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季过敏性鼻炎是鼻腔的一种过敏性炎症,常见症状有:鼻痒、喷嚏、流清涕、鼻堵等。鼻粘膜分泌的清亮粘液,引起的后鼻滴液,常引起咳嗽,失嗅也多见,偶尔还会有味觉减退,影响食欲。过敏性鼻炎症状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以致整个机体的健康状况,还可能会发展成过敏性哮喘。
某些患者当迁移至气候、地理条件不同的另一地区时由于植物种类的差异可不发病,但过若干年后也可能由于当地某种花粉反复致敏而再度发病。
所以一定要认清季节性过敏性鼻炎症状:
1、发病有显著季节性是季节性鼻炎的临床特点患者每到花粉播散季节便开始发病。
2、发病时可有眼痒,结膜充血严重者水肿,以致误诊为常见的结膜炎。
3、患者每日鼻痒、喷嚏阵阵每次常连续数个之多。每日鼻塞,伴有大量水样鼻涕。
4、鼻痒难忍,不得不经常挤眼揉鼻,待花期一过,多数病人不治而愈。
常年性过敏性鼻炎,为一年四季均发病,发病机理同季节性过敏性鼻炎。
根据医学观测结果,过敏性鼻炎未及时治疗会造成鼻窦炎、中耳炎、鼻息肉、支气管哮喘等并发症。
常见的过敏性鼻炎并发症有:
1、支气管哮喘:是过敏性鼻炎最常见的并发症,鼻腔的病症导致其病毒防御功能失效,侵袭支气管乃至腹部。
2、变应性鼻窦炎:由于窦口粘膜水肿,导致鼻塞引流不通畅,且窦腔内渐生负压,此时患者多有头痛,如伴有感染,可有变应性鼻窦炎产生。
3、分泌性中耳炎:咽喉受累进而发生水肿,使咽口狭窄、阻塞,造成鼓室负压,中耳渗出性液体产生。
4、过敏性咽喉炎:患者也可出现咽喉发痒、咳嗽、或有轻度声嘶,严重者可出现会厌、声带粘膜水肿导致呼吸困难。
5、鼻息肉:反复鼻腔粘膜充血水肿致鼻息肉形成,阻塞鼻腔引起通气障碍,需手术切除方可完全治愈。
6、嗅觉障碍:鼻粘膜水肿或鼻腔感染伤及嗅神经。
过敏性鼻炎无论是季节性还是常年性的确实是一种难以治愈的疾病。因为它是一种免疫系统紊乱导致的变态反应性疾病。换言之,这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并不是单纯的鼻子的问题。故此理论上讲局部的手术不可能保证解决问题。春、秋季过敏性鼻炎季节过后可不治自愈,而常年性过敏性鼻炎则需要相应的治疗。
目前疗法:
1、药物:
药物治疗一般用口服药:氯雷他定(开瑞坦)、西替利嗪、咪唑斯汀(皿治林)、孟鲁司特钠(顺尔宁)等药物;喷鼻剂:倍氯米松(伯克纳)、布地奈德(雷诺考特)、糠酸莫米松(内舒拿)、氟替卡松(辅舒良)、氮卓斯汀(开赛平)等等。可选择的药物很多。总有患者问我们哪一种药物效果好,也总有不少人抱怨某某药物没有效果。根据经验,上述药物都有治疗效果,具体疗效因人而异(医学术语叫“个体差异”),所以究竟哪一种药对你来讲最好?这个问题还要你自己使用过以后来回答。
从统计学角度这些药物作用是差不多的。用药的原则:症状严重时可以口服加喷鼻,症状控制满意时可以单用喷鼻剂。应注意用药的持续性,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否则什么药物效果也不会太好。没有症状也应该持续用一段时间。
还有一种药物疗法:长效激素肌注。常用的有康宁克通(曲安奈德)、得宝松(倍他米松),最近很多人想来打这个针,有些是以前打过觉得很好,也有听别人介绍的。这个都是糖皮质激素,注射后确实很有效,但是不能长期打这个,现在并不是首选用药。
2、免疫疗法:
又叫脱敏疗法。老百姓俗称“打疫苗”。就是低浓度的过敏原制剂,定期连续不断的注射到体内,最后把你体内的抗体都消耗掉了(抗体封闭)。这个疗法理论上很有效,但实际上因各种原因难以接受(比如疗程过长,频繁注射不方便、患者不能耐受注射等等)。这方面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搞得比较早,有兴趣可以去咨询一下。
3、手术疗法:
完全针对过敏性鼻炎的手术治疗并不是临床首选。
药物治疗安全、方便、经济,并且可重复、可逆。一般80%的患者是有效的。疗效不好的原因除了少部分人确实对药物不敏感以外,大部分都是没有积极寻求对自己真正有效的药物或者没有很好的坚持用药。反之,如果有鼻息肉、鼻窦炎、鼻中隔偏曲、下鼻甲肥厚(骨性肥大)这些问题的,应该考虑综合治疗(手术+药物),有时会起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