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是中老年神经系统常见疾病,最早系统描述该病的是英国的内科医生詹姆斯.帕金森,当时还不知道该病应该归入哪一类疾病,称该病为“震颤麻痹”。这个名称在我国旧的教科书中也是这样的,至今仍有一些非专科医生在使用这个名称。后来,人们对该病进行了更为细致的观察,发现除了震颤外,尚有肌肉僵直、写字越写越小等其它症状,但是四肢的肌肉的力量并没有受损,认为称麻痹并不合适,所以建议将该病命名为“帕金森病”。该病一般在50~65岁开始发病,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加,在整体人群中患病比率为0.1%,50岁以上发病率约为1%,我国大概有200多万人患有这种疾病。资料显示,帕金森氏病发病人群中男性稍高于女性。帕金森病以震颤、僵直、运动迟缓等症状多见。近年来,该病有逐渐年轻化的趋势,美国APDA称年龄小于40岁便开始患病者为青年帕金森病患者。
帕金森病的具体病因仍不清楚。科学研究倾向于与年龄老化、遗传易感性和环境毒素的接触等综合因素有关。
1、年龄老化:
2、环境因素: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发现,帕金森病的患病率存在地区差异,所以人们怀疑环境中可能存在一些有毒的物质,损伤了大脑的神经元。
3、家族遗传性:医学家们在长期的实践中发现帕金森病似乎有家族聚集的倾向,有帕金森病患者的家族其亲属的发病率较正常人群高一些。
4、遗传易感性:尽管帕金森病的发生与老化和环境毒素有关,但是并非所有老年人或暴露与于同一环境的人,甚至同样吸食大量MPTP的人都会出现帕金森病。虽然帕金森病患者也有家族集聚现象,但至今也没有在散发的帕金森病患者中找到明确的致病基因,说明帕金森病的病因是多因素的。
综上所述,任何单一的因素均不能完满的解释帕金森病的病因。多数研究者倾向于帕金森病的病因是上述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即中年以后,对环境毒素易感的个体,在接触到毒素后,因其解毒功能障碍,出现亚临床的黑质损害,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加重,多巴胺能神经元渐进性不断死亡变性,最终失代偿出现帕金森病的临床症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