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的心理咨询理念当中,人们很习惯地认为,谁有心理问题,谁去寻求咨询,谁就是心理咨询的求助者,其实。这种理念的局限性很大:只有当事人的心理问题不很严重,还不至于影响到自知力和责任感的时候,才会主动寻求咨询,事实上,很多比较持久、复杂、严重的心理问题早已影响了当事人的自知力和责任感,当事人要么是认识不到自己的问题,要么是碍于面子不愿意承认自己存在心理问题,或者是认为所有问题都是别人造成的,自己根本不愿意承担问题的责任,不但自己不会主动寻求咨询,即便家人要求他去咨询,他也不会积极配合,甚至是断然拒绝,愤怒对抗。
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必须调整心理咨询的基本理念:心理咨询不是只盯着谁有心理问题,而是更加注重谁身上有有更多的心理健康资源:谁愿意为了其他家庭成员的问题积极承担责任,谁愿意为了其他家庭成员的问题付出更多努力,谁愿意了其他家庭成员的问题虚心求助于心理咨询,谁愿意为了其他家庭成员的问题真心诚意地反省自身、做出积极改变,那么,这个人就是心理健康资源的拥有者,也就是心理咨询的求助者。资源取向的心理咨询师会和求助者一起探讨帮助其他家庭成员的具体方案、方法、技术和技巧,通过求助者的不断努力,修通家庭内部情感沟通的渠道,从而帮助到存在心理问题成员。所以,这种资源取向的心理咨询也叫间接心理咨询,或者叫做系统心理咨询。也就是说,心理咨询的求助者不再是存在心理问题的人,而是为了其他家庭成员的心理问题付出自己的积极努力,促进家庭走向健康和谐的功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