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弓形虫?
弓形虫是一种寄生虫(原虫),寄生在宿主细胞内,因为其滋养体呈弓形,所以叫弓形虫。弓形虫的生活史中有5种形态,即滋养体、包囊、裂殖体、配子体及卵囊。前3期为无性生殖,后2期为有性生殖。弓形虫生活史的完成需双宿主:在终宿主(猫及其它猫科动物)体内,上述5种形态都有;在中间宿主(包括禽类、哺乳动物和人)体内则仅有无性生殖。卵囊发育成熟后具有传染,被猫或猫科动物吞食后,卵囊中的子孢子在肠道内逸出,侵入回肠末端粘膜上皮细胞进行裂体增殖,细胞破裂后裂殖子逸出,侵入附近的细胞继续裂体增殖,部分则发育为雌雄配子体,由配子增殖形成卵囊,进入肠腔,经粪便排出。卵囊若被人吞入,进入小肠后子孢子穿过肠壁,随血液或淋巴循环播散至全身,在组织细胞内以快速的内芽增殖法繁殖。在细胞内可形成多个虫体的集合体,称假包囊,假囊内的个体即滋养体,为急性感染期的常见形态。组织细胞破裂后,滋养体散出再侵犯其它组织细胞,如此反复增殖,人体逐渐产生免疫力,使原虫繁殖减慢,囊壁形成,称为包囊。包囊在人体内可存在数月、数年,甚至终生。
因为感染弓形虫而引起的疾病称弓形虫病。
2、弓形虫病是怎么传播的?
许多哺乳类动物和禽类可以成为弓形虫的储存宿主,但其流行病学意义不同。猫是最重要的传染源,其次为猪、羊、狗、鼠等。急性期患者的尿、粪、唾液和痰内存在弓形虫,但其不能在外界久存,除孕妇可经胎盘传染给胎儿外,病人作为传染源的意义很小。
弓形虫病的传播途径是:先天性传播:母体在孕期急性感染后,30%~60%可通过胎盘传给胎儿。孕期前3个月受染率低,但感染后可致严重的先天性弓形虫病,后期感染常无明显症状,但胎儿受染率可达65%。获得性传播:主要经口感染,进食被卵囊污染的食物、未煮熟的含有包囊和假包囊的肉、蛋或未经消毒的奶,饮用被污染的水,均可受染。猫、狗等动物痰和唾液中的弓形虫,可通过密切接触经粘膜及破损的皮肤侵入人体。
3、什么人容易感染弓形虫?
人类对弓形虫普遍易感。新感染的孕妇,其胎儿感染率高。幼儿易感性亦高。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如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者、肿瘤及艾滋病患者易感染,且多呈显性感染。动物饲养员、屠宰厂工作人员及医务人员等受染机会较多。
弓形虫病呈全球性分布,动物和人的感染均极普遍,但多为隐性感染或原虫携带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国内弓形虫在家畜中流行很普遍,血清阳性率以猫为最高(15.16%~73%),余依次为猪、犬、羊、牛、马等。人的感染率0.5%~47.3%不等。
4、弓形虫病有哪些临床表现?
多数是无症状的带虫者,仅少数人发病。表现复杂多样。
(1)先天性弓形虫病: 孕妇把弓形虫传染给胎儿后,胎儿的发育可受到程度不等的损害,甚至死亡。胎儿受染率与母体初次感染时的孕期有关,越是早期受染率越低。胎儿损伤程度则相反,感染越早胎儿受损越严重。如在胎龄1~3个月感染,多引起流产、死产或生下无生活能力儿、发育缺陷儿。如在胎龄4~6月感染,多出现死胎、早产和严重的脑、眼疾患。如感染发生在胎龄7~9个月,胎儿发育一般正常,但可有早产,或出生数月、乃至数年后才逐渐出现症状,如心脏畸形、耳聋、小头畸形或智力低下等。
(2)获得性弓形虫病:较先天性弓形虫病表现更为复杂,病情与宿主免疫功能有关。免疫功能正常者的获得性弓形虫病,多数无症状或仅有颈淋巴结肿大。约10%~20%表现发热、全身不适、夜间出汗、肌肉酸痛、皮疹、全身淋巴结肿大及肝、脾肿大。全身或局部淋巴结肿大较突出,大者直径可达3.0cm,质硬,不化脓,无自发性疼痛,但有压痛,最常侵犯部位为颈部、枕骨下、锁骨上、腋窝及腹股沟部,也可出现纵隔、肠系膜、腹膜后等深部淋巴结肿大。症状和体征一般持续1~3周,少数可达1年。个别患者可出现持续高热、肺炎、胸腔积液、心包炎、心肌炎、脑膜脑炎等比较严重的表现。免疫功能缺损者的获得性弓形虫病危险性极大,特别是潜在性感染复发,可出现广泛散播和多器官致命感染。表现有:
①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可出现局灶性脑病,有脑内占位性病变的表现,如头痛、偏瘫、癫痫发作、视力障碍、昏迷等;也有的出现弥漫性脑病,进展迅速,有意识障碍和脑膜刺激征等;还有的出现脊髓病变,有肢体运动障碍和感觉异常。
②肺部感染:多见于艾滋病晚期患者。表现为长期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胸部X线检查可见肺门淋巴结肿大及间质性肺炎、支气管肺炎等。
③眼弓形虫病:主要表现为视网膜脉络膜炎,80%累及黄斑区,有视力模糊、盲点、怕光、疼痛、泪溢、中心性视力缺失等。
④全身性感染:原发或继发性免疫缺损者(如何杰金氏病、淋巴瘤、艾滋病等)可发生全身性感染,出现高热、斑丘疹、肌痛、关节痛、头痛、呕吐、谵妄等症状,并可发生脑炎、心肌炎、肺炎、肝炎、胃肠炎等。
5、查弓形虫的化验项目有哪些?
常用光学显微镜检查病原体。取各种体液如脑脊液、痰液、胸腹水、骨髓等涂片,胎盘、淋巴结或其它组织的印片或切片,染色后镜检,可发现滋养体、包囊。也可以取患者血液、骨髓、脑脊液、眼前房水、渗出物、痰,或活检组织如淋巴结、肌肉、扁桃体、肝脾,接种动物或组织培养,以分离、鉴定弓形虫。免疫学检查有弓形虫素皮内试验、间接荧光抗体技术(IFAT)、间接血凝试验(IHA)和微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是协助诊断及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的重要方法。
6、怎样治疗弓形虫病?
抗弓形虫治疗的主要对象有:
①免疫功能正常的获得性感染者出现重要器官受累,如眼及脑弓形虫病。
②免疫功能缺陷者急性和隐性弓形虫感染。
③先天性弓形虫病患儿。
④血清学试验从阴性转为阳性的孕妇(近期弓形虫感染)。抗弓形虫滋养体疗效肯定,但对其包囊疗效不佳,故易于复发。
(1)常用抗弓形虫药物及治疗方案
常用抗弓形虫药物有乙胺嘧啶、磺胺嘧啶(或磺胺吡嗪、磺胺二甲嘧啶、复方磺胺甲恶唑)、螺旋霉素、克林霉素、阿奇霉素、罗红霉素及青蒿素、喷他脒等。多采用诱导维持疗法,即先用4~6周多种抗弓形虫药大剂量联合治疗(诱导强化治疗),再减少种类、减小剂量(强化治疗的1/2量)长期维持。
首选的联合治疗方案:
①乙胺嘧啶成人首剂200 mg,随后50~75 mg/d,口服;儿童1mg/(kg.d),分2次口服。
②亚叶酸10~20mg/d,可加至50mg/d,口服或静脉、肌肉注射。
③磺胺嘧啶成人4~6g/d,分4次口服;儿童150 mg /(kg.d),分4次口服;也可不用磺胺嘧啶而用可林霉素,成人600mg /次(剂量可加至1200 /次),每6h1次,口服或静脉滴注;儿童10~25 mg / d,分4次口服或静脉滴注。
可替代的联合治疗方案:
①复方磺胺甲恶唑3~5mg/次(按TMP含量计算),每6h1次,口服或静脉滴注。
②乙胺嘧啶和亚叶酸,用量、用法同首选方案。
③克拉霉素500~1000 mg/次,每12h口服1次;或阿奇霉素1200~1500 mg/d,口服。
(2)孕妇抗弓形虫治疗
一旦确诊应尽早进行抗弓形虫治疗。可用螺旋酶素,2~4g/d,4次分服,3周为1疗程,间隔1周再重复治疗。亦可用克林霉素,600~900 mg/d。忌用乙胺嘧啶,以防致畸。
7、怎样预防弓形虫病?
(1)普及弓形虫病知识,切实提高对弓形虫病的认识。搞好环境卫生,加强水源、粪便及禽畜管理。不吃生肉及不熟的肉。不要与猫、狗等动物密切接触。孕期不要养猫,或与猫密切接触。对患者和有病动物的胎盘或流产死胎要严格消毒处理。对屠宰场及肉类加工场工作人员要定期检测血清抗体,以便及时发现弓形虫感染并治疗。
(2)血清抗体阴性的孕妇是弓形虫易感人群,最需要避免感染,以防止先天性弓形虫病的发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