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常发生骨、脑、肺和肝、肾上腺转移,转移意味着较短的生存期。但不同的转移部位对生存期有影响吗?
为了明确肺癌的常见转移部位和对生存期的影响,瑞典隆德大学的M Riihimäki教授等采用一种新的以人口为基础的方法,从死亡证明和全国入院数据来研究肺癌患者的转移途径。结果发现肺癌的转移部位和生存期受性别,组织学亚型和确诊年龄的影响。肝和骨转移的预后比神经系统转移的预后更差。
该研究共统计了从2002-2010年基于强制报告的瑞典全国癌症登记确诊为肺癌的死亡患者17431例。对确诊年龄、性别、组织学亚型对转移扩散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通过组织学和转移部位对肺癌远处转移的生存期进行评估。
研究发现,肺癌最常发生转移的部位是神经系统、骨、肝、呼吸系统和肾上腺。小细胞肺癌最常发生肝脏(35%)和中枢神经系统(47%)转移。腺癌最常发生骨(39%)和呼吸系统(22%)转移。妇女(43%对35%)和较年轻的患者更常发生神经系统转移。
上述结果显示,肺癌的转移模式取决于组织学分型、性别、确诊肺癌的年龄。鳞状细胞癌患者比其他组织学亚型更少发生转移。小细胞肺癌更易发生肝脏和神经系统转移,而腺癌患者更易发生骨和呼吸系统转移。确诊年龄较轻除了易于发生呼吸器官和肝脏转移外且增加转移的机会。
女性更易发生神经系统转移。发生肝脏和骨转移的肺癌生存期较短,而发生神经系统转移的生存期较长。总之,该研究建议更多地关注特定转移部位的患者及鼓励对转移机制进行研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