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特征
根据对放、化疗疗效,可将肺癌分为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两大类。小细胞肺癌约占肺癌总数的20%。非小细胞肺癌包括腺癌、鳞癌和大细胞癌三种主要的组织类型。小细胞肺癌患者能否长期生存主要取决于对放、化疗的反应,而非小细胞肺癌能否长期生存主要取决于其可切除性。
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之间存在大量的分子生物学差异。例如小细胞肺癌富含多巴脱羧酶(L-dopa decarboxylase),蛙皮素(bombesin)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enzyme neuron-specific enolase)等,而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量却较低。即使同为小细胞肺癌,各种分子生物学标志物的表达也不尽相同。这些标志物水平较低的变异型的小细胞肺癌的增殖速度明显高于经典型小细胞肺癌。另外,约有20%的非小细胞肺癌含有多巴脱羧酶,这部分患者的预后明显差于同分期的其他患者。故APUD成分可出现在任何组织类型的肺癌,因预后差异较大,可将肺癌分为神经内分泌肺癌和非神经内分泌肺癌,这种分类对预后判断和治疗方案制定都大有裨益。
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分子生物学变化,这些变化不断调节肿瘤的生长,也影响肺癌治疗的疗效。如何从分子生物学中寻找影响肿瘤治疗疗效和预后的关键,成为研究的热点。2000年,Hanahan提出了肿瘤分子生物学的六大特征:
①无需外界刺激即可激活生长信号传导通路;
②对生长抑制信号不敏感;
③逃避凋亡;
④具有无限增殖的能力;
⑤诱导脉管生成;
⑥具有侵袭和转移能力。
信号传导方面,最有突破的是关于肺腺癌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研究。EGFR是跨膜酪氨酸激酶受体,与配体结合后形成二聚体,进而活化激活下游Ras-Raf-MARK和PI3K等信号传导通路。EGFR过表达主要见于非小细胞肺癌,小细胞肺癌较少见。EGFR传导通路研究的重要意义在于将分子生物学理论应用于临床实践中,指导临床的诊疗工作,改变了某一类肺癌的治疗模式,是转化医学的成功典范。通过临床试验证实,EGFR突变是晚期肺腺癌一线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的疗效预测因子。除了已证实EGFR突变作为临床预测标志物外,新的分子标志物也成为研究热点。如EML4-ALK融合基因可预测ALK靶向药物疗效、ERCC1/BRCA1预测铂类化疗疗效、胸苷合成酶(TS)预测培美曲塞、RNA核苷酸还原酶1(RRM1)预测吉西他滨疗效等。
流行病学特征
20世纪初,肺癌在全世界范围内还是一种罕见病,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50年间肺癌一跃成为全世界癌症死因首位。20世纪90年代,部分发达国家的肺癌发病率略有降低,而在更广泛的发展中国家,肺癌发病率正持续上升。我国肺癌发病率一直呈上升趋势。以北京市为例,2000-2009 年,北京肺癌发病率由38.79/10 万上升至60.65/10 万,增长56.35%。2008年,北京男性肺癌发病率为72.38%,女性肺癌发病率为43.08%。值得注意的是,在全世界范围内,女性肺癌发病率增加较男性更为明显。甚至在一部分发达国家,男性肺癌发病率已得到了控制,而女性发病率却持续上升。这与女性人群吸烟率的上升相关。
不同种族间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显著不同。2001年美国男性黑人、白人、亚裔、西班牙裔居民肺癌发病率分别为109/10 万、87/10 万、50/10 万、52/10 万。男性中黑人死亡率最高,亚裔死亡率最低。女性中白人和黑人死亡率最高,亚裔和西班牙裔死亡率较低。
在组织学病理类型方面,20世纪50年代,肺癌的组织学类型以鳞癌为主,腺癌仅占全部肺癌的5%左右,而随后的50年间,腺癌所占比例逐年增加。70年代,腺癌女性患者中的最常见病理类型,到了80年代,肺癌发病率已超过鳞癌,21世纪初期,腺癌已占肺癌总数的47%,其中女性腺癌占总数的52%,男性腺癌占总数的42%。另一个显著的变化时小细胞肺癌发病率正稳步下降,2002年Parkin等学者的统计资料表明,小细胞肺癌和大细胞肺癌分别占肺癌总数的20%和9%。这与人群吸烟率和吸烟模式的改变密切相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