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Lung Cancer)是起源于支气管上皮、细支气管上皮、肺泡上皮和支气管腺体的恶性肿瘤,称为支气管肺癌,简称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每年有近50万人发病,男女肺癌年龄标化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各类癌症之首。肺癌的治疗效果在近十年中没有显著的提高,总的治愈率为15%左右。其中主要原因是肺癌生物学特性十分复杂,恶性程度高,80%的肺癌患者在确诊时已属晚期。
肺癌的治疗是手术、放疗、化疗、分子靶向治疗、生物免疫及中医药等多学科的综合治疗及适合每个患者的个体化治疗。资料表明,我国肺癌发病率将在相当长时期内呈现显著上升趋势。因此,肺癌的防治已迫在眉睫。
【肺癌的病因】
1、吸烟:吸烟是导致肺癌的最主要致病因素。香烟点燃后产生的烟雾中,含有3000多种有毒化学物质,其中最重要的有尼古丁、一氧化碳、氰化物、存在于烟焦油中的多种致癌物质、放射性同位素,以及重金属元素等。烟草燃烧所产生的致癌物质有苯并芘、亚硝胺、β-萘胺、镉、放射性钋等,还有酚化合物等促癌物质。
国际癌症研究所(IARC)将吸烟列入人体的致癌因素之一,并估计85%~90%的男性肺癌死亡率由吸烟引起,肺癌发生的危险度随着每天吸烟的数量、吸烟持续时间的长短、开始吸烟的年龄的不同而改变。吸烟持续时间比每天吸烟数量影响更大。每天吸3倍数量的香烟,肺癌发生的危险度将增加3倍;而吸烟持续时间增加3倍者,其肺癌发生的危险度则增加100倍。
因此,开始吸烟的年龄越小,吸烟持续时间越长,肺癌发生的危险性越高。例如每天平均吸烟20支,吸了20年的烟民患肺癌的危险性比不吸烟者高20倍。年龄小于20岁即开始吸烟者,死于肺癌的人数比不吸烟者高28倍。烟龄60年者的肺癌死亡率要比烟龄20年者高出100倍左右。
被动吸烟也是肺癌的重要致病因素。被动吸烟是指不吸烟者每周至少有一天以上吸入吸烟者呼出的或香烟燃烧产生的烟雾超过15分钟/天。家庭、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都是遭受被动吸烟暴露的地方。研究发现在非吸烟妇女中其丈夫为吸烟者肺癌发生的危险度高于其丈夫为非吸烟者。丈夫为吸烟者的非吸烟妇女肺癌发生的危险度比丈夫为非吸烟者高出24%。每年2%~3%的新诊断肺癌病例与被动吸烟有关。
2、职业性致肺癌因素:石棉、砷化合物、铀、铬化合物、镍化合物、二氯甲醚、电离辐射、芥子气以及煤烟、焦油和石油中的多环芳烃类均是肺癌致病危险因素。例如石棉工人死于肺癌者7倍于一般人群,而石棉工人中吸烟者患肺癌的危险性是一般人群的50~90倍,这是吸烟与石棉起协同作用所致。
3、大气污染:包括室外空气污染和室内空气污染,工业的废气、城市中每天燃烧的大量煤、柴油、汽油机动车辆的使用,均可导致居民密集区空气的污染。一般城市中的肺癌发病有10%以上是由大气污染引起的。厨房内的油烟和煤烟污染,是引起不吸烟妇女患肺癌的原因之一。近年来,室内装修所用石材、油漆、地板胶、塑料饰物、粘合剂等释放的甲醛、氡气等带来了室内污染,也是肺癌发生危险因素。
4、癌基因与抑癌基因:多基因的突变使细胞多阶段受损和修复错误,最后引起癌变。已知癌基因Ras、 myc、Rb 等和抑癌基因p53与肺癌的发生有关。如吸烟的肺鳞癌发生同Ras基因有关,而不吸烟的肺腺癌同EGFR基因有关。
【肺癌的病理学】
(1) 大体分型:根据肿瘤的发生部位,肺癌的病理大体分型可分为:
1、中央型:肿瘤发生在段和段支气管开口以上的支气管者;
2、周围型:肿瘤发生在段支气管以下的小支气管、细支气管和肺泡。
(2) 组织学分型:WHO将肺癌的组织学分为:
1、腺癌:约占35-40%,包括腺泡状腺癌、乳头状腺癌、粘液腺癌、细支气管肺泡癌等亚型。
2、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约占30-35%。
3、小细胞癌:约占15-25%,此型肺癌的特点是恶性程度高,容易发生转移。
4、大细胞癌:约占10%。
5、其它类型的肺癌包括:腺鳞癌、类癌、癌肉瘤等。根据肺癌的生物学特性和治疗方法的不同,临床上将肺癌分为两大类:
1、小细胞肺癌:约占所有肺癌的15-25%,其特点是恶性度高,容易转移,治疗上以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
2、非小细胞肺癌:除了小细胞肺癌以外的所有类型的肺癌,约占所有肺癌的75-85%,治疗上多采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3) 肺癌的扩散和转移:
1、直接浸润:肿瘤直接侵犯周围器官和组织,如纵隔、胸壁等。
2、淋巴道转移:是肺癌转移的主要途径。早期淋巴转移是肺癌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
3、血道转移:肺癌进入血液循环后可造成远处脏器的转移,常见的转移部位为:脑、骨、肝、肾上腺等。
4、支气管播散:是细支气管肺泡癌的一个特点。
【肺癌的临床表现】
肺癌高发年龄为45~65岁,男女之比为4:1,临床表现因原发肿瘤的部位、大小、类型、是否侵犯周围器官和是否远处转移的不同而变化。常见的表现有:
一、原发肿瘤引起的症状 中央型肺癌出现呼吸道症状早而明显,其常见的症状有:咳嗽、咳血丝痰、气促、胸痛、发热。周围型肺癌早期多无明显症状,部分可出现咳嗽等。
二、肿瘤外侵与转移引起的症状 肿瘤侵犯胸壁引起持续性胸痛;肿瘤直接侵犯或右上纵隔淋巴结压迫上腔静脉引起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表现为头颈部肿胀,颈部和上胸部静脉怒张;喉返神经受累引起声嘶;食管受压产生吞咽困难;胸膜播散引起胸腔积液或心包积液;脑转移出现头痛、呕吐、偏瘫;骨转移引起相应部位疼痛或病理性骨折;肝转移引起厌食、肝区疼痛、身目黄染、腹水等。
三、肺癌的伴随症状 由于肺癌细胞产生异常生物活性物质引起的全身临床表现,常见的有:肺性肥大性骨关节病,表现为关节肿痛、杆状指(趾);皮肌炎;类癌综合征,表现为腹痛腹泻、面部潮红、腹泻、腹痛、哮喘样呼吸困难;男性乳腺发育等。
【肺癌的诊断】
肺癌的诊断必须根据临床表现和各种影像学结果,最后确诊必须取得细胞学或组织学的病理诊断的证据。肺癌的诊断包括定位诊断和定性诊断,所有影像学诊断方法归之为肺癌的定位诊断,而所有获得病理学诊断的方法归之为肺癌的定性诊断。
一、肺癌定位诊断方法包括:
1、X线检查:仍然是发现、诊断肺癌的重要基本方法,通常行胸部正侧位照片。
2、电子计算机X线体层显像(CT):目前已成为估计肺癌胸内侵犯程度及范围的常规方法,尤其在肺癌临床分期上有其无可替代的作用,可以发现小于1cm和胸片难于发现的位于重叠部位的肺部病变,更容易判断肺癌与周边组织器官的关系。其他部位如脑、肝、肾上腺的CT可以排除肺癌相关部位的远处转移。近年的低剂量螺旋CT扫描提高了肺癌的筛查与诊断,而不增加射线的肺癌诱发率。
3、磁共振显像(MRI):可以更好地明确肿瘤与大血管间的关系,或肺上沟瘤了解胸壁和臂丛神经受累的情况。但发现小病灶方面不如CT敏感。
4、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显像(PET和PET/CT):近年发展起来的代谢显像检查技术,利用正常细胞和肺癌细胞对FDG的代谢不同而有不同显像,结合CT可以兼具代谢的定性优点和形态的定位特点,使诊断更为准确。但检查费用较贵,还不能广泛应用。
5、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利用肿瘤细胞摄取放射性核素数量与正常组织间的差异,进行肿瘤定位、定性诊断和诊断肺癌骨转移。通常可比普通X线片提早3~6个月发现骨转移病灶。
6、腹部B超:了解肝脏、肾上腺有无转移灶。
二、肺癌的定性诊断包括:
1、痰脱落细胞学检查:是目前诊断肺癌重要方法之一,简单、方便、无创。以晨起从肺深处咳出的带血丝的痰为好,血丝痰阳性率较高,连续3天可提高检出率。可在影像学发现病变以前得到细胞学的阳性结果。
2、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是肺癌诊断中最重要的手段。可直接观察到气管和支气管中的病变,并可以直视下钳取并擦拭以获取病理组织学和细胞学的诊断。对位于周边的病变可以利用支气管冲洗液行细胞学检查。利用血仆啉衍化物结合激光或亚甲蓝支气管内膜染色后活检可提高早期诊断阳性率。甚至可以经纤支镜行纵隔或肺穿刺,利用超声技术了解肿瘤情况、与周围器官的关系及淋巴结情况等,从而指导设计手术治疗方案。
3、经胸壁细针穿刺活检:在X线、B超或CT引导下穿刺,比支纤镜更可靠,可能有并发症如气胸。
4、其他细胞学或病理学检查:如肺癌伴胸水的病人可行胸水抽吸送检查癌细胞,胸膜、淋巴结、肝、骨髓活检等。
5、纵隔镜检查:经气管前间隙人工隧道置入纵隔镜观察气管周围病变,同是加以活检的诊断方法。在确定肺癌有无纵隔淋巴结转移有重要作用,是肺癌分期的重要手段,亦可用于诊断胸部疑难疾病的鉴别诊断。
6、胸腔镜检查:电视辅助胸腔镜外科(TATS)是近年发展迅速的微创外科技术之一,在肺癌诊断、界别诊断、分期和治疗上发挥越来越多的作用。主要适合于胸膜病变、恶性胸水和肺的弥漫性疾病。近年VATS越来越多用于早期肺癌的手术治疗,与常规开胸手术相比,不影响总体生存率,进而兼顾了患者术后的外形和功能恢复。
7、开胸活检术:经痰细胞学、支纤镜、针刺活检等均未能确诊的患者,根据缓和年龄、肺功能等权衡利弊可考虑开胸活检。
另外,肿瘤标记物可反映肿瘤存在、检测肿瘤治疗效果、作为肿瘤治疗靶点的一类物质。如CEA、SCC、NSE、Cyfra21-1等,在肺癌筛查和疗效评价中有一定的作用。。
【肺癌的治疗】
肺癌的治疗应根据病人的一般情况、病理类型、临床分期而综合分析,进行多学科综合治疗。其主要方法有:
(1)外科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如果没有手术禁忌,应首选手术治疗。以肺叶切除加肺门纵隔淋巴结清扫为首选术式。
(2)放射治疗:对于早期肺癌由于各种原因不能接受手术者,应选择根治性放射治疗。放射治疗也应用于术前、术后的综合治疗。局部姑息性放射治疗可以缓解疼痛,抑制肿瘤生长。
(3)化学治疗:小细胞肺癌和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须用化学治疗;也应用于手术前后或放疗前后的综合治疗。
(4)分子靶向治疗:成为21世纪恶性肿瘤治疗的新方向,并取得一定成绩,如EGFR-TK抑制剂“吉非替尼”对女性不吸烟的肺腺癌有特别的效果。
(5)肺癌局部射频消融、生物治疗、免疫治疗、基因治疗都在探索中。中医中药主要用于辅助治疗。
肺癌的预后仍较差,对于根治性切除者,其5年生存率为40%左右,而对于中晚期患者不适应手术切除者,采用化疗或放射治疗,其疗效差于手术切除,因此,肺癌仍是死亡率较高的肿瘤之一。肺癌的治疗不仅仅需要多学科的综合治疗,近年更提倡“个体化治疗”,发现肺癌治疗靶点准确地选择患者,对每一个肺癌患者“量体裁衣”,设计出只针对每个患者独特的治疗方案已成为提高肺癌治疗疗效的关键。
【肺癌的预防】
一、肺癌的一级预防
1、吸烟是导致肺癌的主要原因,控制吸烟是预防或减少肺癌发生的关键。美国退伍军人的研究发现,吸烟者戒烟后肺癌发生的危险性较无戒烟者明显降低,戒烟时间越长,危险性随之越小。在欧美,控制吸烟已给公共健康带来了明显效果。在英国,从开展控制吸烟运动以来,在过去的30年人群的吸烟率持续下降,男性肺癌死亡率从1975-1979年达到平台期后开始下降。
由于开展公共健康教育及政府采取相应的措施,美国人群吸烟率从二十世纪中期的55%下降到九十年代的28%,男性肺癌的发病率1984年达到最高(86.5/10万) 后每年以1.4%的比例下降;死亡率从1990年的最高峰(75.2/10万)后每年以1.6%的比例下降。世界卫生组织指出,消除吸烟可有效降低肺癌的发病率,应把更多的精力和资金用于肺癌的一级预防。通过控制吸烟,鼓励人们不吸烟或尽早戒烟,减少人群的吸烟率,消除引起肺癌的主要病因,必将有效地降低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
2、改善环境,改善室内外的空气质量是预防肺癌的另一重要手段。
3、开展劳动卫生和加强职业防护工作,预防职业性肺癌。
二、肺癌的二级预防
肺癌初筛及早期诊断主要应用X线、胸部正侧位片、CT、痰脱落细胞学检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肿瘤标志物等。进而达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三、肺癌的三级预防
虽然近年来在肺癌的临床治疗方面有较大进展,但由于就诊的患者大多为出现典型症状一段时间后,等到确诊时多已为中晚期,失去了早诊早治的机会,以及肺癌自身的特点,故肺癌的5年相对生存率仍较低,一般低于15%,三级预防主要是通过对肺癌患者进行多学科综合治疗、个体化的治疗,防止复发和转移,注重康复、姑息和止痛治疗,进行生理、心理、营养和锻炼指导,尽量提高病人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肺癌是可以预防的!!!肺癌是可以治愈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