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主动脉夹层分离的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对18例急性主动脉夹层分离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8例主动脉夹层分离的病人,15例手术成功,2年后复查支架无内漏、无移位位置良好。结论:通过对本组临床资料的总结分析,提高了对本病诊断治疗的认识。DeBakeyⅢ型病人通过血管腔内治疗效果良好。
主动脉夹层分离是一种于后十分凶险的疾病。却由于以往对此病的认识不足常被误诊而延误治疗。长期以来其治疗原则被规定在控制血压、应用β受体阻滞、对于存在破裂倾向或肢体缺血的患者进行选择性的手术治疗。传统的外科手术治疗有很高的手术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近年来随着腔内血管技术的发展现将我院近几年收治的18例主动脉夹层分离报告如下:
1.1临床资料:18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男性13例,女性5例,年龄37~50岁,症状18例病人均有突发性的胸腹或背部刀割样或撕裂样剧烈疼痛,持续性。给于强痛定或杜冷丁未能有效的减轻疼痛。患者呈现皮肤苍白、出汗周围性紫绀等征象,17例血压明显高于正常。3例伴有左下肢凉麻痛。门诊确诊4例。夹层动脉瘤DeBakeyⅢ型16例,DeBakeyⅠ型2例。
1.2治疗方法:
1.2.1保守治疗:
主动脉夹层急性期有效的控制血压降低心输出量从而降低血管张力。是降低主动脉破裂的关键。硝普钠和β受体阻滞剂是首选的药物。并给于镇静、止痛。可以很快控制症状。
1.2.2影像学评估:通过彩超、CT血管造影(CT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对夹层的范围、破口的位置重要脏器供血的来源及瘤颈的测量。
1.2.3手术治疗:
手术在全麻下进行,首先Seldinger技术穿刺左侧肱动脉,置入标记导管行升主动脉和腹主动脉造影辨别真假腔、破口的位置、近端瘤颈与CTA对照进一步核实。选择合适的移植物。选择髂血管无扭曲、无明显狭窄的一侧解剖股动脉。选择上海微创覆膜支架,股动脉穿刺置入导丝全身肝素化后,股动脉切开月1/2周径,将移植物沿超硬导丝导入降主动脉。待位置进一步确定后控制血压,固定内鞘管,退出外鞘将支架释放。推出支架输送器,再次做主动脉造影了解左锁骨下动脉开口通畅,假腔消失,无内漏,支架位置良好。手术成功。
1.3结果:
18例主动脉夹层分离的病人,15例手术成功,2年后复查支架无内漏、无移位位置良好。1例因经济原因保守治疗渡过急性期后,口服降压药物。随访3年仍存活。另外2例DeBakey1型病人转北京阜外医院失访。
2.1误诊原因分析:
(1)以往我们对急性主动脉夹层分离缺乏了解,因其发病症状主要有突发性胸背部疼痛、腹部疼痛、或受累血管的缺血症状。常被误诊为急性心梗、急腹症、急性动脉栓塞等。
(2)缺乏明确诊断的检查手段:彩超、MR、螺旋CT。目前随着我们对疾病认识的提高,彩超、MR、螺旋CT在临床的普及应用。越来越多的病人被早期诊断得以救治。
2.2治疗:夹层动脉瘤是一种发病及症状中随时可能出现危险的疾病,常常无法转院。基层医院通过彩超、增强CT基本上可以确定诊断,但动脉瘤的分型、破口的位置、瘤颈的大小主要分支血管的供血途径这些检查在基层医院无法进行。均有赖于CTA、MRA或DSA血管造影检查。所以给于保守治疗有效的控制血压、止痛、镇静使病人安全的渡过急性期,为进一步的检查治疗赢得时间是治疗初期的关键。
早期有资料统计,在发病后有50%患者在48小时内死亡,70%将于1周内死亡,每小时的死亡危险1%。仅10~15%可有急性病变转为慢性动脉瘤。DeBakey报告179例手术治疗结果,手术死亡率为21%,五年生存率50%,十年生存率17%。以往的传统手术方法需要开胸手术,创伤大,手术复杂,并发症多,死亡率高。而近年来血管外科治疗向着微创治疗的方向发展。在影像技术的导引下对血管系统疾病进行各种腔内治疗,由此又产生出血管腔内治疗的新概念。使血管外科传统的难度很大的胸主动脉加层动脉瘤,也可以通过血管腔内治疗,并且使手术简单化、减少了并发症、降低了手术风险,我院18例病人,15例选行腔内隔绝术,均获得良好的疗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