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FS理想的治疗方法应当是既消除痉挛症状,又完好地保留面神经的功能。随着显经外科技术的发展,采用显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HFS,具有创伤小、治愈率高,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特别是其能完全保留神经、血管功能等特性,成为目前HFS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一、发病原因
1、血管压迫
面神经出脑桥区(Root Exit Zone,REZ)受血管压迫被认为是HFS的常见原因。然而不同的作者对REZ的定义不尽相同,传统认为REZ是面神经中枢段和周围段交界处,又称Obersteiner-Redlich区。其实临床上多指颅神经的中枢段,其对血管压迫十分敏感,而被雪旺细胞包裹的周围段对血管压迫则较为耐受,所以责任血管多数被发现在中枢段。
2、占位病变
占位性病变也是HFS形成的一个原因,也称“继发性面肌痉挛”。文献报道桥脑小脑角(CPA)肿瘤引起面肌痉挛约占0.8%,这些肿瘤可以是脑膜瘤、表皮样瘤、神经鞘瘤,可以是肿瘤单独压迫引起HFS,也可以是肿瘤和血管同时压迫引起HFS。
3、其他因素
据文献报道,约12%的贝尔面瘫病人随后都发生了HFS。尽管贝尔面瘫的确切病因仍不清楚,目前人们普遍认为是由炎症引起,炎症导致面神经受血管压迫以及局部缺血和脱髓鞘,从而导致了HFS的发生。此外,Hideto等报导了5例家庭性HFS,发现家族性与分散性在临床表现上并无明显的区别,并且也没有确切的遗传模式,有可能是低外显率的常染色体所致。
二、治疗
1、药物治疗半面痉挛通常需要手术治疗。早期、程度较轻者可进行内科治疗。卡马西平和苯妥英通常治疗无效,这与病因明确的三叉神经痛情况不同。局部注射肉毒毒素(Oculi-num)治疗半面痉挛和/或眼睑痉挛可能有效。
2、手术治疗许多切除治疗方法对半面痉挛有效(包括切断面神经分支),但会使患者有不同程度的面瘫。目前HFS的治疗方法主要为MVD,将侵犯神经的血管从神经上移开,在二者之间放置海绵(如Ivalon聚乙烯甲酰乙醇泡沫)作为垫状隔离。其他垫状物的效果与之相比不太满意(肌肉可能会消失,Teflon垫可能较薄。国内目前使用较广泛的垫状物材料为Teflon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