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胀:是指肛肠病术后病人感觉腹部撑胀或坠胀不适,常伴有胁下胀满疼痛,饮食减少,嗳气不适,进食后加重,小便短少等。病人术后72小时无矢气,严重腹胀除了可以影响水和电解质的平衡,还可以影响肺的通气量,故对本病应予以重视,加强预防,积极治疗。
一、病因病机:
祖国医学认为腹胀是因为手术刺激致病人情志不畅,肝气郁滞,脾运不健,湿阻中焦,气滞湿阻所致,浊气充塞,故腹部撑胀或坠胀不适。肝失条达,络气痹阻,故胁下胀满疼痛。气滞中满,脾胃运化失职,故饮食减少,嗳气不适。进食后加重了脾胃的负担故腹胀加重,气壅湿阻,水道不利,故小便短少。
二、分型证治:
(一)气滞者治疗应疏肝理气为主,方用柴胡疏肝散,具体方药如下:柴胡、枳壳、赤芍、川芎、香附、郁金、川楝子、青皮、陈皮、甘草等。
1.气郁化热型:口干而苦,苔腻微黄脉弦数,可用上方加丹皮、栀子。
2.化热伤阴型:头晕、失眠,舌红脉弦细数,用上方加炙首乌、枸杞子、白芍。
3.气滞血瘀者:胁下刺痛不移,面青舌紫,脉弦涩,可加延胡索、丹参。
(二)湿阻者治疗应行湿散满为主,方用胃苓汤,具体方药如下:白术、茯苓、猪苓、泽泻、桂枝、苍术、陈皮、厚朴等。
1、脾虚湿阻型:食少腹胀甚,小便短少,舌苔腻,质淡体胖脉弦滑,可用上方加郁金、青皮。。
2、湿阻化热型:口苦而干而不欲饮,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弦滑而数,可用上方去桂枝加栀子、茵陈。
3、寒湿偏重型:精神困倦,大便溏薄,舌苔白腻质淡体胖脉缓,可用上方加干姜、砂仁。
三、针灸疗法:
(一)体针
1、取中脘、足三里或中脘、日月、商丘,以上两组穴位均用弱刺激兴奋法,轮换取穴,每次留针30分钟。
(二)穴位注射:
取双侧足三里,把ㄗ⑷胄滤沟拿0.25~0.5毫克。
四、 肠蠕动促进剂的使用:
(一)新斯的明0.5mg~1.0mg肌肉注射,该药对肠蠕动无起动作用,故早期应用无效,哮喘、机械性肠梗阻者无效。
(二)莫沙比利片5mg 口服。
五、 单方、验方:
取红萝卜250g煎汤浓缩至100ml口服 。
此外,还有外敷疗法、肛管排气法、灌肠疗法、持续胃肠减压法等。
六、现代医学认为
人体的消化道包括胃肠和肛门相连,生理上相互联系,病理上相互影响,腹胀是由于肛门部手术后刀口疼痛以及病人的紧张情绪刺激,反射性的引起胃肠道蠕动减慢引起,在临床工作中我们采用四磨汤口服液加莫沙比利片治疗肛肠术后腹胀疗效较好,四磨汤口服液的主要成份有木香、枳壳、乌药、槟榔,能够顺气降逆、消积止痛,再加上莫沙比利能够加快胃肠蠕动,中西药联合应用疗效较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