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平时经常会听到“脑子有病”之类的揶揄话。被称为“有病”者都知道自己并没有什么病,或一笑了之或回上一句“你才有病”。不过,如果脑子真的有了什么毛病,可就没这么轻松了。一旦需要开颅治病,不用说病人,就连医务人员也感到颇为棘手。近年来,神经介入治疗法的出现和发展,使一些颅脑疾患不开刀也能得到治疗。下面就向读者简单作一介绍。
神经介入治疗是在x线电视监视下,对颅脑疾患进行直接治疗的方法。打个比方,人体的血管就像是纵横交错的江湖河道,而介入治疗就是将不同大小、不同用途、具有治疗作用的“小船”在“有线”或“无线”的控制下,通过这些“河道”运送到患病的“码头”,从而达到治疗目的。治疗时,一般采用股动脉穿刺。在x线电视监视下,将内径为2毫米的导引管经主动脉插到供应颅脑的血管―颈动脉或椎动脉内。然后,通过导引管将内径为1毫米或更细的非常柔软的微导管选择性地插到颅内有关的动脉内,直达病变部位。最后,再根据病变的性质,采用不同的方法,如栓塞、注药、扩张等操作,达到治疗目的。一般来说,神经介入治疗损伤轻,痛苦小,危险性低,适应证广泛。
目前,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下列疾病:
脑血管畸形
这是青少年常见的颅内出血原因,发病凶险突然,开刀时出血较多,危险性较大,可造成残疾。介入治疗可以将微导管选择性插到畸形血管的供血动脉处,然后注射各种不同的栓塞剂,将畸形血管团进行部分、大部分或全部栓塞。有的病人一次可治愈,有些病人需进行多次治疗。
脑动脉瘤
这是中年人蛛网膜下腔出血致死的主要原因,而且复发出血致死的情况经常发生,必须及时手术。有些巨大的动脉瘤以前无法手术治疗,现在可采用介入方法。将微导管送到动脉瘤内,通过微导管将电解可脱式弹簧圈插入动脉瘤内盘成篮状,通电将弹簧圈解脱。再继续插入数个弹簧圈,直至将动脉瘤完全闭塞,同时保留载瘤动脉通畅。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介入治疗
颅外段颈动脉狭窄是一类常见病,是导致缺血性脑卒中的常见病因。近年来,针对颈动脉狭窄的治疗日益得到重视,对于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和血管内支架成形术两种方法的优劣存在较大争论。国外多个临床试验已开展,国内首个针对颈动脉狭窄所设计的前瞻性、多中心、随机临床研究来自北京宣武医院神经外科牵头的国家“十五”攻关课题组。目前国内外一致倾向于两种方法的总体疗效和安全性无明显差异。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引起缺血性脑卒中事件的病理生理机制远较颅外复杂,包括灌注失代偿、不稳定斑块的血栓形成或斑块内出血、动脉栓塞、穿支栓塞等机制。颅内支架成形术可能是与抗栓治疗、搭桥手术并驾齐驱的重要治疗方法,但术前进行效益和风险评估是必要的。有远端灌注不足影像学和临床证据的病人有望从支架成形术中获益。单纯是狭窄段内的穿支缺血者,支架成形术可能会推挤斑块到穿支的开口部而发生卒中,因而得不偿失。对既有穿支缺血又有远端灌注失代偿者,则需要充分评估利弊。北京天坛医院姜卫剑等提出的靶病变部位、形态学和路径分型(LMA分型)有助于预测颅内动脉支架成形术的成功率。支架工艺的改进、支架术后的长期随访等问题将是进一步研究的重点和热点。
脑血栓形成
这是老年人一种常见的“中风”。由于脑血管被血栓阻塞,可造成半身不遂,语言不清。近年来已研制出能溶解血栓的药物,如重组链激酶、尿激酶,但是静脉注射后效果并不理想。最新的方法是采用介入治疗,将微导管插到血栓阻塞的血管部位,然后注入药物,使病变部位的药物浓度明显增高,常常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颈动脉海绵窦瘘
头部受伤后有些病人可发生眼球突出、跳动、局部充血,称为颈动脉海绵窦瘘。过去需要开颅手术或颈部手术,但手术效果并不可靠。现在采用介入方法,将可脱离的球囊导管选择性地插到动脉与静脉相交的瘘口,充盈球囊将瘘口完全闭塞又保持脑动脉血流畅通。此法安全可靠,效果立竿见影。
颅内脑膜瘤
这是一种常见的颅内良性肿瘤。由于该处血液供应丰富,手术风险很大。采用介入放射技术可通过内径小于1毫米的微导管注入直径200微米左右的栓子,将肿瘤内的血管网和主要供血动脉闭塞。这样手术可以在“无血”或“少出血”的情况下从容不迫地进行,达到完美的境地。
颅内恶性肿瘤
如胶质瘤、脑转移瘤等,这些肿瘤手术切除和放疗后容易复发,一般采用化疗。由于化疗药物全身反应大,故限制其疗效。采用介入技术,将微导管选择性地插入肿瘤的供血血管内,灌注化疗药物,即所谓“超选择性动脉内化疗”。这种方法可提高肿瘤局部的药物浓度50倍,降低全身的副作用和毒性反应,明显地提高疗效,减轻病人痛苦,延长病人的生存期。
应当看到,介入神经放射学在微创和安全的指导思想下走过了不算太长但是进步很快的一段历程。今天,介入治疗技术已经成为神经外科、神经内科治疗脑血管病的重要力量,并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随着治疗观念的改进、新型材料的研制和核心技术的普及,神经介入治疗必将得到更加广阔的发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