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茎癌是男性生殖系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中医学称之为"肾岩"。因其日久溃烂,翻花若石榴样,故又称"翻花下疳"。
[病因病理]
1、情志抑郁,或郁怒忧思,痰浊凝结,聚于阴器,日久而致癌肿。
2、肝经湿热,循经下注,阻于阴络,结于阴器而成本病。肥城市中医医院外科李勇
3、素体肝肾阴虚,相火内灼,痰火互结,聚于阴器,而成癌变。
4、素有包茎或包皮过长,垢秽积聚阴器,久酿成毒,也可成癌变。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多由包皮内长期积存包皮垢、结石、污物等刺激阴茎头,或慢性炎症,或性病感染,导致阴茎组织细胞的过度增殖--癌变。
[诊断要点]
1、本病多见于有包茎或包皮过长病史的中、老年人。或由阴茎尖锐湿疣转变而成。
2、好发于阴茎头、包皮内板、阴茎系带及冠状沟等处。
3、早期常以无痛性结节或硬块开始,继则逐渐增大,形成溃疡,有奇臭脓性分泌物。或呈菜花样改变。乳头状癌开始为丘疹或疣状,晚期呈菜花状增生。浸润型癌初起表面光滑,色红,坚硬,轻度隆起,向内生长,边缘卷起。
4、可有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其甚或压痛。
5、初起全身症状不明显,后期可见饮食乏味,形瘦神疲等症。
6、活体组织病菌理切片可明确诊断。
7、根据肿瘤生长情况和有无转移,临床分为四期。
I期:肿瘤局限于阴茎头或包皮。
II期:肿瘤浸润阴茎干或海绵体,无淋巴结或远处转移。
III期:肿瘤局限于阴茎干,有腹股沟淋巴结转移。
IV期:肿瘤自阴茎体向周围浸润,有腹股沟淋巴结和髂窝淋巴结转移或更远处淋巴结转移。
[鉴别诊断]
1、阴茎结核:多有泌尿生殖系结核病史,或结核病接触史。病理活检有结核杆菌可查。
2、阴茎尖锐湿疣:初起为淡红色小丘疹,渐增大多发,外形呈乳头样或蕈样,或菜花样突起,且易发生糜烂、渗出,增大亦较迅速。临床甚似癌肿,须赖组织活检以鉴别之。
3、阴茎乳头状瘤:本病是阴茎较为常见的良性肿瘤。初起为一小的局部隆起,渐增大呈乳头状,有蒂或无蒂,呈红色或淡红色,质较软,生长缓慢,继发感染者可有恶臭样分泌物,易误为阴茎癌。通过活检可作出鉴别。
4、阴茎角:属一种慢性增殖性疾病。局部突起呈条状、柱状生长,灰褐色或黄色,边缘清楚,或干硬如羊角,或头缩尖锐。虽呈增生性组织改变,但无癌细胞生长,赖病检可资
鉴别。
5、阴茎硬结症:本病多发于阴茎海绵体,以局部纤维结节为主。虽肿块坚韧,境界不清,但较癌变肿块硬度差,增长亦缓慢,且表面光滑,有一定活动性,并很少形成溃疡及腹股沟淋巴结肿大。与阴茎癌不难鉴别。
[治疗原则]
1、中医辨证治疗
(1)肝郁痰凝证
主证:局部硬节初起,如竖肉之状,体小质硬,无痛或微痛,局部搔痒。伴胁肋胀闷不舒,少腹不适,舌淡或红,苔白腻,脉弦。
治法:疏肝清肝,软坚化痰。
(2)肝经湿热证
主证:癌变中期,肿块溃烂,状若翻花,时有恶自脓血样分泌物。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压痛,小便短赤涩痛,心烦口渴,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
治法:清热利湿,解毒消肿。
(3)肝肾阴虚证
主证:癌变中期,阴茎肿胀,腐肉增大,状如翻花石榴,胀痛应心,午后潮热,夜寐盗汗,口渴溲黄,舌红少苔,脉细数。
常用药物:安康欣胶囊 复方斑蝥胶囊 消癌平片 西黄丸等
(4)气血两虚证
主证:癌变后期,龟头溃烂,有奇臭脓血样渗出物,疮面肉色淡红,或暗红无泽,或肿块脱落,但迟不生长新肉,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明显肿大有压痛。消瘦神疲,体倦无力,面色苍白,舌淡少苔,脉沉细弱。
治法:补益气血,解毒软坚。
2、外治疗法
(1)手术治疗:1)对于阴茎癌前病变,如阴茎白斑症、阴茎角、阴茎乳头状瘤、阴茎增殖性红斑症、阴茎纤维硬结症等,应及时治疗或手术。对有包茎或包皮过长患者,亦应于青春期前作包皮环切术;2)对于I期或II期阴茎癌,据情施阴茎部分切除术,怀疑有腹股沟淋巴结转移,经活体组织检查阳性的,于原发癌伤口愈合3周后,作淋巴结清除术;3)对于癌肿过大,或肿瘤限于阴茎干者,应及时行阴茎全切术,有腹股沟淋巴结转移者,并同时行腹股沟淋巴及髂血管淋巴结清除术
(2)药物外治:1)对于癌肿初起,确诊无淋巴结转移者,可以中药外用保守治疗。
3、化学疗法:(1)治疗癌前病变及早期浅表癌,可选用5%氟脲嘧啶软膏外用,或5%氟脲嘧啶水溶液湿敷。(2)癌肿较局限者,争光霉素每次3~5mg,于癌肿基底部注射,隔日1次,连用1个月。(3)癌肿深大或有转移者,于阴茎癌切除术后,用争光霉素15~30mg,每日1次或隔日1次,肌肉注射,总量300~600mg。氢弹脲嘧啶500mg加入5%葡萄糖液500ml内,静脉滴注。
4、其他疗法:(1)放射疗法;(2)冷冻疗法;(3)激光疗法;(4)饮食疗法。此外,也可配合气功疗法,增强体质,以利康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