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20年间,肿瘤放射治疗技术发生了巨大变化,头、体部伽马刀、X-刀、三维适形放疗和调强放射治疗等设备和技术的出现,为肿瘤治疗开辟了新途径。特别令人鼓舞的是,自从立体定向放疗(伽马刀和X-刀)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用于临床后,放射治疗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根本变化,由原来只能作为术后辅助的治疗手段,变成多数肿瘤患者愿意首选的治疗手段。但是,目前很多癌症患者及家属包括一些医务人员由于受到落后放疗技术的影响,对现代放疗技术的进展存在错误认识而错失了很多治疗良机。为此有必要让大家全面了解放射治疗的历史,同时必须重新认识放疗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和地位,以新思维迎接放射治疗新技术给临床带来的进步。
常规放疗技术已成历史
常规放疗技术是指在X-线模拟定位下确定病灶的治疗范围(靶区),通过钴-60治疗机或直线加速器实施照射的落后技术,已有大半个世纪。放疗设备从深部X-线机、钴-60治疗机发展到直线加速器,放疗的剂量深度和剂量分布得到了相应改善,治疗范围进一步扩大。但是,X-线模拟定位机无法实施多野非共面的聚焦式照射,多数只能采用简单的单方向照射,或前后、左右两个方向对穿照射,使过多的正常组织在照射范围内,无法提高肿瘤区的剂量。
现代放疗技术带来光明
现代放疗技术是在三维空间上,从多角度、多方位对病灶进行聚焦式照射或三维适形照射,是现代放疗技术进展的集中体现,在临床上可达到类似外科手术的治疗效果。伽马刀、X-刀等立体定向放疗也属于三维适形放疗的一种特殊类型,包括有效的体位固定,精确的肿瘤定位,将射线从多方位准确的聚集于肿瘤,形成一个紧扣肿瘤的高剂量区,使肿瘤组织和正常组织间的剂量差拉大,最终达到杀灭肿瘤细胞,减少周围正常组织放射损伤的目的。现代放疗技术可根据肿瘤的大小、部位和周围正常组织对射线的敏感程度来决定总剂量、分次剂量和总的治疗时间,即个别情况个别对待,不能对所有病人都采用千篇一律的照射方法。因此,三维适形放疗的照射方法将向个体化、多样化、高分次剂量、短疗程的方向发展。大量的临床结果已经证明,采用立体定向放疗技术(伽马刀或X-刀)治疗早期肺癌、肝癌等,可获得和外科手术同样的根治效果,而且,可免受手术过程的痛苦和风险。
肿瘤放疗敏感性的误区
通常将在5周内照射50Gy能使肿瘤消退的,称为高度敏感肿瘤,如恶性淋巴瘤、小细胞肺癌等;在6~7周内照射60~70Gy可使肿瘤消退的称为中度敏感肿瘤,如鼻咽瘤、喉癌、宫颈癌等;超过70Gy仍难以使之消退的,称为不敏感肿瘤,如非小细胞肺癌、软组织肉瘤等。但是,现在需要重新认识肿瘤的放射敏感性问题。新的放疗技术可以做到在不增加、甚至减少正常组织放射损伤的情况下,提高肿瘤的照射剂量,缩短放疗的总时间。因此,现代放疗将会使原来的中度敏感肿瘤变成高度敏感,不敏感肿瘤变成中度敏感。
如果允许照射100Gy以上的总剂量,或在较短时间内照射70Gy以上(2~3周内),大多数肿瘤都会被彻底消灭,此时,敏感与不敏感都不重要,不敏感肿瘤细胞也很难存活。因此,肿瘤对射线的敏感与不敏感,只是医生给放疗剂量多少的参考因素,不是决定能否放疗的关键因素。换句说话,即使是病理分类的不敏感肿瘤,如果肿瘤小,所在部位允许采用高剂量、短疗程照射时,肿瘤是可以获得根治的。
相反,当肿瘤体积太大,照射时所涉及的正常组织范围太广而不允许照射过多剂量时,即使属于敏感肿瘤,也无法取得好的治疗效果。因此,肿瘤对放射治疗是否有效,应以肿瘤所在部位、肿瘤大小、周围正常组织的剂量耐受等因素来判断,最终以能允许的照射总剂量和总时间来决定疗效,绝不能以传统的放疗敏感与不敏感来决定是否可以放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