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0年2月―1995年12月,笔者辨证论治治疗妇女面部色素沉着58例,兹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58例中,来自门诊55例,住院者3例,年龄最小24岁,最大50岁,平均年龄30.2±7.66岁,病程最短1.5年,最长12年,平均病程6.67±4.25年。济南市中医医院呼吸专科曹迎祥
2. 治疗方法
2.1心气不足,脉络淤滞型18例,证见面部色素沉着,多见于阙下(鼻根部)或前额,色暗淡,心悸怔忡,胸闷气短,遇劳则甚,舌质淡苔白,脉沉。治则:养心安神,化瘀通络。予1号方:党参、炙黄芪、茯苓、当归、川芎、白芍、柏子仁、远志、桂枝、五味子、炙甘草、半夏曲。
肝郁气滞,脉络不畅型16例,证见面部色素沉着见于鼻旁目下,色紫暗,面色青灰,两胁胀痛,月经不调,经期乳房胀满,经色紫暗或夹血块,或痛经,情志抑郁易怒,舌质暗红苔薄白或黄,脉弦涩。治则:输肝解郁,理气活血,化瘀通络。予2号方:柴胡、炒香附、当归、川芎、赤勺、炒桃仁、红花、桂枝、蝉蜕、皂刺、甘草。
肾精亏虚,色浮于外型24例,证见面部色素沉着多见于颏部,色黑,面色晦黯,腰痛膝软,经少或经闭,寐少梦多,舌质淡苔白或少苔,脉沉弱。治则:补益肾精,养血润燥。予3号方:熟地、川续断、桑寄生、狗脊、元参、当归、黄芩、知母、蝉蜕、石斛、甘草。
上药均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口服,10天为1疗程,一般1―3个疗程起效,最多5个疗程。服中药期间禁滋腻辛辣饮食。
3. 结果
3.1疗效评价标准 痊愈:面部色素沉着及其他临床症状均消失;显效:面部色素沉着明显减少,其他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有效:面部色素沉着减少,其他临床症状亦改善;无效:面部色素沉着未减少,其他临床症状无改善。
3.2治疗结果 本组58例中,痊愈27例(占46.6%),显效18例(占31.1%),有效10例(占17.3%),无效1例(占5.2%)总有效率94.8%。
3.3典型病历 患者李某,女,30岁,面部色素沉着时多时少6年,初时于妊娠6个月后,分娩后年余自行好转,半年后因情志抑郁又发,曾服维生素C、维生素E、逍遥丸等,疗效不显。近半年来面部色素沉着明显增多,颜色变深,以鼻旁目下面颊部多见。平素烦躁易怒,时胁胀痛,月经先后不定期,量少色暗夹紫色血块,舌暗红苔白脉弦细。辨证属肝郁气滞。脉络不畅。予2号方加减:柴胡12g、炒香附12g、当归15g、川芎9g、赤勺12g、炒桃仁9g、红花9g、桂枝12g、蝉蜕12g、皂刺9g、甘草3g,阿胶(烊化)10g。试服16剂。复诊时面部色素沉着明显减少,其他状况良好,又守方继服12剂,临床痊愈。
4.讨论
妇女面部色素沉着,临床较常见。《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曰:“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孔)窍”,故面色与内脏具有内在联系,而面部色素沉着,常因妊娠、劳倦、久病等致五脏清气亏虚。心之华在面,心气不足无力推动血液正常运动,血色不能上荣于面;肾精亏虚,精血不充,肾色外浮,均可致面部色素沉着。另外情志不畅,日久可致肝郁气滞,瘀阻脉络,表现于面部则为色素沉着,故治疗该病必须从养心、调肝、滋肾入手,《素问・四诊扶微》曰:“夫气由脏发,色随气华”。1号方以补益心气为主;2号方以疏肝行气活血为主,同时佐用桂枝皆在鼓舞阳气,促进血脉运行;3号方以补益肾精为主,肾精充沛,即能化气血,荣养于面,色为血气,彰然于皮肤之表,故三方均不离养血活血之品。诸药合用,使精血充沛,气血和调,神色外荣,面色光明润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