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前病变及其防治对策
一、什么是胃癌前病变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胃癌前兆可分为癌前状态和癌前病变,胃癌前状态是临床概念,指一些发生胃癌可能性较大的疾病,如萎缩性胃炎、慢性胃溃疡、胃息肉、残胃、巨大肥厚性胃炎等;胃癌前病变是一个组织病理学概念,是指一些容易转化为胃癌的胃黏膜病理改变,主要指不典型增生、肠上皮化生,特别是重度异型增生、大肠上皮化生、结肠上皮化生者发生癌变的概率更高。
临床症状无特异性。就胃前病变而言,没有特异性的临床表现。比较多见的症状只是上腹部不适,且病程已经较长。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和/或不典型增生的患者以上腹部胀满者较多见,伴恶性贫血者面色苍白,呈贫血貌;胃溃疡伴肠化生和/或不典型增生者常有较明显的反酸,空腹不适;残胃炎伴有肠化生和/或不典型增生者有胃大切病史,且绝大多数都有反黄绿苦水等胆汁反流的症状。因此,临床必须经胃镜取活检,经病理检查才能确认。
二、预防对策
胃癌前病变有一个渐进的过程,一般地说,它都是在急性浅表性胃炎的时候未得到及时有效而又彻底的治疗才发展而成的。
慢性浅表性胃炎→浅表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萎缩性胃炎伴不典型增生→胃癌
慢性浅表性胃炎→疣状胃炎→疣状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疣状胃炎伴不典型增生→胃癌。
慢性浅表性胃炎→胃溃疡→胃溃疡伴肠上皮化生→胃溃疡伴不典型增生→胃癌
胃毕Ⅱ氏术后幽门缺失→残胃炎→残胃炎伴肠上皮化生→残胃炎伴不典型增生→胃癌
因此,平时应注意胃的保健,防止胃病的产生,既病之后,进行及时彻底的治疗,防止进一步加重是关键。具体保健措施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饮食平时要避免服用对胃粘膜有强烈刺激的饮食。如浓茶、烈酒、辛辣饮食。进食时要充分咀嚼,慢嚼细玻乐勾植谑澄锼鹕宋刚衬ぃ灰溲滩⒎乐刮盅蹋员苊廨尾菟嶂苯铀鹕宋刚衬
2、禁忌的药物人生在世,可能同时患有多种疾病,要注意在选择用药治疗其他疾病时,慢性胃炎患者要避免服用下列药物,以免加重病情。
①水杨酸类如阿司匹林、水杨酸钠;
②苯胺类如扑热息痛、非那西丁;
③比唑酮类如保泰松、氨基比林;
④其他抗炎有机酸如消炎痛、布洛芬等;
⑤抗生素类如四环素等;
⑥糖皮质激素如强的松、地塞米松、可的松等。
3、调整好心情,设法减轻压力因为人体的所有器官都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支配。生活规律化,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防止睡眠不足,放松心态,避免过分担心出现焦虑,以增强免疫力。当然若满不在乎,贻误治疗时机也是错误的。
4、及时发现并杀灭幽门螺旋杆菌建议每次查胃镜都要检查病理和幽门螺杆菌,因为它是慢性胃炎、胃溃疡等疾病发生和反复难愈的重要病因之一。如果内镜医师在胃镜报告单上没有提到幽门螺杆菌检查结果,有可能是没做这个检查,应提请检查幽门螺杆菌。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时,一般三联或四联用药两周即可杀灭。根据病情,胃镜和病理应该3个月至半年查一次。
三、中医药治疗胃癌前病变的现状
中医药对胃癌前病变的治疗作用日益显现,有较好的疗效。中医认为:气虚血瘀是胃癌前病变的病理基础,脾胃气虚为其本,胃络血瘀蕴毒为其标。主张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辩证论治与辨病论治相结合。治疗总以健脾益气、活血化瘀,理气散结、清热化湿、解毒抗癌等复法复方治疗。
积极治疗导致胃癌前病变的基础胃病,由于其基础病(如萎缩性胃炎、疣状胃炎、胃溃疡、残胃炎)及患者的个体差异,证型也常有很大差别。以扶正祛邪,标本兼治为原则。扶正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抗癌能力,以胃体为主的萎缩性胃炎伴有恶性盆者最为直观;祛邪是为了改善和消除胃内的致癌环境,如萎缩性胃炎的胃酸减少,胃溃疡的胃酸分泌增多,残胃炎的胆汁反流,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胃动力减弱,排空延迟等;减轻或消除已经出现的胃粘膜肠化生和不典型增生,使其不向胃癌发展,抑制细胞分化增殖,防止细胞突变等。
常用的益气健脾药有党参、黄芪、白术、灵芝、红景天、茯苓、山药、扁豆、薏米等;
常用的活血化瘀药有丹参、桃仁、红花、当归、川芎、三棱、莪术、三七等;
常用的理气散结药有:柴胡、枳壳、佛手、香附、香橼、半夏、山慈姑、浙贝母;
常用的解毒抗癌药有:白花蛇舌草、半枝莲、藤梨根、白英、蛇六谷等。
四个月为一个疗程。重新复查胃镜和病理。
四、重度肠化生和异型增生应及时手术治疗
重度肠化生和重度异型增生是较危险的癌前病变,应予高度重视。对轻中度肠化生和异型增生中药有较好的疗效,应及时认真治疗。凡发现重度肠化生或异型增生,为谨慎起见,经再次活检或另一位病理医师证实,则宜予预防性手术,目前多采用内镜下胃黏膜切除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