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假体的10~15年生存率约为80%~90%,从而成为目前最为成功的外科治疗方式之一。不同类型的膝关节假体生存率不同,非组装式膝关节假体15年生存率达到98.9%,活动平台膝关节的20年生存率约为99.4%;后交叉韧带替代型假体的11 年生存率超过96.4%;后交叉韧带保留型膝关节假体的10年生存率超过91%。
我国大约在60年代以后逐渐开展人工关节的工作,比国外晚二十年左右。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在近20年内全面开展了人工关节的研制及临床应用,而且随着病人知识水平及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病人数量的大幅增加,我国人工关节已逐步跟上世界人工关节的发展,水平也因国际交流的通畅而迈入国际水平的行列。
近十余年来,不同厂家的国外人工关节产品逐渐进入我国,促进了我国人工关节临床及研究的发展。
目前,我国市场上有多种国产和进口公司生产的人工关节可供选用,一般进口的人工关节在假体材料、假体形状设计、手术定位器械的精确度、关节表面的光洁度、骨水泥的性能以及与骨的接触表面的处理等方面均优于国内产品,但价格昂贵,材料费约2万-4万元间。国产的人工关节价格相对便宜,经20余年的临床使用表明,性能是可靠的。器械及材料固然重要,但成熟的经验及精巧的操作技术仍是手术成功的决定因素。
人工关节所用材料已从早期易磨损的不锈钢发展到生物用陶瓷材料、铝-锆合金材料等。采用这些高性能材料制作的人工关节产品,其硬度、耐磨性、耐冲击性、高温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大大提高,其重量与骨关节更接近,与人体的相容性更好。
我国全膝关节置换术在手术病例的难度、患者经济承受能力上都比发达国家面临更多的困难和挑战。为了获得更好的临床效果,术者应该使操作程序尽早达到规范和熟练;应建立专职康复队伍,以改善临床效果;要重视围手术期的各项处理以减少手术并发症和死亡率。高质量的国产假体和配套器械的开发和推广使用,是我国全膝关节置换术普及和发展的关键。
据国家卫生部统计,随着社会老龄化,骨关节炎呈不断上升趋势。75岁以上人口中,80%患有骨关节炎。
大同地区骨关节炎发病率逐年增高,尤其在农村务农人员,长期从事体力劳动,更是骨关节炎发病重灾区。在农村相对医疗知识贫乏,对骨关节炎的防范和治疗知识认识不足,往往来院就诊时已经是骨关节炎晚期,需要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但由于对膝关节置换术认识不足,惧怕手术或由于不能接受手术费用而放弃治疗,从而丧失劳动力,甚至瘫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