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脏腑的功能是中医治病的重要方法。大家知道,五行学说是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作为五行的每一行金、木、水、火、土,既有相互滋生、助长、促进的一面,又有相互克制、制约、抑制的另一面,这样维持事物的平衡,即正常状态。中医把人体的五脏六腑,筋血肉皮骨及所有的组织器官都划分为五大系统,即五脏;每一脏又由五行的一行来表示。这样一来,人体最精确地自我调节体系就形成了,人体自身以此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在人的整个生命过程中,五脏之间就是相互滋生、相互制约共同维持人体内环境的平衡状态。如果因为某种原因,譬如外邪的入侵;情志的损害;起居的无常;饮食的无度等,使平衡被打破。有的脏强盛而持强凌弱,有的脏虚弱而被它所欺,就会出现病理状态。中医采取调理脏腑的方法,用中药的归经学说,该补的补,该泻的泻,扶弱抑强,使脏腑恢复平衡状态,达到正常的生理功能。比如心神不安,失眠多梦,中医可以滋肾水而泻心火,使心肾交泰,水火相济,症状自然会消失。又如腰酸耳鸣而又咽干而痛,中医采取清肺补肾的治疗方法,使两脏趋于平衡,上实下虚之状得以治愈。济南市中医医院呼吸专科曹迎祥
济南市中医医院
副主任医师 曹迎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