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肿瘤的细胞免疫治疗有了新发展,不断有新方法和新理论充实到其中。首先值得一提的是1991年出现的被称为肿瘤过继免疫治疗新希望的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IK)细胞。目前,CIK细胞主要用于自体骨髓移植物的净化、微小残留病灶的清除及晚期恶性肿瘤(包括急慢性血液系统恶性疾病和各种实体瘤)的免疫治疗,副作用轻微,患者耐受较好。因此,CIK细胞免疫治疗值得我们进一步开展更为详细而深入的研究。
1、何为CIK细胞?
CIK细胞是将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体外用多种细胞因子[如抗CD3单抗(CD3McAb)、白介素(IL)-2、干扰素(IFN)-γ及IL-1α等]共同培养一段时间后获得的,具有非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MHC)限制性杀瘤活性的一群异质细胞。
CIK细胞的作用机制包括释放多种炎性细胞因子,如IFN-γ、TNF-α、穿孔素、颗粒酶B等杀伤肿瘤细胞,亦可通过Fas途径诱导肿瘤细胞凋亡。CIK细胞扩增后,行使非MHC限制性杀伤活性的CIK细胞的主要效应细胞――CD3+CD56+细胞比例显著升高。
CIK细胞具有独特的优势,包括增殖速度快,杀瘤活性高,杀瘤谱广,对多重耐药肿瘤细胞敏感,杀瘤活性不受环孢素A(CsA)和FK506等免疫抑制剂的影响,对正常骨髓造血前体细胞毒性小以及能抵抗肿瘤细胞引发的效应细胞Fas-FasL凋亡等。
此外,我们的研究表明,CIK细胞中的CD4+T细胞通过释放多种免疫活性细胞因子上调机体免疫力,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来发挥其抗肿瘤效应。我们同时证实,CIK细胞与树突状细胞(DC)共同孵育后,可有效降低其中抑制性CD4+CD25+调节T细胞比例,从而显著增强CIK细胞对多种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
2、CIK细胞临床应用
目前,CIK细胞主要用于自体骨髓移植物的净化、微小残留病灶的清除及晚期恶性肿瘤(包括急慢性血液系统恶性疾病和各种实体瘤)的免疫治疗。
CIK细胞对急、慢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已经得到了肯定。童春容等对111例急性白血病患者行自体CIK或DC-CIK治疗,96例达完全缓解(CR),7年无病生存率(DFS)为66%,显著高于单纯化疗或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者。治疗副作用轻微,患者耐受较好。
此外,CIK细胞对多种恶性实体瘤也有治疗作用。Schmidt Wolf等利用人IL-2 cDNA转染的CIK细胞治疗了10例转移性实体瘤患者,1例CR,3例病情稳定。副作用轻微,可在短期内恢复正常。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