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睾丸生殖细胞肿瘤病人的随访国内尚无大规模的统计数据,参考欧美相关资料就随访相关因素归纳总结如下。
随访的目的:①发现复发的病灶:资料表明50%复发的TGCTs患者仍可治愈,主要取决于复发形式和分期。晚期复发(完全缓解2年后复发)的患者,对化疗耐药性较高,预后差。研究表明,通过监测血清肿瘤标志物以及影像学检查可以较好的监测TGCTs的复发。CT扫描的密度以8~10mm较好,否则易出现假阴性结果。血清肿瘤标志物(AFP和/或HCG)在大约2/3的非精原细胞瘤复发患者以及约1/3的精原细胞瘤复发患者中会升高。LDH是预测肿瘤转移的重要指标,但用于预测复发还有争议。由于一些复发患者的肿瘤标志物并不升高,因此临床体检和影像学的随访亦非常重要。②发现第二原发肿瘤病灶:目前关于对侧睾丸原发肿瘤的监测还缺乏特异性的监测指标。危险因素有:睾丸下降不全、不育症、睾丸萎缩、睾丸微小结石、发病年龄轻等。一般不推荐做对侧睾丸活检,但由于睾丸萎缩是第二原发病灶的主要危险因素,所以建议当睾丸体积小于12ml时可作对侧睾丸活检(化疗前或化疗结束2年后)。③监测化疗或/和放疗的毒副作用:睾丸肿瘤患者放化疗后的远期危险因素主要有心血管疾病、继发肿瘤以及感觉神经障碍等。④监测远期心理健康:由于睾丸肿瘤的治疗可能会对性功能有影响,随访可帮助这些患者重建信心。⑤监测放射反应。
随访原则上包括临床体格检查、血清肿瘤标志物和影像学检查,第三项由于各国的情况不同而有所变化。总的原则是有效经济而且对人体的副作用小。胸部CT检查由于价格昂贵、射线高于胸片约400倍,而胸片对25px以上的肺部病灶效果又很可靠,所以胸部随访首先推荐胸片检查。腹部、盆腔随访仍然推荐CT检查。PET-CT虽然对肿块分类的准确性(约为56%)高于CT(约为42%),然而灵敏度较低且费用高,一般不予推荐。随访的时间应和肿瘤复发的最大风险及肿瘤本身的自然特性相一致,检查应该对肿瘤复发有很好的指导性,并且具有较好的阴性和阳性预测值。由于大多数肿瘤在治疗后2年内复发,应密切监测。2年后复发者也有报道,因此对于该类患者也应每年随访。此外治疗的效果和病灶的大小相关,所以对无症状肿瘤患者也应进行详细检查。同时对于化放疗后的并发症也需密切观察。
(一)Ⅰ期精原细胞瘤的随访
大约75%的精原细胞瘤为Ⅰ期病变,15%~20%患者腹膜后有淋巴结影像表现,5%患者有远处转移。复发率波动于1%~20%,主要取决于根治性睾丸切除术后治疗的选择。睾丸网膜的侵犯、瘤体大于100px、年龄小于30岁以及病理分期T2以上等也是危险因素。资料统计显示,如无危险因素,则复发的危险概率为12%;存在1个因素,复发危险概率为15%;存在2个因素,复发危险概率为30%。2年内复发率为15.2%~19.3%,2年后复发较少,但也有报道6年后复发的。复发的部位依次为腹主动脉旁淋巴结、纵隔、锁骨上淋巴结以及肺。仅有30%的精原细胞瘤患者复发时有肿瘤标志物阳性反应。80%的Ⅰ期精原细胞瘤病人单纯行根治性睾丸切除术后即可达到治愈,而另外20%的患者将从术后辅助治疗中受益。根治性睾丸切除术后的治疗有监测、腹膜后放疗和辅助化疗,放疗和化疗均很敏感,生存率可达99%,每种治疗的费用和副作用各异。大约只有30%的精原细胞瘤患者表现为HCG升高,所以随访时完全依靠血清肿瘤标志物并不可靠。
1、Ⅰ期精原细胞瘤放疗后随访 统计显示,术后配合辅助放疗的治愈率可达到97%~100%,2~6年的复发率为0.25%~1%。虽然也有晚期复发的报道,但复发最常见于治疗后的18个月内。复发部位主要在横膈上淋巴结、纵隔、肺或骨。少数患者肿瘤会在腹股沟、髂外淋巴结复发。
放疗的副作用包括生精能力减弱、胃肠道症状(消化性溃疡)和继发性肿瘤。50%患者可出现中等度的毒性反应。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放疗后2年内应每3个月临床体检及肿瘤标志物监测,第3年每半年复查一次,以后每年一次直至5年随访结束。每年复查盆腔CT一次(如有临床指征,则根据需求检查),第5年结束随访前再复查。胸片复查3年内应每年二次,以后每年一次直至随访结束。
2、Ⅰ期精原细胞瘤化疗后随访(表6) Ⅰ期精原细胞瘤术后行辅助化疗的复发率较低,一组长期随访报告表明,复发率约为3%。另一组5年的随访报道显示复发率为6.1%,其中80%的复发发生在腹部,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放疗的患者则很少有腹部复发。鉴于辅助化疗后,仍有发生腹膜后迟发缓慢生长的畸胎瘤的风险,故仍需行腹部CT检查。因此,推荐化疗后3年内每年复查胸片2次,5年随访结束前再检查。第一年腹部CT检查2次,以后每年检查一次,如有阴囊侵犯或盆腔手术史,需做盆腔CT检查。临床检查和肿瘤标志物检查的时间为化疗后1个月, 2年内每3个月复查一次,第3年每6个月复查一次,以后每年一次,直至5年随访结束。也有人认为随访应持续到10年。
(二)Ⅰ期非精原细胞瘤术后的随访(表7)
大量的研究显示根治性睾丸切除术后临床Ⅰ期NSGCT患者的复发率为30%,其中约80%在随访的12个月内复发,有12%的患者在第2年复发,在第3年复发的比例为6%,复发率在第4年和第5年降至1%,偶尔也有在更长时间后复发的报道。35%的患者在复发时血清肿瘤标志物正常,约20%的患者复发的病灶位于腹膜后,10%左右位于纵隔和肺。
治疗措施的选择:①密切监测,②保留神经的腹膜后淋巴清扫术,③辅助化疗。随访日程表因选择的治疗措施不同而不同。
(1)术后监测患者的随访:如果患者愿意并且服从监测,可以进行长期随访(至少5年)。在密切监测的措施下,30%患者可能复发,复发大多发生在2年内,有报道19%的患者出现胸部复发灶,并且胸片呈阳性改变。因此,胸部CT扫描仅在有必要时检查,推荐进行胸片复查。随访推荐术后2年内尤其是第一年需密切监测。第一年每3个月进行临床体检、瘤标和胸片检查。有研究表明,一年2次CT检查和5次CT检查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因此,推荐第一年每6个月做腹部盆腔CT检查。
(2)术后化疗患者的随访:研究显示辅助化疗效果较好,复发率约为3%~4%,大多数发生在2年内,且有发生腹膜后畸胎瘤的报道,因此推荐化疗后2年内做腹部CT检查,2年后在有必要时检查。
(3)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后患者的随访(表8):RPLND后腹膜后复发的患者较少,如果复发,一般发生在胸部、颈部和手术切缘。无淋巴转移的病例,复发率在10%~13%,大多发生在第一年,因此,术后第一年需每3个月复查胸片。此外,RPLND后腹膜后复发率低的前提是精准而完全的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推荐术后2内做腹部盆腔CT检查。
(三)Ⅱa/Ⅱb期进展(转移)性生殖细胞肿瘤的随访
进展(转移)性生殖细胞肿瘤病灶的范围和对治疗的反应与生存率相关。通常情况下N分期越高,则越容易复发,原发肿瘤的体积也影响NSGCT患者治疗的结果。在Ⅱ期NSGCT患者中,不管采取什么治疗方法,若复发能及早发现,仍可以达到97%的存活率。化放疗在大多数病人中能达到较好的疗效。以顺铂为基础的联合化疗及手术可以达到65%~85%的治愈率,主要取决于最初的病灶范围。化疗完全敏感的患者大约为50%~60%,另外20%~30%患者化疗后再经过手术治疗仍可以达到无疾病状态。进展性NSGCT患者治疗失败的原因主要有:大体积病灶对化疗完全不敏感或是化疗后没有清除残余畸胎瘤,另有约8.2%的患者发生了化疗耐药。
Ⅱa/Ⅱb期进展性生殖细胞肿瘤化放疗后随访策略:临床检查、肿瘤标志物和胸片的检查时间推荐治疗后3年内每3个月复查一次,以后每半年复查一次,直至5年,以后每年一次。腹部盆腔CT扫描仍推荐每年2次检查。
(四)Ⅱc-Ⅲ期进展(转移)性生殖细胞肿瘤的随访
患者在化放疗后常有肿瘤残留,通过外科手术很难去除,如果肿块大于75px,PET-CT诊断价值较高。建议每半年作CT检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