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病理诊断的重要意义
皮肤病种类繁多,总共大约有1000多种皮肤病,是所有医学分科中病种最多的。 任何疾病,要想获得到好的治疗效果,首选就是要诊断明确,皮肤病也不例外。许多人都认为皮肤病难治,实际上诊断不清导致不能针对性的治疗也是原因之一。
皮肤病发于体表,因而对皮肤损害的观察是诊断皮肤疾病的主要手段。以往,这一观察主要是靠肉眼以及用某些辅助方法(如放大镜等)观察皮肤表面皮疹来完成,这也是皮肤科所特有诊断方法,而且占有重要地位。然而,随着病理学的进步,用显微镜进一步观察表面皮肤下组织变化的皮肤病理检查也普遍应用于皮肤科临床,并成为皮肤病学诊断最有价值的方法之一。
现代皮肤科界有这样的说法,不懂皮肤病理的皮肤科医生只能算半个皮肤科医生,说明了皮肤病理对皮肤病正确诊断的重要意义。
哪些皮肤病需要做皮肤病理?
对大多数疾病而言,单纯的肉眼观察很难得到准确可靠的诊断。比如,扁平苔藓是皮肤科最为常见的疾病,发病率很高,但一些不典型的扁平苔藓肉眼很难和神经性皮炎、慢性湿疹、痒疹、皮肤淀粉样变病等相区别,但该病在病理上却具有特征性,不存在诊断上的困难。
又如,天疱疮和类天疱疮肉眼看均为水疱和大疱,但并不能完全确定究竟是那一种病,而这两种病在治疗上还是有很大的差别的,诊断明确与否直接影响疾病的控制和预后。
理论上讲,所有的疾病要得出业内公认的诊断结果,都需要有病理诊断,只有具备了组织病理,诊断才具有准确性和可靠性。一般,以下情况做皮肤病理是必不可少的:
1、皮肤肿瘤及癌前期病变,特别是恶性肿瘤以及在治疗后怀疑有复发倾向的肿瘤。
2、麻风及皮肤结核等肉芽肿性疾病 对各种不同类型的麻风及皮肤结核,在诊断、分类、判断预后及疗效观察等方面均有相当的价值。
3、大疱性皮肤病及血管炎 组织病理学检查有助于诊断及分类。
4、某些具有病原体的皮肤病 如各种深部真菌病、皮肤黑热病、猪囊虫病等通过组织病理学检查可以找到病原体而明确诊断。
5、具有相对特异性组织改变的皮肤病 如结缔组织病,慢性萎缩性肢端皮炎、皮肤淀粉样变、放射性皮炎的组织病理学检查可协助临床诊断。
6、具有一定特异病变的某些皮肤病如银屑病、扁平苔藓等。
7、某些临床诊断不明的疾病 病因不清的皮肤病可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有时能提供诊断线索或能提供某些疾病的病因。
皮肤病理检查的步骤?
1、取材
就是获取患者患病部位的皮肤组织,一般有两种方法,环钻取材法和切除法。
环钻取材法:用合适大小的环钻钻取全部或部分病变组织,可以根据需要选择1.5mm-9mm不同口径环钻。
这种方法损伤很小,愈合快,基本不影响生活和工作。有一些较小的皮损可以直接用这种方法全部去除,比如面部的色素痣,愈合后所留痕迹很小,可达到美容的效果。
切除法:就是用手术刀梭形切取全部或部分病变组织。
2、病理标本的加工制作:
就是将所取病变组织经过固定、脱水、包埋等步骤,最后用切片机切成薄片,然后在经过让染色,制作成可在显微镜下进一步对组织进行观察的石蜡切片。
3、病理诊断:
医生经过对制作好的切片进行观察、分析,得出诊断结果。一部分疾病仅根据切片即可作出诊断,也有一部分疾病需要结合肉眼观察得出诊断,还有的则需要结合各种化验、影像检查得出诊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