疗的全过程。患者临床症状为囗干囗苦,囗腔或舌有溃疡,大便偏干,小便黄,舌质偏红,舌苔黄,脉细数。治用清热解毒方(经验方)。药用:生地、丹皮、石膏、知母、连翘、小蓟、公英、青黛、雄黄。
2.2软坚散结法:适用于AL部分缓解后。患者临床症状仍有肝、脾、淋巴结肿大或有其它部位的浸润(如皮肤、睾丸等)。治用软坚散结消症方(经验方)。药用:夏枯草、土贝母、白花蛇舌草、连翘、黄药子、瓜蒌、丹参、红花、枳实。
2.3活血化瘀法:适用于AL部分缓解后。患者临床症状仍有肝脾肿大,胸骨压痛,舌质瘀暗或有瘀斑,脉涩滞等。治用血府逐瘀汤加减。药用:桃仁、红花、丹参、赤芍、莪术、枳实、鳖甲、白花蛇舌草、蜈蚣、僵蚕、猪苓。
2.4益气养阴法:适用于AL的全过程。患者临床症状有自汗,盗汗,乏力,心烦,手足心热,易于感冒等,舌质淡或偏红,舌苔黄或少苔,脉细弱。治用益气养阴方(经验方)。药用:西洋参、黄芪、当归、白术、枸杞、白花蛇舌草、公英、知母、连翘、鳖甲。
2.5补气养血法:适用于AL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后。患者临床症状有气血未充之象,表现为乏力,心悸,自汗,面色无华等,舌质淡,舌苔黄白或黄,脉细弱。治用补气养血方(经验方)。药用:黄芪、当归、熟地、生地、白芍、枸杞、阿胶、党参、首乌、旱莲草、砂仁、白花蛇舌草。
2.6健脾补肾法:适用于AL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后(或诱导缓解期),患者临床症状有乏力,腰酸软,纳呆,精神欠佳,舌质淡或偏红,舌苔黄或薄黄,脉细弱或沉细。治用健脾补肾方(经验方)。药用:黄芪、党参、白术、枸杞、知母、黄精、麦冬、白花蛇舌草、葛根、小蓟、升麻。
3.AL治疗的思路与体会
灵活运用中医治疗原则,针对个案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或各种方法的综合运用,为中医药抗急性白血病复发的治疗提供了临床适用性与可行性。
3.1调理阴阳法:AL的发生、发展,在多数情况下,都是阴阳的失衡所致。骨髓三系造血细胞(红系、粒系、巨核系)严重失衡造成的恶性增生可以认为与中医的偏盛偏衰有较密切的关系。调理阴阳,使之平衡,是维持白血病长期缓解、避免或延迟其复发的一种重要治法。常用药物有:葛根、淫羊霍、人参、茯苓、甘草、薏苡仁、杏仁、穿山甲等。
3.2清热解毒法:此法为抗AL复发的常用治法,国内多数学者认为AL的主要致病因素为温、热、毒、痰、瘀、虚,而在这诸多因素中,温、热、毒是最常见、最重要的。纵然患者进入完全缓解期,仍有余毒未清甚至于复发的可能。因此,清热解毒的治则是始终贯穿于AL的治疗全过程中,只不过在不同阶段、不同患者,侧重有所不同罢了。常用药物有:白花蛇舌草、公英、连翘、银花、板蓝根、栀子等。
3.3益气养阴法:在临床实践中,我们观察到,此法的应用若能得当,能延迟或避免AL的复发。有不少处于完全缓解期的患者长期服用益气养阴方或直接服用六味地黄丸,效果明显,其对于AL抗复发、延长病者的生存期具有良好的效果。常用药物有:生地、丹皮、赤芍、西洋参、白术、升麻、猪苓等。
3.4补肾健脾法:该法的运用是抗AL复发的重要措施。中医学认为气血与脾肾有密切的关系,这在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方面已为国内大多数学者所公认,而在AL的治疗过程中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我们认为,补肾健脾法在AL的诱导缓解期、强化治疗期及巩固治疗期的重要地位依次增强。实践也证明,我们治疗过的长期存活患者都不同程度的应用了健脾补肾的方法。常用药物有:台参、白术、茯苓、黄芪、枸杞、黄精、知母、淫羊霍等。
3.5节房事、避劳疫、适寒温:这是避免和延迟AL复发的因素。临床治疗中,有的青年患者在AL缓解后,频繁的房事活动导致AL的复发;亦有的患者,重新工作后,因工作劳累,或家庭负担过重而复发;亦有的患者因感冒而复发。凡此种种,均告诉我们,应尽量避免一些复发的诱因,使患者能够长期生存,直至最终治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