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概念及原则
*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及/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一组疾病
*当血尿酸持续高浓度或急剧波动时,尿酸盐就会结晶沉积在组织中,引起痛风的症状和体征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诊断并不困难,在滑液或痛风石中证实有尿酸盐结晶是确诊的“金标准”
*间歇期可无明显症状。痛风石形成是病程进入慢性期的标志,此期可发生关节软骨及骨质侵蚀破坏。
*痛风患者的肾脏病变可有尿酸盐肾病、尿酸性尿路结石等
*痛风患者应控制饮食
*急性期可使用秋水仙碱、非甾体抗炎药或糖皮质激素,迅速控制症状
* 间歇期及慢性期应长期使用降尿酸药物,控制血尿酸在正常水平
(高尿酸血症是指血清尿酸男性大于417μmol/L,女性大于357μmol/L)
二、各期特点及诊治
(一)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急性发作常有下列诱因存在:
⑴大量饮酒或进食富含嘌呤的食物;
⑵劳累过度或关节劳损;
⑶情绪激动或精神刺激;
⑷受冷受潮;⑸手术或创伤;
⑹药物诱发如应用利尿剂;
⑺癌肿化疗或放射治疗等。
多起病急骤,首次发作常始于凌晨,通常只累及外周个别关节,约50%病例第一跖趾关节为首发关节。在整个病程中,约90%以上病人均有第一跖趾关节受累。关节局部疼痛、皮色潮红,甚至发亮,有时可见静脉扩张和瘀斑,活动受限。局部症状迅速加重,数小时内可达高峰,以至病人辗转反侧,难以忍受。常常伴有全身不适,甚至恶寒颤栗,体温升高。
高热者可达39℃以上,伴心动过速,因此常被误诊为感染性疾病丹毒等。初次发作后,轻者在数小时或1~2日内自行缓解,重者持续数日或数周后消退。炎症消退后,局部皮肤呈暗红、偏微紫色,皮肤皱缩,伴有脱屑和轻度搔痒,以后逐渐恢复。
除趾关节外,四肢关节均可受累,但大多数为下肢关节,越是肢体远端关节受损,其症状也愈典型。关节受累的分布及其组成比,国内报道879例依次为第一趾(58.7%),趾(11.7%),掌指、指间(8.9%)、踝(8.7%)、膝(3.9%)腕(2.8%),其他关节少见。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缓解后,常在1年内复发。复发频度个体差异较大,据1289例分析结果,1年内复发占62%,1~2年16%,2~5年11%,10年4%,未复发7%。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卧床休息、抬高患肢,避免负重。暂缓使用降尿酸药物,以免引起血尿酸波动,延长发作时间或引起转移性痛风。
⑴秋水仙碱(colchicine):可抑制炎性细胞趋化,对制止炎症、止痛有特效。应及早使用,大部分患者于用药后24小时内疼痛可明显缓解,口服给药0.5mg/h或1mg/2h,直至出现3个停药指标之一:
①疼痛、炎症明显缓解;
②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
③24小时总量达6mg。若消化道对秋水仙碱不能耐受,也可静脉给药,用0.9%氯化钠溶液将秋水仙碱1mg稀释到20ml缓慢注射(>2~5分钟)静脉给药起效迅速无胃肠道反应,单一剂量不超过2mg,24小时总量4mg。值得注意的是秋水仙碱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十分接近,除胃肠道反应外,可有白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肝细胞损害、脱发等,有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⑵非甾类抗炎药(NSAIDs):比秋水仙碱更多用于急性发作,通常开始使用足量,症状缓解后减量。可以使用吲哚美辛、双氯芬酸等。最常见的副作用是胃肠道症状,也可能加重肾功能不全,影响血小板功能等。活动性消化性溃疡者禁用。有胃病的可以使用萘丁美酮分散片(对胃刺激较小)
⑶糖皮质激素:通常用于秋水仙碱和非甾体抗炎药无效或不能耐受者。ACTH 25μ静脉点滴或40~80μ肌肉注射,必要时可重复;或口服泼尼松每日20―30mg,3―4天后逐渐减量停药。较新的国内上市的有倍他米松磷酸钠注射液。
(二)痛风间歇期
痛风急性发作缓解后,一般无明显后遗症状,有时仅有发作部位皮肤色素加深,呈暗红色或紫红色、脱屑、发痒,称为无症状间歇期。多数患者在初次发作后出现较长的间歇期,可持续6月-2年(少数5-10年),但间歇期长短差异很大。
此期虽然通常无明显症状,但血尿酸水平常常增高,如不注意控制血尿酸,以后的发作会越来越频繁,每年会发作数次,症状持续时间延长,以致不能完全缓解,且受累关节增多,少数患者可有骶髂、胸锁或颈椎等部位受累。甚至关节周围滑囊、肌腱、腱鞘等处尿酸盐沉积,症状渐趋不典型,逐渐进入慢性期。大量饮水而且是碱性苏打水,定期复查血尿酸并控制在正常范围非常重要。
(三)慢性痛风石期
痛风石多在起病10年后出现,是病程进入慢性的标志,可见于关节内、关节周围、皮下组织及内脏器官等。表现为肾脏尿酸盐结石和全身各关节囊尿酸盐沉淀(如图)。慢性关节炎期:尿酸盐反复沉积使局部组织发生慢性异物样反应,沉积物周围被单核细胞、上皮细胞、巨噬细胞包绕,纤维组织增生形成结节,称为痛风石。
典型部位在耳廓,也常见于足趾、手指、腕、踝、肘等关节周围,隆起于皮下,外观为芝麻大到鸡蛋大的黄白色赘生物,表面菲薄,破溃后排出白色粉末状或糊状物,经久不愈,但较少继发感染。当痛风石发生于关节内,可造成关节软骨及骨质侵蚀破坏、反应性增生,关节周围组织纤维化,出现持续关节疼痛、肿胀、强直、畸形,甚至骨折,称为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
尿酸盐肾病:尿酸盐结晶沉积于肾组织,特别是肾髓质和锥体部,可导致慢性间质性肾炎,使肾小管变形、萎缩、纤维化、硬化,进而累及肾小球血管床。表现为肾小管浓缩功能下降、夜尿增多、低比重尿、血尿、蛋白尿、腰痛、水肿、高血压,晚期肾功能不全等。
值得注意的是痛风患者肾脏病理检查几乎均有损害,临床上大约1/3患者出现肾脏症状,可见于痛风病程的任何时期。除尿酸盐慢性沉淀引起的肾损害外,急性高尿酸性肾病值得关注:多见于继发性高尿酸血症,主要见于肿瘤放疗化疗后,血、尿尿酸突然明显升高,大量尿酸结晶沉积于肾小管、集合管、肾盂、输尿管,造成广泛严重的尿路阻塞,表现为少尿、无尿、急性肾功能衰竭,尿中可见大量尿酸结晶和红血球。
(四)间歇期和慢性期的治疗:
旨在控制血尿酸在正常水平。降尿酸药物分为两类,一类是促尿酸排泄药,另一类是抑制尿酸生成药,二者均有肯定的疗效。为防止用药后血尿酸迅速降低诱发急性关节炎,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至治疗量,生效后改为维持量,长期服用,使血尿酸维持在327µmol/l(5.5mg/dl)以下。
促尿酸排泄药:抑制近端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以利尿酸排泄。由于大多数痛风患者属于尿酸排泄减少型,因此可首选本类药物,适用于肾功能正常或轻度异常(内生肌酐清除率<30ml/min时无效)、无尿路结石及尿酸盐肾病患者。用药期间服用碱性药物,如碳酸氢钠1~2g ,每日3次;或碱性合剂10ml, 每日3次,使尿pH保持在6.5左右(但不可过碱,以防钙质结石形成),并嘱大量饮水,保持尿量。
苯溴马隆是一新型促尿酸排泄药。50mg,每日1次,渐增至100mg,每日1次。主要副作用:胃肠道反应如腹泻,偶见皮疹、过敏性结膜炎及粒细胞减少等。
抑制尿酸生成药:抑制黄嘌呤氧化酶,阻断黄嘌呤转化为尿酸,减少尿酸生成。用于尿酸产生过多型的高尿酸血症,或不适于使用促尿酸排泄药者,也可用于继发性痛风。代表药物是别嘌醇100mg,每日1次,渐增至100mg~200mg,每日3次。300mg以内也可每日1次,超过300mg分次口服。
一日最大剂量800mg。主要副作用:胃肠道反应、皮疹、药物热、骨髓抑制、肝肾功能损害等,偶有严重的毒性反应。对于肾功能不全者,应减量使用。应定期检查肝肾功能、血尿常规等。
相对而言促尿酸排泄药物的副作用明显少于抑制尿酸生成的药,而且程度也轻,因此抑制尿酸生成的药是次要考虑的药物。
(五)肾损害的治疗
肾脏病变的治疗:除积极控制血尿酸水平外,碱化尿液,多饮多尿,十分重要。对于痛风性肾病,在使用利尿剂时应避免影响尿酸排泄的噻嗪类利尿剂、速尿、利尿酸等,可选择螺内酯(安体舒通)等。碳酸酐酶抑制剂乙酰唑胺(acetazolamide)兼有利尿和碱化尿液作用,亦可选用。降压可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避免使用减少肾脏血流量的β受体阻滞剂和钙拮抗剂;其他治疗同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肾损害。
对于尿酸性尿路结石,大部分可溶解、自行排出,体积大且固定者可体外碎石或手术治疗。对于急性尿酸性肾病,除使用别嘌醇积极降低血尿酸外,应按急性肾功能衰竭进行处理。慢性肾功能不全,处理同其他终末期肾病。
三、痛风的误诊漏诊
在国外,由于痛风比较多见,医师常将非痛风疾病诊断为痛风。而在国内,由于痛风比较少见,常易将痛风诊为非痛风疾病。痛风性关节炎在急性期以误诊风湿性关节炎为最多,发作间期以类风湿性关节炎为常见。
外科医师常将痛风误诊为丹毒、蜂窝织炎、化脓性关节炎、创伤性关节炎等,关键是应用青霉素治疗有效,这是导致长期误诊的重要原因。 对于痛风合并的尿酸性尿路结石,由于结石症可以为痛风的首发症状,故易误诊为单纯尿路结石,而漏诊痛风。痛风结节破溃流出白垩样物,则误诊为骨髓炎或结核性脓肿。
四、附表:
常见食物嘌呤含量表
分类
食物类别
食物举例
高嘌呤食物
(150-1000毫克/100克)
畜肉类
肝、肠、胰、心、肚、胃、肾等动物内脏,浓汤汁
水产类
鱼类(沙丁鱼、凤尾鱼、鲭鱼、鲨鱼、海鳗、带鱼、鲳鱼等海鱼,鱼皮、鱼卵、鱼干等)、贝壳类(哈蜊、淡菜、干贝等)、虾类(海虾、虾米、海参等)
豆类和菌藻类
黄豆、扁豆、紫菜、香菇等
其他
酵母粉等
中嘌呤食物
(25-150毫克/100克)
畜禽肉类
猪、牛、羊、狗等畜肉,鸡、鸭、鹅、鸽、鹌鹑等禽肉
水产类
鱼类(草鱼、鲤鱼、鳕鱼、比目鱼、鲈鱼、刀鱼、鳝鱼、河鳗等)及其制品(鱼丸、鱼翅等)、螃蟹、香螺
豆类及其制品
干豆类(绿豆、赤豆、黑豆、蚕豆等)、豆制品(豆腐、豆腐干、腐乳、豆奶、豆浆、豆苗、豆芽等)
蔬菜类
菠菜、笋(冬笋、笋干等)、芦笋、鲜豆类(四季豆、毛豆、蚕豆、虹豆、豌豆)、海带、金针、银耳、花菜、龙须菜、蘑菇等
其他
低嘌呤食物
(<25毫克/100克)
主食类
精细米面及其制品(面包、糕点、饼干等)、各种淀粉
奶蛋类
奶类及其制品(鲜奶、奶酪、酸奶、奶粉等)、蛋类及其制品(鸡蛋、鸭蛋、鹌鹑蛋等)
蔬菜类
青菜、鸡毛菜、白菜、卷心菜、莴笋、苋菜、茼蒿菜、芹菜、芥菜、韭菜、韭黄、番茄、茄子、瓜类(黄瓜、冬瓜、丝瓜、南瓜、倭瓜、西葫芦、苦瓜等)、萝卜(白萝卜、胡萝卜等)、土豆、芋艿、甘薯、荸荠、甘蓝、橄榄菜、柿子椒、辣椒、洋葱、大蒜、葱、姜、木耳等
水果类
各种鲜果及干果、果酱、果汁
饮料
淡茶、碳酸饮料(苏打水、汽水、可乐等)、矿泉水等
其他
各种油脂和糖类(本身不含嘌呤,但应适量选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