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皮肤科专业书籍将感染作为重要的银屑病诱发因素。感染中又以感冒、扁桃体炎、咽喉炎等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最为多见,这类疾病俗称为“感冒”,这就让“感冒容易诱发银屑病”成为很多医者、患者的共识。笔者从中医病因学的角度分析了大量病例,发现这是一个误区,诱发银屑病的不是“感冒”本身,而是对于此类疾病的误治。
上呼吸道感染在中医学中属于外感范畴,治疗应该用解表剂使其“汗出而解”,此即《内经》“善治者治皮毛”之意。然而目前的临床中对此多以联合使用西药消炎和中药清热解毒为主,目的是让症状尽快减轻,只管速效而不顾长效,这就犯了中医理论所说的“引邪深入”和“郁遏邪气”的错误。感冒症状缓解了,却导致了“热”邪壅遏血分的后果。血热壅遏较久则有自发外散的趋势,于是导致了急性点滴型银屑病的发生。这就是“感冒容易诱发银屑病”的真相,其实质是感冒误治诱发了银屑病。
“对这部分患者适当配用辛凉发散药物,祛邪外出,可以提高临床疗效。”(《牛皮癣中医疗法》)该治法的核心为“给邪以出路”,以发散为大法,这是正确的,但用药止于辛凉却并不全面,对于此类银屑病审证求因、辨证论治,如果发现有风寒郁闭的病机存在,使用辛温发散会收到很好的治疗效果。如封某,男,23岁,2010年11月1日初诊。起病原因为“一月前感冒,扁桃体发炎。
诊所让吃阿奇霉素、阿莫西林和感冒药,喉咙疼痛、感冒愈。隔了一周后背上出现小红点,上有皮屑,3天左右全身遍布红点”。这是一个典型的急性进行性点滴型银屑病的病例的初发过程,起疹20天,未经治疗,求诊于笔者。刻下米粒至绿豆大红斑鳞屑皮损遍布全身,瘙痒明显,双手关脉浮滑有力,舌胖而淡,苔薄白,不恶寒。素体躯干汗少,手足心汗多,喝稀粥易出汗。
辨证为卫闭营郁,素有寒饮,治以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处方为:麻黄9克,制附子9,细辛3克,生姜14片,大枣12枚。久煎一次,约150分钟,取药液400ml,分温再服,日1剂。服药后喝热稀粥,希望遍身得微汗,汗出则热邪外泄,斑疹自消。3日后复诊,汗出变多,皮屑减少,瘙痒几无,上方效佳,辛温发散大法不变,参以麻黄加术汤、薏苡附子败酱散、苓桂术甘汤法加减,继服汤药10余剂。停用中药汤剂后以温酒适量送服防风通圣丸,一次1代,日三次善后。2010年12月2日查其舌胖减,皮损几无,出汗均匀,嘱停药,继续注意出汗情况。
“感冒”是日常小病,但是治疗不当就会诱发银屑病。银屑病治疗得法,可望速愈,而继续使用寒凉药物“郁遏邪气”,则会导致疾病的迁延反复,造成“银屑病容易复发”的假象。无论是面对“感冒”还是银屑病,医者和患者都不应该单纯抑制症状,应该谨记“治病必求于本”和“其在皮者汗而发之”的原则,切勿重蹈覆辙。
银屑病诱发因素中感染所占比例很大,而感染中又以感冒、扁桃体炎、咽喉炎等上呼吸道疾病最为多见。这类疾病日常统称为“感冒”,这就让“感冒容易诱发银屑病”成为很多医者的共识。笔者以中医思维分析了大量病例,发现诱发银屑病的是“感冒”误治,而不是其本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