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I放射性粒子亦称为粒子刀,是目前国际医药界对外科手术以及外放疗的缺陷进行互补的一种新型的肿瘤治疗方法。其主要特点是在B超、CT等监视下应用穿刺技术将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对肿瘤进行持久的放射性治疗,具有创伤小、靶心准、低剂量持续伽玛放射线照射、无污染等优点,局部肿瘤控制率可达90%以上。
125I粒子是一种极为先进的微型密封放射源。它是由一根银棒,吸附着同位素125I及钛合金外壳组成,外形总长4.5毫米,圆柱型,直径0.8毫米,125I粒子释放能量为27.4-31.4KEV的X射线及35.5KEV的γ射线,半衰期为60.1天,全衰期为400天。通过手术或经皮穿刺将放射源125I粒子永久植入到肿瘤病灶内及淋巴系统周围,使细胞变性坏死,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采用125I粒子组织间近距离放疗是原子能物理在医学临床上的应用,是近代医学的高科技治疗手段之一。八十年代中期以后,125I组织间内放疗治疗癌症的方法在欧洲、美国、澳大利亚等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以前列腺癌为例,美国Senttle前列腺癌治疗中心采用125I组织间近距离放疗治疗前列腺癌10多年的经验表明,治愈率达96.5%,而且不影响病人的生理功能。
欧美国家经过多年的临床应用结果发现,除白血病外,所有的实体肿瘤均可应用125I粒子治疗。对前列腺癌、头颈部癌、肺癌、肝癌、胰腺癌及软组织恶性肿瘤均有明显疗效,并且对病人治疗后,生活质量有极大的改善。目前在国外许多癌症领域已将125I内放疗治疗癌症作为首选的方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