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暴露是所有医院当前无法避免的一个问题,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从而损害健康或危及生命的一类职业暴露。
据统计,我国发生职业暴露其暴露源病原体主要为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梅毒、艾滋病等。最常见的病原体乙型肝炎病毒。乙肝职业暴露后应该如何处理呢?
意外感染乙肝病毒的职业暴露人员一般分以下几种情况:
1、HbsAb(-)HbsAg(-),未接种过乙肝疫苗,24小时内肌注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 200u,同时完成乙肝疫苗全程注射,即6个月内完成3次乙肝疫苗注射(0、1、6月);
2、以往接种过乙肝疫苗,无抗体产生,除24h内肌注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 200u外,强化注射乙肝疫苗一次(20ug)。
3、乙肝职业暴露人员HbsAb(+),定量<10 mIU/ml,除24h内肌注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200u外,需强化注射乙肝疫苗一次(20ug)。
4、乙肝职业暴露人员如HbsAb(+),定量>10 mIU/ml,则不需预防用药。
可以看出,并不是一旦发生乙肝职业暴露就要立即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而是要根据暴露者身体对乙肝病毒具体免疫情况来决定要采取哪种处理方案。
一般情况下医务人员在本院会定期进行体检,乙肝抗体含量必定是检查内容,那么作为感染乙型肝炎的高危人群来说,了解自身是否有乙肝抗体及其效价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各大医院众多医务人员在发生乙肝职业暴露后,不管自身是否含有抗体而立即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即使知道自己注射过乙肝疫苗、有抗体,仍然在发生职业暴露后“义无反顾”的注射球蛋白,这是不恰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