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技术是近二十多年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在放射影像引导下,借助导管、导丝、扩张球囊、支架等卓越材料进行的血管内微创手术,可使过去认为难治、不能治的闭塞或重度狭窄的脑供血动脉管腔重塑并基本恢复正常,为脑血管病的治疗开辟了新的治疗途径。由于创伤小、安全性高、疗效好,已经成为医学界一颗璀璨的明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我院已开展的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手术有:急性脑梗死超选择接触性动脉溶栓术、颅内静脉窦血栓介入溶栓术、颅内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颅外脑供血动脉(颈总动脉、颈内动脉、椎动脉、锁骨下动脉、无名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
脑供血动脉狭窄是引起重症脑梗死的主要原因,早期往往只表现为一过性轻偏瘫、半身麻木、言语不清、口角歪斜、黑朦,或眩晕、行走不稳、视物不清、重影等较轻的症状,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后完全缓解,反复发作;也可表现为轻的脑梗死。脑彩超、颈部大动脉彩超、CT血管成像或磁共振血管成像可发现异常,但血管病变的最终评估还要靠全脑血管造影。脑供血动脉狭窄如不得到及时处理,一旦阻塞,轻者形成重症脑梗死,导致严重偏瘫、植物人、生活不能自理,严重者危及生命。过去,脑供血动脉狭窄被医学界视为不治之症,脑血管内介入治疗为该病开辟了光明的前景。
脑梗死起病6小时内的超选择血管内接触性溶栓治疗,是将微导管和微导丝插致血栓局部,先机械破坏血栓体,再通过微导管注入高浓度的尿激酶溶栓,也可利用取栓装置取栓。超选择介入治疗闭塞血管再通率高,可早期恢复缺血区的血液循环,继而获得良好临床疗效。是目前脑梗死最先进的治疗方法。
介入手术创伤较小,使过去的开颅手术及颈胸长切口手术变为只有2~3毫米的小切口手术,介入导管、导丝柔软,支架经高科技技术编织或激光雕刻而成,支撑力好,终生使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