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头坏死是股骨头血供中断或受损,引起骨细胞及骨髓成分死亡及随后的修复,继而导致股骨头结构改变、股骨头塌陷、关节功能障碍的疾病。股骨头坏死又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骨科领域常见的难治性疾病。在股骨头坏死的早、中期股骨头外形尚完整,通过积极进行保头微创手术治疗,可获得满意的疗效,从而避免或延缓人工关节置换的时间。目前,国内外对早、中期股骨头坏死的保头手术治疗多采用支撑疗法,提供做够的支撑力,从而恢复股骨头的稳定,避免或延缓股骨头的塌陷。
临床上常采用的支撑疗法:
1、钽棒支撑:从股骨大粗隆下外侧,经股骨颈,将股骨头坏死重建棒(钽棒)植入至股骨头负重区下方的骨坏死区,对股骨头坏死区可能塌陷的骨结构做一机械性的支撑。用以改善股骨头坏死区的骨结构,对于将要塌陷的股骨头具有很好的支撑作用,能在正常行走的情况下,避免或延缓股骨头塌陷的一种治疗方法。是对于股骨头坏死的第一期和第二期治疗的先进技术之一。骨小梁金属(即钽金属)被设计用来干预I期或者II期股骨头坏死,也可与骨移植同时使用。作为骨替代材料,骨小梁金属在物理性能上具有巨大的优势,钽棒具有很高的负重强度和较低的弹性模量,从而容许生理负重条件下使得应力遮挡最小化。是一种非常结构化的生物材料,它的孔径大小和大量的微孔支持血管化的形成和软组织迅速、牢固的长入。
2、自体/异体腓骨支撑术:在清除部分股骨头死骨的基础上,将自体或异体的腓骨经大转子下4cm股骨干中央略偏后将腓骨沿股骨颈方向股骨头内,至股骨头负重区病变软骨下,勿穿过关节面,可在此基础上结合自体或异体松质骨植骨。其优点在于髓芯减压可以降低股骨头内过高的压力,当封闭的骨髓腔被打开,骨内高压随即缓解。刺激了毛细血管的再生,骨内静脉回流改善,增加血供,骨内循环得以重建,改善股骨头的血运;通过死骨的清除充填的松质骨粒,可诱导生成大量的成骨细胞,有明显的诱导成骨作用,有效修复骨缺损,促进骨愈合和再生。腓骨干植于股骨头颈内延伸致股骨头负重坏死区,跨过硬化区与囊性变区域,使股骨头内的不规则断裂带获得稳定和支撑,提供了有效的机械支撑,可防止或延缓股骨头关节软骨的塌陷。此方法适用于股骨头坏死的早期治疗。
3、带血管蒂自体腓骨支撑术:部分学者采用带血管蒂的自体腓骨支撑术,在获得足够支撑力的同时,也希望通过血管的吻合,给股骨头带来新的血供。
4、带血管大转子骨瓣植入术:选取带旋股外侧动脉分支的大转子骨瓣,将髋关节囊切开,对股骨头进行脱位,于软骨剥脱处开槽,彻底清除事故至硬化带有新鲜渗血,选取自体或异体松质骨进行打压植骨,再将取好的大转子骨瓣放入股骨头内,缝合关节软骨,髂骨取骨处用异体髂骨块进行充填。此种方法适用于中期已出现轻度塌陷,股骨头外形改变的患者。植入带血管骨块,可明显改善股骨头内血供不足的情况,带血管的骨块是活的,植入时很容易与受区骨质结合一体,而不再需要爬行替代过程。同时对清除的病灶区内植入松质骨并进行充分打压,可降低骨内压改善静脉回流同时可防止术后早期负重区塌陷。由于血液循环好,骨痂生长也较快。
同时国内外一些专家学者通过钛合金支撑架、记忆金属支撑架等方法治疗早、中期股骨头坏死,也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但其远期疗效还有待长时间的随访观察。
以上几种方法是目前临床上治疗早、中期股骨头坏死常用的手术方法,必须强调支撑术要掌握严格的手术适应症,同时支撑术往往联合髓心减压松质骨打压植骨术,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治愈或延缓股骨头坏死病程的作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