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泌性中耳炎(secretoryotitismedia)是以鼓室积液及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中耳积液可为浆液性漏出液或渗出液,亦可为粘液。本病命名尚不统一,有称为渗出性中耳炎、卡他性中耳炎、浆液性中耳炎,浆液-粘液性中耳炎、非化脓性中耳炎。中耳积涂粘稠呈胶状者,称胶耳(glueear)。
分泌性中耳炎的原因:
1、咽鼓管阻塞或功能不良:为本病发生的基础,如腺样体肥大、肥厚性鼻炎、鼻咽部肿瘤、鼻咽填塞等。
2、感染:上呼吸道感染,除使咽鼓管功能不良外,轻型感染也可侵入中耳,由于在中耳的积液中找到了细菌和病毒,所以认为分泌性中耳炎是中耳的一种轻型或低毒性的细菌感染。。
3、免疫反应:由于近年来中耳积液的细菌培养阳性率较高,并从积液中检出了细菌的特异性抗体,提示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是Ⅲ型变态反应所致的中耳粘膜的损害。
4、其他:如腭裂、鼻咽癌放疗后、潜水、高空飞行等,据杂志报道,父母抽烟的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发病率较高,这是因为香烟、烟尘直接对中耳的咽鼓管粘膜作用,引起感染,因此希望家长朋友不要在孩子面前吸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