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镜肺段切除治疗早期小肺癌
“肺癌”是目前世界公认的“癌中之王”。
我们身边罹患癌症的人为什么越来越多?不幸患了癌症又该如何对待?我们何时才能不再谈癌色变……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胸外科任迎春
下面我们看几则消息:
2013年01月10日京华时报消息:根据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发布的《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每分钟就有6人确诊为癌症,肺癌发病率第一,死亡率最高者男女均为肺癌。
2012年05月31日国际在线消息:世界无烟日前夕,中国卫生部发布首个烟草危害健康报告。报告显示,中国有3亿吸烟人口,另有7.4亿不吸烟者遭受二手烟危害,每年因吸烟相关疾病死亡人数超过百万。
2012-2013冬春季节,我国大范围出现雾霾天气,PM2.5成为中国老百姓耳熟能详的新名词,我国著名呼吸疾病专家钟南山指出,雾霾天气直接导致肺癌发生。
2012-10-16求医网:近日,中国肺癌防治联盟对1200名40岁以上,每年吸烟数量400支且肺部有结节肺癌高危人群肿瘤标志物筛查,最后得出的结果是将推广用于肺癌的早期诊断。中国“十二五”医改规划中强调提高医院就诊率及检验水平重要性,预期未来五年,中国市场对测试诊断需求会显著增加。
由于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以及致癌行为的日益盛行,肺癌已成为男性最主要罹患的癌症,发展中国家的女性肺癌死亡率已经达到和官颈癌相似的水平。随着我国工业化速度加快、污染公害事件频发和烟草暴露,肺癌发病率在我国城镇中迅猛增长,过去30年间,我国肺癌死亡率上升了465%,成为上升速度最快的癌症,并且已取代肝癌成为我国首位肿瘤死因,预计2033年全国肺癌1800万 相当于一个大城市的人口总量。
即使在欧美发达国家,只有20-30%肺癌患者有手术切除的机会,70-80%就诊时已属癌症晚期,五年生存率仅15%左右。
为了应对这人类第一杀手,发达国家积极采取肺癌高危人群(40岁以上,每年吸烟数量400支、肺部有结节、既往肿瘤病史、家族肺癌、密切接触石棉、氦等职业)普查,经统计降低肺癌病死率约20%。
从上面第四则消息中看到,我国政府有识人士认识到只有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才能从根本上改善肺癌治疗的困境。
下面让我们看两个病例:
患者1,男,76岁,反复胸闷气紧近两个月,螺旋薄层CT上显示他的左上肺尖后段有一1.0×0.5cm的小结节,影像学特征很符合肺癌表现。由于患慢支肺气肿多年,吸烟严重,肺功能差,不能耐受一般的肺叶切除手术,给临床手术大夫造成了较大的困扰。经积极多学科会诊及缜密术前准备后,成功实施了胸腔镜下左上肺尖后段肺段切除和纵隔淋巴结清扫手术。手术获得成功,最大限度切除肿瘤的同时,最大限度保留健康肺组织、保护肺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的目的。术后经精心护理,患者康复十分迅速,术后五天出院。
患者2,男,54岁,左膝痛半年余,拍胸片发现右下肺结节,螺旋薄层CT显示右下肺后基底段1.0×0.8cm的磨玻璃样结节(GGO),经随访观察1年,磨玻璃样结节略有增长、且出现实体成分,影像学特征很符合支气管肺泡肺癌(BAC)表现。一般情况良好,心肺等脏器功能正常。考虑到支气管肺泡癌低侵袭、少转移、惰性肿瘤特性,行胸腔镜下右下肺后基底段切除,术后恢复快、疼痛轻、无明显并发症发生,术后病理:支气管肺泡癌。
同样的小肺癌我们针对的肺癌患者略有不同,前者行胸腔镜肺段切除是不得已为之,患者高龄、心肺功能差,无法耐受肺叶切除,属妥协性肺段切除。后者患者心肺功能好,完全可以接受肺叶切除。但患者肺癌为支气管肺泡肺癌(BAC):低侵袭、少转移、惰性肿瘤特性,行胸腔镜下右下肺后基底段切除,属意向性肺段切除术,是早期小肺癌个体化微创手术方案。
自1933年Graham为1例肺癌患者成功施行全肺切除后,开始了外科治疗肺癌的时代。而至今外科手术仍是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首选治疗手段,I期和Ⅱ期患者手术治疗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53%~57%和48%~56%。对于符合肺段切除的早期肺癌,NCCN给出的适应证将其局限于外周结节直径≤2 cm,即UICC2009版的肺癌TNM分期体系中为T1aNOM0期的肺癌。此期肺癌患者经胸腔镜肺段切除后5年生存率可以提高到令人欣喜的88%~96%!
肺癌早期诊断:
由于医学的进步及对肺癌生物学、遗传学等认识的提高,新诊治手段的出现,民众健康保健意识的提高,尤其随着螺旋高清CT的普遍应用,目前越来越多的早期肺部孤立性肺结节(SPNs)被检出,在临床工作中接触到的早期肺癌患者越来越多。
早期肺癌的治疗:
一直以来肺叶切除是治疗肺癌的金标准。现在对肺癌的整体认识、解剖构造、病人选择、治疗指南甚至手术的技术等,都远远超过了任何以往。对肺癌的细胞亚型、解剖结构、淋巴结扩散的可能几率、手术解剖的切面都跟以前不一样,之后还有辅助治疗,大量国内外文献证明肺段切除早期非侵袭肺癌有可能取代肺叶切除。在手术标准要求越来越精致、创口越来越微创的今天,肺段切除的广泛应用指日可待,身为肺癌微创外科医师不可不俱备这样的学识与技术。
另一方面,文献报道约1/3肺癌患者年龄大于70岁,由于我国的老龄化趋势日渐明显,高龄支气管肺癌的患者数量也逐渐增多。这些患者往往合并一种或多种全身疾病,最常见的是肺部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甚至肺源性心脏病。传统的肺叶切除会大幅增加术后并发症、病死率,而胸腔镜肺段切除使这部分患者得到及时治疗。
常见问题解答:
什么是肺段切除,理论依据又是什么?
早期肺癌行肺段切除术的理论依据肺段切除的解剖基础: 肺段支气管是肺叶支气管的分支,每一肺段支气管及其分支和它所属的肺组织共同构成支气管肺段(简称肺段)。右肺可分为10段,左肺可分为8段。肺段呈楔形,底在肺表面,尖在肺根。每一肺段都有自己的动脉和支气管。相邻两个肺段共用一条静脉。由于每一肺段有相对独立的血液供应循环体系和独立的支气管分支,使它们在解剖学上可以作为相对独立的功能单位。通过解剖分离肺段支气管、肺动脉,并切除相应的肺组织在解剖手术学上可行。文献报道,每一肺段容积约为0.3L,每一肺叶有2-5个肺段,理论上肺段切除可以保留0.6L-1.2L容积的肺组织。更大的意义是,使肺癌患者保留了再次手术及双肺多发结节、病变的手术机会。
哪些肺癌患者可以接受胸腔镜肺段切除手术?
肺段切除的适应症可以分为两个层面:第一,疾病因素:1、早期周边型肺癌或肺部毛玻璃病变无法排除为肺癌者;2、良性中央型病灶;3、转移性肺癌,偏中央型;4、多发性早期肺癌或毛玻璃病灶,非实质化病灶。第二,患者因素:1、肺功能不佳,无法接受肺叶切除者;2、希望保留较佳肺功能患者。*患者必须要满足以下条件:①如为肺癌,病灶小于2公分;②病灶位置必须在要切除的肺段内,切缘必须为阴性,距离肿瘤有一定安全距离;③肺段动静脉及支气管分离截断确实;④肺段支气管旁淋巴结清除仍然需要仔细执行。
胸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胸有哪些优势呢?
20世纪90年代,胸外科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情是广泛开展电视胸腔镜微创手术。胸腔镜下肺手术视野更清晰,显露角度充分,可减少对血管和肺组织的损伤,有利于减少术后房颤、肺漏气、肺部感染,有助于患者术后主动地咳嗽排痰,术后患者能更早的康复,缩短其住院时间。
胸腔镜肺段切除术难度大吗?危险吗?肺部其他疾病可以做肺段切除吗?
全腔镜肺段切除手术的难度较大:1、肺段只是指解剖意义上的结构存在,实际上肺段无明细分界(无胸膜包绕),是需要术者以段间静脉为界、血管相对少的肺组织平面创造的、;2、肺动静脉、支气管变异多,意味着每一例胸腔镜肺段切除手术的入路,切除范围需个体化设计。
手术对操作医生的要求较高:具备先进技术(外科手术技巧、肺解剖、影像学检查的精深解读及三者结合)方可完成肺段、扩大肺段、超肺段(肺亚段)切除治疗早期肺癌。
还有,部分良性肺部疾病如炎性假瘤、错构瘤、结核球、肺囊肿、支气管扩张、慢些真菌感染、支气管腺瘤、硬化性血管瘤、肺内型肺隔离症、先天性囊性腺瘤样畸形、先天性肺段支气管闭锁等不宜行肺叶切除,以肺段切除为宜。
研究表明,由于胸腔镜肺段切除微创、痛苦小、恢复快,较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术后并发症相当,较传统开胸手术减少1/3,是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
怎样做才能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肺癌?
定期健康查体,1-2次/年;
戒烟
如是高危人群:40岁以上,每年吸烟数量400支、肺部有结节、既往肿瘤病史、慢阻肺病史、咯血、家族性肺癌史、密切接触石棉、氦等职业,需定期CT检查(1次/3-6月),随访2年,如肺部小结节增大,或实体成分增加应尽早手术。
总之,根据不同分期肺癌采用不同手术,明确诊断治疗,是每一个肺癌患者个性化需求。
全胸腔镜(VATS)肺段切除手术成为目前肺癌手术中最为微创的术式之一,由于适应证严格,对术者的要求较高,尚未获广泛推广。近年来,随着VATS肺段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经验的累积,其优势也逐渐显现,使广大早期肺癌患者得到个性化、微创治疗,提高5年生存率及提高生存质量、保留再次肺部手术机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