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行乳腺癌根治术后5年,因左侧卵巢囊肿行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术后1年。1995年10月,在前两次手术治疗所在地的北京某医院,做定期体检复查时发现:胆囊后壁有一个直径为0.3cm的强回声光团,后方不伴声影,不随体位移动。诊为胆囊息肉。医嘱待其长大到直径1cm以上时手术治疗。
1996年4月中旬彩超复查时,发现原胆囊息肉已长到直径0.6cm,因息肉增大较快,患者疑虑重重,惧怕再动手术,前来就诊。
现症:两胁胀满,右胁隐痛,精神抑郁,频频叹息,舌质黯红,苔白有根,脉象弦缓。于是诊为胁痛。
药用:
柴胡、赤白芍、生地、当归、川芎、桃仁、红花、枳壳各12g,乌梅、僵蚕各15g,莪术、生牡蛎各30g,炙甘草6g。每天1付,服14付后胁部胀满及隐痛感消失,精神明显好转,舌苔渐化。原方当归加到20g,炙甘草加到10g,又连服49剂后,先后在我院和原北京手术医院复查,都确认,原胆囊息肉已经消失。
按胆囊息肉是胆囊粘膜各种良性隆起的总称,现代医学主张手术治疗。本例胆囊息肉虽然未能确定其类型,且直径未达1.0cm,但其生长较快,有自觉症状,再联想到患者的两次肿瘤手术病史,胆囊摘除术就成了早晚势在必行的治疗方案。
祖国医学认为:无论其为何种类型,胆囊息肉总属痰瘀瘀阻于胆,以致气血运行涩滞,痰瘀堆积日久而生成的赘肉,与腐肉相类。患者连续遭受两次大型手术打击,仍有顽疾在身,精神抑郁,气机不畅,更兼痰瘀阻滞,致使肝胆失于疏泄,故胁部胀满疼痛。所用之方是血府逐瘀汤加减。方中所含四逆散疏利肝胆,调畅气机,桃红四物汤和莪术养血活血,化瘀散结;生牡蛎、僵蚕软坚化痰;乌梅引药入肝胆,《本经》谓其能“蚀恶肉”。全方疏利肝胆,化瘀除痰,软坚散结。舌苔化后,加大了当归和甘草的用量,用以养血护正,使虽久服祛邪之剂而不致伤害正气,终使顽疾得以治愈,免去了手术之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