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定义分类
结构性心脏病(Structural Heart Disease,SHD)是近几年才提出的新的概念。2005年,德国法兰克福的Horst.Sievert教授首先提出“Structural HeartDisease”即“结构性心脏病”这一术语。结构性心脏病是指任何心脏结构的异常,任何与心脏和大血管结构有关的疾病。结构性心脏病分为狭义的结构性心脏病及广义的结构性心脏病。
广义的结构性心脏病是指除原发心电疾患(某些电生理异常而发生的VT,VF)和循环疾病(部分高血压,稳定性心绞痛,ACS)以外,任何心脏结构的异常,任何与心脏和大血管结构有关的疾病。而狭义的结构性心脏病是指解剖异常引起心脏结构的改变所造成心脏的病理生理变化。
包括:
(1)先天性心脏病异常[室间隔缺损(VSD),房间隔缺损(ASD),动脉导管未闭(PDA)等]。
(2)瓣膜病(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肺动脉瓣等)。
(3)心肌病(肥厚性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致心律失常型右室心肌病等)。
(4)心肌梗塞后室间隔穿孔,室壁瘤,疤痕心肌等。
2、治疗现状
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经历了漫长的探索过程,众多有识之士为这一领域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随着介入治疗领域许多新的手段与方法的不断涌现,结构性心脏病的主要四类疾病的介入治疗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3、理念更新
镶嵌治疗(hybridprocedure)是近年在复杂先心病领域提出的一种新治疗方向。主要指利用介入治疗和传统外科治疗手段,拓宽先心病的治疗指征,使难治或过去不可治的复杂先心病成为可治疾病,提高手术效果。镶嵌治疗的本质是利用外科和介入治疗各自的优势,共同完成结构性心脏病治疗,减少创伤和并发症,最终提高结构性心脏病的总体疗效和成功率。
既往复杂结构性心脏病均只能依靠外科手术治疗,但外科手术危险性大,不少疾病还需要二次手术甚至多次手术。随着介入技术的进步,许多既往需要外科手术方式解决甚至外科手术方式也非常难易处理的畸形,目前却可以通过介入方式部分甚是全部解决。
镶嵌治疗主要有球囊房间隔造口术,左心发育不良的介入治疗,瓣膜病或血管腔内球囊成形及支架植入术、侧支血管栓塞术和残余分流介入封堵术,小于1岁幼儿的肌部VSD经胸壁介入等疾病。其作用是缓解重症复杂先心病患者危重病情,为进一步手术赢得时间;使某些手术过程简化,降低手术难度,降低手术并发症,提高成功率;达到生理的矫正目的;减少病人再次手术的痛苦,处理外科手术后并发症。
许多复杂先天性心脏畸形能通过介入方式部分或者全部解决,使得镶嵌治疗成为复杂先心病越来越重要的治疗方式之一。
4、材料更新
目前,临床使用的封堵器材均为镍钛合金制作,其缺点是植入之后可能出现异物反应等并发症,而且永久阻断了房间隔径路,使得今后无法进行需要以房间隔作为通路的介入治疗如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和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等。近来国外利用组织工程的方法发明了可吸收的封堵器(BioSTAR),并且成功应用于临床实验,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Mullen等用这种材料制作的ASD封堵器进行了58例房间隔缺未闭封堵治疗,效果满意,仅有5例患者存在短暂的残余分流。BioSTAR封堵器给我们提供了一条思路,即尽量减少封堵器的金属部分,将具有封堵作用的织物补片替换成可降解高分子纤维。随着相关技术的成熟与发展,这种封堵器或将替代传统的封堵器,成为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新的发展方向。
5、总结展望
我国于2008年引入“结构心脏病”术语,之后结构心脏病专业学会相继成立。2010年5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成立结构心脏病学学组,相关的学术会议不断召开,结构心脏病的著作相继出版。根据我国18家医学中心的统计报告,截止到2008年3月份,已完成先天性心脏病治疗36072例,其中PDA封堵术10,580例;ASD封堵术10,059例;VSD封堵术9,660例。
总成功率92.3%~99.6%,并发症1.97%~4.45%,死亡率≤0.11%。至2010年底先心病及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12万余例,这些成绩在国际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领域均首屈一指。总之,我国的结构心脏病专业迅猛发展,结构性心脏病的未来大有可为。
近3年来国家卫生部和军队卫生部已对先天性心脏病介入人员进行了规范化操作,加强了在导师培训下的规范化培训制度,对所有结构性心脏病介入医师逐一进行培训,经考试合格者方可从事结构性心脏病介入工作,由于加强对于这一学科发展的重视,吸引更多具有敬业精神的专业人才,积极投身于这一领域的发展,相信我国的结构性心脏病领域一定会取得令人瞩目的硕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