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对乳腺癌,认为本病的发生与外感六淫、邪毒蕴结,或情志不畅,肝脾两伤及冲任失调,气血凝滞有关,病变与肝脾肾及冲任的关系最为密切。外感六淫之邪,邪毒蕴结,客于乳络而发病;乳腺癌的发生与情志的关系甚密,情志不畅而肝气郁结,脾失健运则痰湿内生,气滞痰凝,经络痞涩,致成本病;冲任隶属于肝肾,为气血之海,肝肾不足,冲任失调则气血运行不畅,气滞血凝,阻于乳络而发为本病。
在时候,对局部肿瘤病灶的控制非常重要,因为它不断释放毒素侵犯全身,侵噬周围的正常细胞,还随时可能转移扩散,就像一颗定时炸弹,威胁着病人的生命安全。所以能够控制局部病灶时,都应该及早地尽可能彻底地用手术、放疗等办法控制局部病灶。但是即使是早期肿瘤,已在局部做了广泛的根治性治疗,肿瘤细胞仍然可能经血液淋巴液转移,或者局部浸润扩散。比如早期乳腺癌,已经及时做了根治术或扩大根治术,仍然有扩散的病例。
日前,常常在手术、化疗、放疗之前和之后用中药治疗,提高病人接受治疗的耐受性,减轻治疗后的毒性反应和不良反应。在按受现代医学等各种抗肿瘤治疗,病情基本控制以后长期服用中药,巩固疗效和防止复发,都有很好的效果。
整体与局部相结合
辨证与辨痛相结含
扶正与祛邪相结合
治病求本与急则治标相结合
中医用于指导临床治疗疾病的原则则,是根据望、闻、问、切四诊观察病情,根据舌苔脉象的表现,运用中医理论体系辨证分析,确定立法、处方、用药的。
根据恶性肿瘤的病因病机,发生发展规律,主要的中医治疗方法有下面几种。
(1)活血化瘀法:是促进血液运行,消散瘀血积聚的治疗方法。
瘀血的形成可以有气虚、气滞、血热、血寒等原因。所以临床运用活血化瘀法时,又可以有理气活血、益气活血、温经活血、清热活血、攻下瘀血等等。根据病人出现的证候,分析瘀血形成的病因病机、发展程度,选用各法治疗。
常用的活血化瘀药物有:丹参、红花、桃仁、三棱、莪术、穿山甲、地鳖虫、赤芍、王不留行、皂角刺、乳香、没药、石见穿、五灵脂、水蛭、丹皮、泽兰、益母草等。
根据现代医学实验方法对活血化瘀药物的研究,证实许多药物有改善微循环、抗凝血、抑制癌细咆生长和转移、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以及防止骨髓造血机能被化疗药物抑制等多种作用。
(2)清热解毒法:是用性味寒凉的清热解毒类药物治疗热毒所致的实热证的方法。
热毒炽盛是肿瘤在某个阶段的主要病机,当出现热毒证候的时候,要及时用清热解毒药物治疗。另外,因为许多清热解毒药物具有清除肿瘤组织产生的毒素的作用和控制肿瘤生长发展的作用,所以临床医师给没有明显热毒表现的肿瘤病人辨证施治时,辨病加用清热解毒抗肿瘤药物,常取得较好效果。
常用的清热解毒抗肿瘤药物有:苦参、山豆根、龙葵、七叶一枝花、石上柏、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凤尾草、冬凌草、半边莲、马鞭草、土茯苓等等。
(3)化痰软坚法:是用消痰通络,软坚散结和燥湿利湿的药物治疗中医辨症属于痰湿凝聚一类的肿瘤。这类药物除有化痰化湿的作用外,还有消散和软化肿块的作用。临床上对一些肿瘤病人出现痰湿症状,比如胸闷身体困重,呕吐痰涎,咳嗽痰多,肿块经久不消,舌苔滑腻,脉濡等,也都可用它们治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