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主要在中老年患者发病,中老年肺癌患者,特别是高龄肺癌患者往往同时合并其他系统慢性疾病,不能耐受传统的开胸手术。于是许多新的治疗方法应运而生,包括微创外科手术、CT引导下射频消融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等。从目前研究的结果看,肺叶切除加淋巴结清扫术依然是早期肺癌的标准治疗模式,但是在一些妥协性病人(compromised patients)可以行电视胸腔镜下的局限性切除术(包括解剖性肺段切除或楔形切除)。而对高风险不能耐受微创外科手术的病人,CT引导下射频消融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是很好的选择,二者究竟孰优孰劣,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临床前瞻性研究。CT引导下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作为一种局部微创治疗手段,已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近来,Schneider(2010年)在开胸手术中对肺部肿瘤进行双极或多极射频消融治疗,然后行肺叶或楔形切除加淋巴结清扫,结果在常规HE染色没有发现肿瘤细胞坏死,而在免疫组化染色中证实消融处肿瘤细胞坏死,完全肿瘤细胞坏死率为37.5%,散在存活肿瘤细胞占50%,存活细胞占20%以上的不完全消融率为12.5%,多见于肿瘤内部血管结构区或肿瘤边缘区,并且仅见于肺腺癌,因此射频消融目前还属于姑息性治疗手段。如果患者能够接受根治性肺癌切除手术,就不应该选择射频消融。
1、射频消融的原理
射频消融是对靶肿瘤施以频率460-500KHz的射频电流,使肿瘤组织内的极性分子处于一种激励状态,发生高速震荡摩擦,而产生热能。局部温度达到80-90℃时,可有效地快速杀死局部肿瘤细胞,同时肿瘤周围的血管组织凝固形成一个反应带,不能继续向肿瘤供血,有利于防止肿瘤转移。由于肺部正常组织可通过肺部大血管的血液循环和呼气散热,并且起着绝缘的效果,使能量可以充分集中在病变部位,加之肺部肿瘤组织的血流量低,散热困难,热量积聚,温度升高快,成为一个巨大的储热库,因此肺肿瘤非常适合射频消融治疗。因此射频消融既能治疗肿瘤,又不损伤正常肺组织,为心肺功能差,不能耐受手术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2、射频消融治疗肺癌的临床疗效
2000年Dupuy等报道3例经皮射频消融治疗肺部恶性肿瘤病例,揭开了射频消融应用于人体治疗肺癌的序幕。
目前肺部肿瘤射频消融有几种引导途径,包括开胸、胸腔镜和CT引导下。开胸射频消融一般用于①病变邻近致命的结构如大血管、肺门或者心脏;②一般是在开胸时发现肿物不能够完全性切除的情况下。胸腔镜一般用于肺癌合并胸腔积液的患者,同期进行肺肿瘤RFA和胸膜粘连固定。需要明确有无胸膜转移或者已知胸膜转移,取活检病理证实。一般认为CT是肺肿瘤射频消融治疗唯一定位准确的引导方法,具有及时发现并发症、微创和直接观察RFA治疗效果的优点。近来有作者(Schoellnast,2011年)采用PET-CT引导下肺癌射频消融,但是同样不能够在术中判定有无残留的肿瘤细胞。
Hiraki(2007年)研究显示,I期非小细胞肺癌射频消融后2年平均生存时间和总生存率分别为42个月和74%。Simon(2007年)的I期非小细胞肺癌射频消融后2年生存率为57%。Pennathur等(2007年)报道46例未分期的原发性肺癌射频消融治疗结果:2年生存率50%(95%CI,33%-65%)。Lanuti等(2008年)对31例不能手术的Ⅰ期非小细胞肺癌经过38例次射频消融治疗,经过4.5年的随访,2年生存率为78%。Lencioni(2008年)在Lancet Oncology杂志发表了经皮肺穿刺射频消融治疗肺癌的前瞻性多中心临床研究RAPTURE结果:在2001年7月至2005年12月期间,来自欧洲、美国和澳大利亚的7个临床试验中心对106例肺癌患者共183个肿瘤进行前瞻性多中心临床试验,其中33例为非小细胞肺癌,2年生存率高达92%。作者单位自2006年开始CT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肺部恶性肿瘤,到目前为止已经完成近300例,总结100例随访结果,早期肺癌的中位生存时间为28个月,2年总生存率为57.7%。
Dupuy(2006年)在对比单纯放疗与放疗联合射频消融针治疗24例不能手术的I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中:2年和5年的累积生存率为50%和39%。研究者认为,当肿瘤放疗时,氧在放射破坏DNA并杀死肿瘤细胞方面是不可或缺的,因此放疗对肿瘤边缘的富氧细胞非常有效,但是放疗对肿瘤中心区的乏氧细胞效果较差,这部分肿瘤细胞通过加热(射频消融)可以杀死,因此二者具有互补作用,RFA联合放疗可以增加治疗效果。
Zemlyak(2010年)回顾性比较了不适合肺叶切除的亚肺叶切除(25例)和射频消融(22例)的治疗结果:总生存率和肿瘤特异性生存均无统计学差异。Kim(2011年)回顾性比较了手术(14例)和射频消融(8例)的治疗结果:总生存率从趋势上手术组高,但经过统计学处理差异。
基于以上结果,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外科Cackler和Abbas教授甚至在2009年JAAPA杂志第一期撰写了题为“射频消融是一种可代替肺叶切除术的有效方法”的论文,提出了射频消融对于早期不能手术的肺癌,尤其是小于5cm的肿瘤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3、射频消融治疗肺癌的评价
(1)CT:一般认为近期3个月后复查强化CT在治疗部位出现残留强化灶,低密度周围环绕不规则强化环,则认为治疗不满意,远期(3-6个月)复查,肿瘤坏死区明显缩小,其周边环绕清晰锐利的强化环,表明肿瘤无明显重新生长,则认为射频消融治疗得当。CT图像仅能显示病变的形态学变化,RFA治疗后早期肺部肿瘤并不能显著缩小,甚至有部分患者由于局部水肿等因素,CT影像大小变化并不明显。因此射频消融早期不能仅凭CT影像和形态学变化判定RFA疗效。
(2)FDG-PET和PET-CT:射频消融治疗后肿瘤的形态学变化往往迟于代谢变化,因此FDG-PET比增强CT扫描判定疗效更为准确。通过比较RFA治疗前后肿瘤组织代谢情况的变化,可以准确判断RFA近期治疗效果,为进一步的外放疗或再次RFA治疗提供更加精确的治疗靶区。
建议使用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RECIST)评价疗效:在3个月后的疗效评价中以CT最方便实用;1个月内CT评价存在缺陷,因该时期内坏死灶周围反应性充血、纤维组织增生一般还未消失,CT依据病灶的大小及密度的变化难以与残留或复发肿瘤作鉴别,此时期宜采用PET或PET-CT评价。
(3) 肿瘤标志物:CYFRA21-1、CEA、NSE等肿瘤标志物是肺癌最有诊断价值的分子肿瘤标志物,其表达水平对肺癌的诊断、监测、治疗均有重要参考价值。
(4)免疫功能:通过检测T/B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指标,监测患者在RFA前后免疫功能的变化。
(5)病理学:对RFA治疗后的病灶穿刺活检取得病理学结果,通过肿瘤组织的凋亡和坏死等病理学改变,可得到判断疗效的直接证据。
4、影像射频消融治疗肺癌的因素
RFA治疗肺癌的疗效与组织学类型无关,而与病灶的大小及位置关系等关系密切。
(1)大小:直径小于5cm、尤其是小于3cm的周围性肿瘤,一次治疗可使癌肿组织完全毁损,效果最佳。对于直径大于5cm的病灶,需采用多针穿刺多层面治疗(适形射频消融),使凝固坏死区域相互叠加,才有可能使整个病灶得到较为彻底的治疗。
(2)位置:周围型(距离肺门大于2cm)肺癌疗效比中心型肺癌好,主要原因是中心型肺癌肿块位于肺门大血管,血流速度较快,带走大量热量,也是造成肿瘤内热量不易蓄积,难以形成凝固性坏死;其次是中心型肺癌肿块较大,射频时难以一次全面彻底毁损;再次是部位较深的肿瘤,考虑到操作安全的原因,射频针刺入深度不够而导致消融不彻底,因此需要配合放疗。
(3)RFA治疗范围:从临床治疗的角度,肿瘤凝固性坏死灶越多越大越好,因此射频消融治疗范围最好超过肿瘤边缘0.5-1cm,以杀死肿瘤生长最活跃的周边部分(根治性射频消融),使正常肺组织与肿瘤间形成一凝固带,确保无瘤生长区,防止肿瘤复发。
(4)综合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标准治疗是同步化放疗。由于存在放射不敏感或放射抗拒的肿瘤细胞,放疗往往不能完全杀灭局部肿瘤细胞,而RFA治疗是利用高温毁损局部乏氧肿瘤细胞,因此RFA和放疗联合可明显提高局部控制率。Beland(2010年)建议射频消融的范围尽可能大,必要时联合辅助放疗可以减少局部复发。对存在纵隔和远处转移的患者需要全身治疗,包括化疗和靶向治疗。
5、射频消融治疗肺癌的并发症
射频消融治疗肺癌的术中并发症主要包括气胸、胸腔积液、发热、胸痛、咳嗽、咯血等,绝大多数较轻,仅个别需特殊处理。在一项系统性回顾研究中,与操作有关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5.2%~55.6%,死亡率为0%~5.6%。最常见的并发症是气胸,发生率为4.5%~61.1%,大部分可以自愈,只有3.3%~38.9%(平均11%)需要放置胸腔闭式引流。胸膜炎或者少量的胸腔积液低于10%的病人需要胸腔闭式引流。
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主要是发热和血痰。术后70%的患者发热,大多为低热,与肿瘤病灶发生凝固坏死,机体吸收有关。肿瘤病灶较大者,发热较高,但一般不超过39℃,应用抗生素后1周左右可降至正常。血痰与穿刺损伤或者治疗后组织炎性反应有关,可给予止血对症治疗。
综上所述,RFA能够减轻肿瘤负荷,特别是对于高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RFA作为一种局部物理靶向治疗手段,能够获得满意的局部控制率,为后续的放化疗和靶向治疗创造有利的条件,有利于提高化放疗及靶向治疗等综合治疗的疗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