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肿瘤学概论
一、概述
放射治疗、手术治疗以及化学治疗是当前肿瘤治疗的三大手段。放射治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故目前称它为放射肿瘤学。
拒WHO统计,大约40%的恶性肿瘤患者可以治愈。大组资料统计表明,70%以上恶性肿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接受过放射治疗。
放射肿瘤学属二级学科,是一门较年轻的学科。解放前仅有2个放射治疗中心,十几位专业人员。解放后,特别是60年代以来,放射治疗专业迅速发展。专业性肿瘤医院中,放射肿瘤科是最重点的学科,许多综合医院中成立了放射肿瘤专科。
二、肿瘤放射治疗学历史
年 份
事 件
1895年
德国伦琴发现X线
1896年
居里夫人发现放射物质镭。为诊治肿瘤奠定了基础
1898年
镭治疗第一例癌症患者
1906年
细胞放射敏感性与其分裂活动成正比,与其分化程度成反比
1922年
用X线治疗了1例局部晚期喉癌
1928年
第二界国际放射学会,规定了放射剂量单位――伦琴
1930年
曼彻斯特系统建立,推动了后装治疗发展
1934年
外照射剂量分割方式,沿用至今
1953年
氡效应概念
50年代
钴60机问世和直线加速器问世,“千伏时代的结束”,“兆伏时代”开始
70年代
放射生物学“4R”
70-80年代
影像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出现精确放疗的新概念
我国放疗事业发展迅速,解放前有2个放疗中心,现已有400余家,广东省有70余家。
三、主要内容及学习方法
1、 肿瘤放射物理学
2、 临床放射生物学
3、 放射肿瘤学
四、诊断、分期、治疗的基本原则
(1) 治疗齐全
(2) 强调病理诊断
诊断级别
诊断依据
诊断方法
Ⅰ
细胞学诊断
实体肿瘤:分泌物脱落细胞检
血液系统:周围血片检查
Ⅱ
A
手术诊断
手术、内窥镜看到肿瘤外形、侵及范围,没有看到病理组织学检查
B
影像诊断
特异性高的专门检查,看到病变的影像
Ⅲ
临床诊断
症状、体征,病程发展规律和特异性高的生化、免疫学检查,排除其他疾病可能性所作的诊断
Ⅳ
死后诊断
死亡后家属提供的信息及濒死前的表现作出的诊断
3、分期
国际抗癌联盟(UICC)制定的肿瘤(T)、淋巴结(N)、远处转移(M)分期。
临床TNM分期(cTNM):主要依据是体格检查和影像检查资料,未经手术或组织学证实。
病理TNM分期(pTNM):根据手术标本及病理检查所作分期。
4、治疗方案的确定依据
(1) 肿瘤的性质与范围:早期、中期、晚期
(2) 肿瘤的发展趋势:局限性、以局限为主、局限且播散、播散为主、播散性
(3) 患者全身状况:knofsky体力状况记分法
5、肿瘤综合治疗原则
(1) 目的明确:根治/姑息
(2) 手段合理:权衡利弊
(3) 安排有序:放疗、化疗、手术患者的全身状况
(4) 因人而异:肿瘤性质、病理类型、分期、身体状况、经济水平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