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猫眼疮?有何特点?
答:猫眼疮是皮肤上以红斑为主,兼有丘疹、水疱等多形性损害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其临床特点是发病急骤,皮损为红斑、丘疹、水疱等多形性损害,典型者出现虹膜样特征性红斑,常累及口腔、二阴,重者伴严重的内脏损害。本病相当于西医的多形性红斑。
2、猫眼疮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答:发病原因多由于素体禀赋不耐,加之寒湿或风湿热蕴阻肌肤,外受感染、药物、食物过敏等因素,以致火毒炽盛,蕴阻肌肤而发。
3、猫眼疮有何临床表现?需要做什么检查?
答:猫眼疮的临床表现:多见于青壮年男女,女性多与男性,以10-30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常见于冬春两季。发病前可有一定的前驱症状:头痛、低热、四肢倦怠、食欲不振和关节、肌肉疼痛。皮损多形性,为红斑、水疱、大疱、紫癜、风团互见。临床依据病情特点,分为轻型和重型。
轻症:此型最为多见,以青年女性为多。皮损以红斑、丘疹为主,也可见水疱、大疱、紫癜或风团。初起为水肿性圆形红斑或淡红色的扁平丘疹,皮疹呈远心性扩展,1-2天内直径可达1-2M。特征性皮损为红斑中央略凹陷,其颜色较深,有时为一水疱、紫癜或坏死区,边缘为一轻度的水肿环,周围绕以鲜红色晕,称为靶形或虹膜状红斑。皮损有时可融合呈环状、图纹状。多对称发于手足背、前臂、踝部、颜面、颈部。口腔、二阴粘膜损害较轻或不累及。伴有轻度的瘙痒,无明显的全身症状。
重症:多见于儿童,男性多于女性。起病急骤,前驱症状明显,畏寒、高热、头痛、咽痛、关节疼痛、全身不适等全身中毒症状。皮损常广泛分布全身各处,为水肿性红斑、水疱、大疱、血疱和瘀斑等。自觉疼痛。粘膜损害发生早且严重,口腔、鼻咽、眼、尿道、肛门和呼吸道粘膜广泛累及,发生大片糜烂和坏死,并出现相应的症状,如影响进食、排尿排便困难、角膜炎或溃疡、巩膜炎、虹膜炎,并可导致视力下降或失明。常伴有支气管炎、肺炎、消化道溃疡、心肌炎及肝肾损害等。
相关检查:红细胞沉降率增快,抗“○”值增高,C反应蛋白阳性,白细胞计数及嗜酸性粒细胞增高。若肾脏受累可出现蛋白尿、尿素氮增高等。
4、猫眼疮应该如何治疗?
答:
内治:
寒湿阻络证:每于冬季发病,皮损为红斑水肿,色暗红或紫红,发于颜面及手足时,形如冻疮,水肿明显,畏寒,遇冷加重,得热则减,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脉沉紧;治疗方法以温经散寒、活血通络为主,方药选用桂枝汤合当归四逆汤加减:桂枝、芍药、当归、细辛、木通、甘草、生姜等。
湿热蕴结证:多发于夏季,皮损为红斑、丘疹、风团,色鲜红,可有较多水疱,或口腔糜烂,外阴湿烂,自觉痒痛,可伴有发热、咽干、关节酸痛或身倦乏力、纳呆呕恶,溲赤便秘,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治疗方法以祛风清热、解毒利湿为主,方药以消风散合龙胆泻肝汤加减:当归、生地、防风、蝉蜕、知母、苦参、胡麻、荆芥、苍术、牛蒡子、石膏、甘草、木通、龙胆草、栀子、黄芩、柴胡、泽泻、车前子等。
火毒炽盛证:起病急,高热恶寒,头痛无力,全身泛发红斑、大疱、糜烂、瘀斑,口腔、二阴破溃糜烂,伴恶心呕吐,关节疼痛,或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质红,苔黄,脉滑数;治疗以清热凉血、解毒利湿为主,方药选用清瘟败毒饮合导赤散加减:生石膏、生地、水牛角、栀子、桔梗、黄芩、知母、赤芍、玄参、连翘、竹叶、甘草、丹皮、木通、竹叶等。
外治:皮疹以红斑、丘疹、水疱、糜烂为主者,用三黄洗剂外搽;水疱、大疱有渗出者,以马齿苋、黄柏、地榆煎汤冷湿敷,每次20分钟,每天3-4次;口腔粘膜损伤溃疡者,可用蒲黄液含漱,并用青吹口散外吹。
另外,轻症用抗组织胺药、钙剂、维生素C。重症者应考虑应用大剂量皮质类固醇激素,并加强护理,保持水、电解质平衡,选择适当抗生素预防和控制继发感染。
5、猫眼疮患者生活中应该注意些什么?
答:猫眼疮患者应尽量避免诱因,如积极控制感染、停用可以致敏药物;寒湿证者需注意保暖,避免寒冷刺激;忌食辛辣鱼腥发物,忌烟酒;重症者出现皮肤大疱破溃、糜烂者,应加强护理,皮损处及时就诊换药,注意床上用品的消毒、更换,防止感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