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澳大利亚学者Warren和Marshall首先从活动性慢性胃炎患者黏膜中成功地培养出幽门螺杆菌,并证明该细菌感染胃部会导致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这一成果打破了当时流行的医学教条,引起世界范围内基础科学家和临床工作者的注意和研究。后来,大量研究证实幽门螺杆菌是人类感染最高的细菌之一,在我国人群中感染率高达60%,城市为50%,农村为68%。幽门螺杆菌是引起消化性溃疡和活动性胃炎的罪魁祸首,也是一类胃癌致癌因子,及时地诊断并根除幽门螺杆菌是治愈胃病的前提,并且可能与一些胃外疾病的发病有关。2005年10月3日,诺贝尔奖评委会宣布Warren和Marshall获得2005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从此,“幽门螺杆菌(Hp)”这个专业名词,成为普通百姓熟知的词汇。
尽管国际上推荐的一些Hp根除方案的根除率可达到90%或以上,然而随着Hp抗生素耐药性增加、患者依从性差等诸多原因,仍有部分Hp感染者未能得到有效根除,且近年来Hp根除的失败率却在渐渐上升,导致Hp根除治疗失败。因此,合理根除Hp及其防治对策的研究,显得非常迫切和重要。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药物和方案众多,但正确选用与合理组方是根除治疗幽门螺杆菌关键,应根据病情、药源、费用、副作用等因素灵活选用。
我们二十多年致力于消化系统疾病和幽门螺杆菌感染中西医结合诊疗研究工作,在中华消化等杂志发表相关论文10余篇,在工作之余参阅大量文献,主编了《幽门螺杆菌感染》一书,于2004年10月完稿,2005年3月经国家知识产权出版社三审通过,2005年8月出版发行。采用参加学术会,举办学习班、注册个人网站、赠送该书等方式进行推广应用,“幽门螺杆菌感染中西医结合诊治与预防研究”于2006年6月获泰安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幽门螺杆菌感染》获2009年度山东医学科技奖成果推广应用奖,2010年3月在卫生部主管的《中国社区医师》进行了专题讲座,在取得中西医结合诊治经验后,推广全国许多地区,上至三级医院,下至乡村医生、患者及家属,总体学术水平、学术价值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在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治与预防等方面具有较大意义。我们推广应用5年来,治愈了大量胃病,并显著减少了胃病复发,取得较明显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对普及医学科普知识,防治胃癌等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疾病具有长远意义。加我国特别是基层医院普遍存在对根除疗效判断标准的掌握不当而产生假阴性或假阳性的结果,临床上易导致将根除结果误判的现象。强基层医生对Hp治疗知识的普及与更新,合理用药十分重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