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肺念珠菌病(bronchopulmonary candidiasis)是指念珠菌(Candida)所致的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由于近20年来,免疫抑制人群数量的增加及临床过度使用免疫抑制剂和广谱抗菌素,念珠菌病的发病率明显增加。据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P)和医院内感染监测网资料,八十年代初,念珠菌位居医院内感染常见病原菌的第7位,从1980年至1989年;医院内念珠菌血症增加了219%~500%;1990年至1992年间,念珠菌已升至医院内感染病原菌的第六位,菌血症病原菌的第四位。由于本病常发生于患有严重基础病者,故预后较差。
念珠菌属真菌界中的隐球酵母菌科,菌体可呈圆形、椭圆形、圆筒形、长条形和不规则形,通过芽生繁殖,绝大多数形成假菌丝,极少数也可形成厚壁孢子和真菌丝。念珠菌有150多种,对人类有致病性的包括白色念珠菌(C.Albicans)、热带念珠菌(C.Tropicalis)、近平滑念珠菌(C.Parapsilosis)、克柔念珠菌(C.Krusei)、光滑球念珠菌(C.Glabrata)、星形念珠菌(C.Stellatoidea)、吉利蒙念珠菌(C.Guilliermondi)、路西塔尼亚念珠菌(C.Lusitanine)、和皱褶念珠菌(C.Rugosa)。白色念珠菌最为常见,占50~70%;其次为热带念珠菌,占12~25%;光滑球念珠菌占8~11%。用氟康唑预防性治疗的患者多发生克柔念珠菌和光滑球念珠菌感染。白色念珠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也是口咽部和消化道的常居菌。白色念珠菌因其与组织的粘附力较强而有较高的致病性。机体对念珠菌的防御力依赖于正常的皮肤粘膜屏障作用及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参与的细胞免疫功能。念珠菌属条件致病菌,皮肤粘膜损伤和吞噬细胞数量、趋化性及杀菌力下降时,才易患深部念珠菌病。常见的诱发因素有广谱抗菌素、抗肿瘤化疗和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创伤和大手术(胃肠道手术和人工瓣膜置换)、中性粒细胞减少、介入治疗、艾滋病和器官移植等。念珠菌的感染途径可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前者是指寄殖于体内的念珠菌进入免疫力减低者机体所致的感染,后者则是指医务人员带菌的手或污染的医疗器械造成的感染。念珠菌在感染的肺组织中大量繁殖,释放毒素和水解酶,引起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的急性炎症。病理学表现为组织充血、坏死及脓肿形成,镜下可见侵入血管的假菌丝。念珠菌引起的急性炎症一般不形成肉芽肿。白细胞缺乏者炎症反应可很轻微,但可发生严重的组织凝固性坏死。
[临床表现]
支气管肺念珠菌病可由口咽部念珠菌侵入引起,也可为血行播撒性念珠菌病的一部分,形成弥散性肺炎。临床可表现为:
(一)、支气管炎:症状有发热、咳嗽、咳白色粘液痰或小块状痰,后者由念珠菌菌丝和细胞碎片组成,痰中可带血丝。体检双肺呼吸音变粗,可闻及易变的干湿罗音。X线胸片表现为双肺纹理粗厚。
(二)、支气管肺炎:症状较重,有畏寒发热,体温可高达39~40℃。咳嗽,咳痰较剧烈,痰为粘稠胶冻样,可有痰中带血、咳血及胸疼。体检可发现肺部实变症及湿罗音,约半数病人伴有胸腔积液。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多明显升高,白细胞缺乏者则可降低。X线胸片表现不一,可呈双肺弥散性斑点状或小片状阴影,以下肺为主,可融合成大片状影;也可呈肺叶、段分布的实变影。少数病人可有肺脓肿形成。可伴有肺门、纵膈淋巴结肿大和胸腔积液。
(三)、血行播撒型肺念珠菌病:病情危重,除有肺念珠菌病的临床表现外,还常累及胃肠道、肝脏及肾脏等器官。X线胸片表现为双肺多发性数毫米大小的粟粒状影,边界不清,与粟粒性肺结核类似。粟粒性病灶可融合成大小不等的结节影,并可形成小脓肿。预后极差。
支气管肺念珠菌病的诊断有赖于微生物学检查及病理学检查。微生物学检查可取痰液、胸水或肺组织标本作直接涂片、切片和培养。直接涂片镜检简单快捷,标本中发现芽生孢子和大量假菌丝具有诊断价值。念珠菌培养常用沙堡培养基,菌落呈平滑或邹纹状,白色或棕色。留取痰标本前应用1:100的制霉菌素漱口,以减少口咽部念珠菌的污染,并应反复多次送检,阳性结果才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念珠菌血症持续时间短,血培养阳性率低。肺念珠菌病的病理改变缺乏特异性,但在支气管肺活检标本中发现念珠菌侵入组织的证据,则具有确定的诊断意义。免疫学检查如测定血清念珠菌抗体(主要为抗胞壁甘露聚糖抗体),血清甘露聚糖抗原、47kD抗原和热不稳定抗原可能有助于诊断,但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低,临床未广泛使用。测定念珠菌代谢产物如阿拉伯糖和甘露糖的诊断意义尚存在不同意见,有待进一步验证。
[治疗]
支气管肺念珠菌病的治疗首先应去除诱发因素,根据病情的严重性选用抗真菌药。严重感染如血行播撒性念珠菌病及重度免疫缺欠者的感染,应首选两性霉素B或两性霉素B与5-氟胞嘧啶(100~150 mg/kg/d)伍用。用法见本章第一节。为减轻两性霉素B寒战高热的副作用,可在用药的第1~3天并用少量糖皮质激素。对不能耐受两性霉素B者,可选用氟康唑或氟康唑与5-氟胞嘧啶联用。白色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和近平滑念珠菌对氟康唑敏感,而光滑球念珠菌和克柔念珠菌则敏感性较差(表1)。其他抗真菌
表1,不同念珠菌对氟康唑的敏感性
念珠菌 MIC90(mg/ml)
白色念珠菌 0.25
热带念珠菌 1.0
近平滑念珠菌 1.0
平滑球念珠菌 16
克柔念珠菌 32
药如酮康唑及大蒜新素等也可用于轻症的治疗。由于念珠菌是医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菌,故避免滥用广谱抗菌素和免疫抑制剂,减少气管插管等介入性治疗,医务人员在接触病人前后洗手,以及高危患者预防性使用抗真菌药等对防止肺念珠菌病均具有重要作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