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脑病科武继涛
多发性硬化在世界上分布广泛,特别在欧美一些国家患病率相当高,我国并无全面详细的流行病学统计资料,但近几十年来我国多发性硬化病人的临床报道越来越多,呈现增高趋势。
一、多发性硬化的概况
1、病理特点
MS的病理特点是局灶性,多位于脑室周围的散在的脱髓鞘斑块,伴反应性神经胶质增生,也可有轴突损伤,病变可累及大脑白质、脊髓、脑干、小脑和视神经。
脑和脊髓冠状切面可见较多粉灰色分散的形态各异的脱髓鞘斑块,大小不一,直径1~20mm,以半卵圆中心和脑室周围,尤其侧脑室前角最多见。早期脱髓鞘缺乏炎性细胞反应,病灶色淡,边界不清,称为影斑(shadow plaque)。我国急性病例多见软化坏死灶,呈海绵状空洞,与欧美的典型硬化斑不同。
2、病因
⑴病毒感染
流行病学资料提示MS发病与病毒感染有关,曾高度怀疑是神经病毒如麻疹病毒,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Ⅰ型(HTLV―T),但从未在MS患者脑组织证实或分离出病毒。
⑵遗传因素
MS有明显的家族倾向,患者的一级家属患病风险较一般人群大12―15倍,MS遗传易感性可能有多数弱作用基因相互作用决定MS发病风险。目前认为位于第6对染色体上的人类主要组织相溶性白细胞抗原MHC―Ⅱ区对易感性起作用,不同人种均与一定HLA相关联。
⑶环境因素
MS发病率随纬度增高而呈增加趋势。MS的地理分布特点表明,气温、饮食、日照、毒素等环境因素也对MS发病起作用,在影响人群的环境因素中,饮食和气温尤为重要,气温可影响人的发育的内分泌过程,其机制尚不清楚。
3、MS的发病率及区域特点
MS的发病率随纬度而增加,离赤道越远发病率越高。MS高危地区包括美国北部,加拿大、冰岛、英国、北欧、澳洲的塔斯马尼亚和南新西兰,患病率为40/10万或更高。赤道国家发病率小于1/10万,亚洲和非洲发病率较低,约5/10万,我国目前尚无MS流行病学资料,但四十余年来MS病例报道愈见增多,专家倾向我国的MS并非少见,但我国仍属于低发病区。
多发性硬化好发于年轻人,发病年龄为10―50 岁,以20―40 岁多见,10岁以下和50岁以上较少见。起病的高峰年龄,女性为22―23 ,男性为25 岁,女性多与男性。儿童发病较少。
二、临床诊断
1、征候特点
MS可急性、亚急性或慢性起病,其临床表现复杂。
首发症状可包括一个或多个肢体局部无力麻木,刺痛感或单肢不稳,单眼突发视力丧失或视物模糊,复视,平衡障碍,膀胱功能障碍等。临床表现因病灶的分布部位及大小而异。
①脊髓传导束及运动损害
半数以上的患者出现感觉障碍,包括深感觉障碍和龙伯格(Romberg)征。龙伯格征的表现为进行性半侧颜面萎缩,临床少见。脊髓颈段后束受损产生莱尔米特(Lhermitte)征,其表现为过度前屈颈部时出现异常针刺样疼痛,自颈部沿脊柱放散到大腿或足部。可有大小便功能障碍和性功能障碍。90%患者可有运动障碍,常见不对称性痉挛性轻截瘫,表现下肢无力或沉重感。部分患者可有痛性强直性痉挛发作或其他发作性症状如:构音障碍、复视、共济失调、视力下降、眩晕、三叉神经痛、感觉异常等。
②大脑功能障碍
患者的精神症状较明显,可出现病理性情绪高涨如欣快和兴奋,,多数病例表现抑郁、易怒,也可见淡漠嗜睡、强哭强笑、反应迟钝、重复语言、猜忌和迫害妄想等精神障碍。80%的患者出现疲劳现象。还可有失语、偏盲、头痛、恶心、呕吐、眩晕、构音障碍。极少数患者可有癫痫发作。
③脑干及视觉症状
约半数患者可见视力障碍,自一侧开始,隔一段时间在侵犯另一侧,或短时间两眼先后受累。发病较急,常有缓解―复发,可于数周后开始恢复。眼球震颤多位水平性或水平加旋转,复视约占1/3。病变侵犯内侧纵束引起核间性眼肌麻痹,侵犯脑桥旁正中网状结构导致一个半综合征;其他脑神经受累少见,如中枢性或周围性面瘫,耳聋、耳鸣、眩晕、构音障碍、吞咽困难等。
④小脑功能障碍
约半数患者可见小脑性共济失调,但夏科(Charcot)三主征(眼震、意向震颤、吟诗样语言)仅见于部分晚期MS患者。
2、影像学诊断
脑CT扫描
主要改变为脑白质内多灶性低密度斑,病灶多分布在侧脑室周围,其次是半卵圆中心、小脑、中脑及脑桥。CT平扫对视神经、脑干、小脑及脊髓病损敏感性不高,可采用增强扫描。
磁共振(MRI)检查
MRI扫描检测无症状脱髓鞘斑块以及脑干、视神经、脊髓的病变,其灵敏度优于CT 扫描。可见大小不一类圆形的T1低信号、T2高信号,常见于侧脑室前角与后角周围、半卵圆中心及胼胝体,或为融合斑,多位于侧脑室体部;脑干、小脑和脊髓可见斑点状不规则T1低信号及T2高信号斑块;病程长的多数患者可伴脑室系统扩张、脑沟增宽等脑白质萎缩现象。
3、实验室诊断
血液检查
急性期或疾病活动期,患者周围血中CD8+T淋巴细胞数量降低,CD4+T淋巴细胞数增加,CD4+/ CD8+比值增高;血清及脑脊液中髓鞘碱性蛋白含量增高,与病情程度相平行;在病变活动期,血清及脑脊液中炎性细胞因子TNF―a、IFN―r 和IL―1 ,2,6表达增高,血清中髓鞘碱性蛋白(MBP)增高,粘附分子[血管细胞粘附分子(vascular cell adhesion VCAM―1 )、细胞间粘附分子(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 ICAM―1)及其受体、迟发抗原(very late antigen VLA―4)、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lymphocyte function associated antigen LFA―1)表达增高.
脑脊液检查
⑴脑脊液(CSF)单个核细胞(MNC)轻度增高或正常,一般在15×106/L以内;约1/3急性起病或恶化的病例可轻至中度增多,通常不超过50×106/L,超过此值应考虑其它疾病而非MS.约40%MS病例CSF蛋白轻度增高。
⑵IgG鞘内合成检测:MS的脑脊液IgG (CSF―IgG)增高主要为中枢神经系统内合成,是脑脊液免疫学重要的常规检查。①CSF―IgG 指数是IgG鞘内合成的定量指标,表示为:[脑脊液IgG/血清IgG]/[脑脊液白蛋白/血清白蛋白]{[CSF-IgG/S-IgG]/[CSF-Alb/S-Alb]}.IgG指数大于0.7提示鞘内合成,见于约70%以上的MS患者。②脑脊液IgG寡克隆带(CSF-IgG OB):是IgG鞘内合成的定性指标,采用琼脂糖等电聚焦和免疫印记技术,用双抗体过氧化物酶标记及亲合素-生物素放大系统,寡克隆带阳性率可达95%以上。应同时检测脑脊液和血清,只有脑脊液中存在寡克隆带而血清缺如才支持MS诊断;但是脑脊液寡克隆带并不是MS特异性指标。
三、中医对多发性硬化的认识
历代中医文献中没有“多发性硬化”的病名,因此多数医家根据其临床表现,归属于某种病证进行治疗。临床出现肢体软弱无力,活动不便,以致瘫痪,甚至肌肉萎缩,一般归属于为“痿证”范畴,如《素问玄机原病式・五运主病》曰“痿,谓手足痿弱,无力以运行也。”此类临床报道较多。临床表现手足动作笨拙,走路不稳,体检共济失调,归属于“骨繇”范畴,《灵枢・根结》云:“枢折,即骨繇而不安于地……”认为“繇”作“摇”,使队共济失调的描绘。若表现腰背痛不能伸,肢体痛,又麻冷感,辨为“痹证”;若出现视力障碍,视物不清,辨“视瞻昏渺”;若突然失明者,归属“青盲”;若表现语言障碍,归为“喑厥”;若四肢瘫痪,归为“风痱”,如《诸病源候论》云:“风痱之状,身体无痛,四肢不收,神智不乱……”。如果语言障碍伴有肢体无力或瘫痪者,相当于中医学的“喑痱”;也有人认为多发性硬化发作期有典型的外风“中经络”、“中脏腑”的证候,缓解期则似脑血管后遗症,无论其急性发作期,还是缓解期,多发性硬化症的临床表现都与“脑卒中”这类急性脑血管病十分相似,“脑卒中”在中医称为“中风”,因此将其归为中医的“中风”、“风懿”、“风痱”范畴,但临床若称为“中风”则易与脑梗塞、脑出血等脑血管病混淆,不利于区别。
中医关于多发性硬化的病因病机尚无统一的认识,临床报道常见以下几种:
1.脾肾阳虚
肾为先天之本,藏精,主骨生髓,脑为髓海,《灵枢・海论》曰:“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自过其度;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先天禀赋不足或素体虚亏,房劳伤肾或久病损及肾阳,肾阳亏虚,不能生骨充髓,髓海空虚,脑失所养而发病,则见脑转耳鸣,发为眩晕,或腰膝酸软无力,肢冷畏寒。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脏虚弱,气血生化乏源,则见头晕,视物昏花,少气乏力。
2.肝肾阴虚
情志郁结,耗损肝阴,肝肾同源,肝藏血,主筋,肾藏精,主骨生髓。肝血赖于肾精的化生,肾精又赖肝血的濡养,精与血相互资生且相互依赖。肝阴肝血不足,日久下汲肾阴,使肾精暗耗,精不生髓,骨失所养,脑失所充;或者先天肾精虚亏,精不生血,则肝血不足,肝肾阴虚,络脉失养,水不涵木,虚风内动,精髓空虚,脑髓失充而发病,在疾病的晚期多有肝肾亏虚,可见肢体痿软无力,步态不稳,手足麻木,眩晕;肝血不足则目失所养,故视物模糊不清,甚至失明。
3.气虚血瘀
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病久气血亏虚,气虚行血无力,血亏运行不畅,血液凝滞,瘀阻脉络而发病。证见头晕眼花,面色萎黄 ,气短乏力,走路不稳 ,肢体麻木 、束带感。
4.脾胃虚弱,气血亏虚
脾胃主受纳、运化水谷,《灵枢・五癃津液别》云:“五谷之津液和合而为膏者,内渗于骨空,补益脑髓。”饮食不节或劳倦伤脾,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乏源,气血亏虚,筋骨经络失养而发病,症见四肢无力,饮食欠佳,语言不利,讲话欠清,头晕等。
5.湿热浸淫
饮食不节或劳思伤脾,脾失健运,不能运化水湿,聚湿为痰,痰湿内阻经络而发病。甚或痰湿蕴久化热,痰热内扰,蒙闭清窍,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而发病。肢体痿软无力尤以下肢为重兼见手足麻本微肿,胸脘痞 闷,恶心呕吐,头晕头沉。
6.瘀血阻络
“久病入络”,“久病多淤”病久血液运行不畅,甚者血液凝滞,瘀阻脉络而发病。证见四肢痿软 ,手足麻木不仁 ,肢体抽掣作痛。
综上所述,本病病因与感受外邪、情志不舒、饮食不节、劳倦过度、先天肾精不足等有关。其病机主要包括正虚邪客、肾阳亏虚、肝肾阴虚、脾胃气血虚弱,痰湿中阻、气虚血瘀等几个方面。但从临床经验和临床文献报道总结分析,肾虚和血瘀为本病的主要病机,病位在脑髓与肾、肝、脾等有关,尤与肾关系密切。根据《内经》的论述:“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肾生骨髓”,“肾主身之骨髓”,“脑为髓之海”,“诸髓者皆属于脑”,“肾不生则髓不能满”,“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自过其度;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张介宾云:“情藏于肾,肾通于脑……故精成而后脑髓生。”张锡纯曰:“肾为髓海乃聚髓处,非生髓之处,究其本源,实为肾中真阴真阳之气酝酿化合而成……缘督脉上升而灌注于脑。”由上述文献所述可见肾、骨、髓、脑有着非常密切的生理病理联系,肾气充盈则髓海得养,脑功能健全,肾虚则髓不得生,髓海不足,脑失所养,故肾虚则髓不得生,髓海不足,脑失所养,故肾虚是多发性硬化的主要病理基础。
血瘀亦是本病重要的病理因素。本病病程较长,反复发作,“久病入络”,“久病多瘀”,多发性硬化患者多有肢体麻木、束带感,舌质暗淡或有瘀点等血瘀证的表现。而且肾虚阴亏,津液不足,脉络空虚,现代医学证实脉内血容量减少而血粘度增高,血流速度减慢而血滞脉络。血液流速不仅与脉内血容量有关,若肾虚阳气不足,则温煦、推动血行的力量减弱而血流减缓,淤滞脉络;若肾中真阳衰竭,阳虚生内寒,寒则血凝,也将导致瘀阻脉络。可见肾虚则易瘀,肾虚多夹瘀。故本病以肾虚为本,血瘀为标。
四、多发性硬化的治疗
㈠、西医治疗
西医既往和目前对多发性硬化的治疗主要是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临床实践也证明对急性发作的病人能很快控制病情发展。但在药物减量或停药后,病情又易反复,促使长期用药而副作用也将增多和加重;激素治疗并不能影响疾病的全过程,对神经功能恢复也无影响。其他免疫抑制剂控制多发性硬化的复发,要长时间(三年以上)服药,副反应很大,使多数病人不能坚持用药。
1.急性期
⑴ 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一般认为该治疗对MS的作用机制主要是:①非特异性免疫抑制作用;②通过免疫介导机制改变免疫功能;③直接的神经生理作用;④降低受损脊髓中的脂质过氧化物的含量。有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是MS急性发作和复发的主要治疗药物。长期应用不能防止复发,且时间越长停药越困难,减量时易复发,而且易造成骨质疏松、股骨头坏死等严重副作用。①甲基泼尼松龙大剂量短程疗法:500―1000mg/d,静脉滴注3-4天,疗程3-5天,以后以泼尼松口服,1mg/(kg.d),口服药11天,以后逐渐减量,直至停服(约1个月);②泼尼松80-90mg/d,6-10d,以后逐渐减量为60mg/d,共5d;每日40mg,共5d,以后每5d减10mg,共4-6周为一疗程。
(2) 免疫抑制剂:①硫唑嘌呤:据报告能够降低复发率,但有抑制骨髓,白细胞减少,肝脏毒副反应。其用法:2-3mg/(kg.d);②环磷酰胺:据报告能降低复发率,目前其疗效尚不很肯定,且具有严重副作用:脱发,白细胞减少,血尿,白血病等。用法:700mg/O,每2月一次。
(3)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可增强机体抵抗力,其作用机制是调节免疫系统,促进髓鞘的再生。对于部分急性期MS患者有效,可使其症状改善。用法0.4g/(kg.d),连续3-6个月。
(4)β-干扰素(IFN-β)
IFN-β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可抑制细胞免疫。可降低MS的恶化率,但其价格昂贵,且有引起注射部位红肿疼痛,肝功损害,贫血等副作用。用法:IFN-β/α治疗首次发作MS用22ug或44ug,皮下注射,1-2次/周。确诊的R-RMS,22ug,2-3次/周。IFN-β/b为250ug,隔日皮下注射。
(5)干细胞移植
疗效尚不肯定,且费用昂贵,尚未广泛用于临床。
2.缓解期
缓解期用药与急性期基本相同:β-干扰素,免疫球蛋白,硫唑嘌呤,环磷酰胺等,临床疗效不确切,并不能有效的抗复发。
㈡、中西医结合治疗
1.急性期:激素治疗及中医治疗的标本同治。以大剂量的肾上腺皮质激素短程冲击治疗,首选药物为甲基强的松龙。用法:1000mg/d,缓慢(至少3小时)静脉滴注,3-5天病情改善稳定后,减至500mg/d,共5天,200mg/d,共5天,然后改为口服地塞米松80mg/d,每10-15 天减20mg直至停药。在用激素治疗的同时服用中药治疗。中医认为多发性硬化以脾肾俱虚为本,同时夹有热毒、血瘀、痰湿、内风脉络痹阻。多发性硬化起病多有外感湿热之邪浸淫,气血运行不畅,上犯脑髓,以致脑功能失调而肢痿不用。湿热蕴结,三焦气化不利,以致肝失疏泄,脾失健运,肾失开合,使水不化津,渐聚成痰。痰随气升,无处不到,流窜经络,则气血运行不畅而瘀滞,可见肢体麻木。日久痰瘀互结,阻滞经络以致气血津液不能濡养经脉,出现手足痿废不用等症。因此用药方面以黄芪、党参、白术等补脾益气;仙灵脾、巴戟天等温补肾阳;菟丝子、沙苑子等补肾阳,滋肾阴;白花蛇舌草、蒲公英清热解毒;赤芍、川芎、红花等活血化瘀;半夏、胆南星、泽泻等化痰祛湿;全虫、僵蚕、水蛭、勾藤等祛风通络止痛。实践证明用中药治疗可减轻激素的副作用,长时间服用可预防复发。
2.恢复期(治疗期):以中药为主,以改善症状,提高生存质量为目的,治病求本。以补益脾肾,活血化瘀为主。用黄芪、党参、白术、仙灵脾、巴戟天、山萸肉以补益脾肾;当归、川芎、赤芍、丹参活血化瘀为主。头晕、耳鸣重者用磁石、生龙牡等重镇潜阳,视物不清用决明子、谷精草、密蒙花等清肝明目;腰膝酸软、下肢瘫痪软弱无力用牛膝以强壮筋骨,温肾补肾。肢体抽搐者用全虫、僵蝉、水蛭等祛风通络;四肢发凉用桂枝、干姜等以温通经脉;食少纳呆用砂仁、鸡内金理气醒脾化食;大便秘结者用火麻、郁李仁、大云等以润肠通便;小便失禁者用益智仁、桑螵蛸固肾缩尿。用中药进行整体调整的同时运用多种维生素及神经保护药物:VB1、VC、VB12、脑蛋白水解物、胞二磷胆碱等以营养和保护神经细胞,改善症状,减轻病人痛苦。同时在此期间应积极进行康复治疗,如针灸、推拿、医疗体育疗法等。康复治疗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和营养机能,提高新陈代谢,改善运动功能,缓解症状,减轻患者痛苦。
3.缓解期:抗复发的中药治疗。多发性硬化病情常反复缓解与复发,缓解期治疗的目的即是防止复发。故此期在辨证论治上强调扶正祛邪,调整机体阴阳平衡,从根本上解决其发生发展的内在因素。其发病涉及许多脏腑,尤其是肝、脾、肾三脏。根据“虚则补之,损者益之”之旨,本病脾肾俱虚为本,因而治疗以补益脾肾为主,常选用巴戟天、淫羊藿等温补肾阳;肉苁蓉、沙苑子、女贞子、菟丝子等以阳中求阴,阴中求阳,共起填补肾精、扶助肾气之作用。加用党参、白术健脾理气,酌加何首乌、黄精等药以加强益气养阴生血之功。黄芪、莪术、鬼见箭、巴戟天、山萸肉、杜仲等多种中药都具有调节免疫作用,因中药副作用小,可替代西药免疫制剂长期服用。临床研究发现长时间服用中药,能够调节机体免疫,预防复发,中药抗复发的疗效显著。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坚持服用中药3年以上,随访未再复发。有的患者服药3年,停药后随访10年未再复发。
五. 结论
1. 我们临床治疗MS190例,女性:118例,男性:72例,男女比例:1:1.6。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20年。
①症候分布:视力障碍:169例;运动障碍:177例;感觉障碍:154例;小脑症状:59例;精神症状:54例;胸腹束带感:68例;莱尔米特(lhermitte )征:46例。
②区域分布:东北地区:80例;西北地区:36例;西南地区:16例;东南沿海:13例;中原地区:45例。
③年龄分布:年龄:2-78岁,平均32.4岁。10岁以下5例;10-20岁9例;20-50岁157例;50岁以上19例。
④受凉感冒引起136例;因劳累引起25例;因情绪引起10例;无诱因19例。多次发病恢复136例。第一次发作恢复后再发54例。
2.急性发作后患者至少可部分恢复,但无法预测复发时间。预后良好的因素包括女性,40岁以前发病,临床表现视觉或体感障碍等,出现锥体系或小脑功能障碍提示预后较差。
多发性硬化患者应避免身体疲劳,改善生活环境,注意生活规律,防止感冒,注意保暖。病人要精神愉快,要有信心,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3.中医的治疗原则是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多发性硬化的病因尚不清楚,中医通过辨证论治,调整病人的整体状态,减轻患者症状,减少后遗症,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中药可减少多发性硬化缓解期的复发率,延缓病变发展。特别是活血化瘀、补肾的中药多具有调节免疫作用,故较长时间服用中药可预防多发性硬化复发。中药副作用小,可长期服用,且可减轻激素的副作用,减少激素用量,甚至替代激素。中药治疗费用较西药低很多,比较适合中国国情。因此,中药治疗MS前景看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