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腰痛是比较普遍的现象,发生率约有25%~40%。在门诊上经常可以遇到产后出现腰痛的哺乳妈妈,分析其发生原因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生理性缺钙
怀孕后:准妈妈由于受孕期体内激素的影响,身体各个系统都会发生一定的改变,钙参与骨的代谢,孕妇常规的饮食已经不能满足母亲和婴儿两者的钙需要量,导致孕妇缺钙。有的准妈妈怀孕进入中后期,腰变得很痛,每次起床都有困难。烟台山医院疼痛科高建东
分娩后:人体处于比较虚弱的状态,产后的妈妈一方面消耗了大量的能量,另一方面很多妈妈都在坚持母乳喂养,钙流失也非常严重,缺钙容易引起腰疼。孕期缺钙未能得到及时补充,分娩后的妈妈就会消耗掉大量的钙质,若再坚持母乳喂养,钙的流失就会加重,缺钙可以引起腰疼。
预防措施:
产前均衡合理地进食。避免体重过于增重而增大腰部的负担,造成腰肌和韧带的损伤,孕中晚期补充一定量的钙片。
产后中强营养。靠母亲哺乳的宝宝,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都来自于母亲的乳汁,因而妈妈一定要保证自己的乳汁充足、营养丰富,因此饮食上必须注意营养全面,特别是蛋白质、腰肌劳损而发生疼痛。
避免经常弯腰、久站、外蹲。避免提过重或举过高的物体,整个产褥期都应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不要过早参加重体力劳动,不要走远路或跑步。
合理放置宝宝常用物品。准备一个专给放置宝贝用品台子。台子高低要适宜,最好有多个不同功用的抽屉,把经常使用的喂奶用具、尿布、纸尿裤、爽身粉、护臀油及其他常用物品放在里面,使妈咪不用弯腰即可伸手拿到。减少妈咪反复弯腰取物导致的腰肌劳损、腰部着凉、韧带拉伤等导致的腰痛。
姿势不当
妈妈在给小孩喂奶时,都喜欢低头看着小孩吮奶,由于每次喂奶的时间较长,且每天次数多,容易血液淤积,都易诱发腰部疼痛。
预防措施:
纠正自己的不良姿势和习惯。避免长时间低头哺乳,在给宝宝喂奶的过程中,可以间断歇性地做头往后仰、颈部绕环的动作;喂奶结束后,可以在床上做腰部绕环动作,舒展舒展四肢,让身体放松。不要习惯单侧睡觉和哺乳。抱宝宝的时候,找个舒服的姿势或坐或躺或站,把宝宝抱在胸口或是让宝宝睡在自己身边,可经常交换姿势,以缓解疲劳。
缺乏运动
产后较少活动,总是躺或坐在床上休养;加之体重增加,腹部赘肉增多,增大了腰部肌肉的负荷,造成腰肌劳损而发生腰痛。
预防措施:
加强腰部运动。从产后2周开始,在保健医生的指导下做加强腰肌和腹肌的运动,增强腰椎的稳定性,如做仰卧起坐动作。经常活动腰部,使腰肌得以舒展。如果感到腰部不适,可按摩、热敷疼痛处或洗热水澡,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腰部不适感。
剖宫产手术后的腰痛
当前,更多的孕妈咪们因惧怕疼痛而选择剖宫产分娩,剖宫产时的麻醉为硬膜外麻醉,麻醉时需要在腰部穿刺,这种穿刺对腰背部肌肉、韧带就有一定的损伤,引发产后腰痛,极少数患者可能发生神经根损伤,硬膜外腔出血等。
预防措施:
注意休息。注意头、背部的保暖,3个月左右可以自愈。
建议到医院进行产后检查,以便明确原因对症处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