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对个人秉赋与情感障碍之间关系的讨论由来已久。而比较心境障碍患者与健康人气质与性格特征的研究结果间存在较大差异。
近期发表于《情感障碍杂志》的一项研究,研究人员使用气质与性格量表(TCI:人格-精神病理学联系的维度模型)对101名双相 I 型障碍(BP-I)患者、96名双相 II 型障碍(BP-II)患者、123名重性抑郁障碍(MDD)患者及125名健康个体(HS)进行评估。
受过专业培训的精神科医生基于结构化诊断访谈,使用DSM-IV诊断标准((A.P.A., 1994)对参与者当前及终身诊断、病程、精神共病情况进行诊断与评估。
TCI可从七个维度评估人格,包括四种气质维度:猎奇性(novelty seeking)、避害性(harm avoidance)、趋奖性(reward dependence)及有恒性(persistence),以及三种人格维度:自主能力(self-directedness)、合作性(cooperativeness)及自我超越(self-transcendence)。
分析发现,BP-II患者与MDD患者中避害性较高(对厌恶刺激信号反应强烈,从而导致谨慎、抑制性及忧虑行为的倾向),但BP-I中没有。
BP-I患者的自我超越能力较强(自我超越:在形成个人生活叙事时,可生动具体的回忆过去和想象未来的能力,以及体验与自然统一及形成精神价值的能力)。
分析模型表明,与MDD或BP-II患者相比,健康参与者的自主能力(为达到个人目标,对处境做出调整和适应行为的能力)较高。
TCI维度与症状严重度(HAM-D和YMRS总体得分)间无明显相关性。
CI维度与当前抑郁发作严重度间无相关性。
相反,避害性与终身抑郁发作总体负担间呈正相关。
该研究的局限性在于横截面设计与样本异质性。总之,该研究结果支持MDD患者与BP-II型患者有相似的气质与性格特征的观点,且两者均以高避害性及低自主能力为特点。与此相反,BP-I型患者仅表现高自我超越能力,避害性或自主能力方面趋于正常。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