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何谓腰椎间盘突出症
人体椎间盘由于年龄增长、劳损和外力的作用,导致纤维环破裂,髓核从破裂处突出或脱出,压迫腰神经根或马尾神经,而出现腰腿疼痛、麻木等一系列神经症状,称为腰椎间盘突出症。需要指出的是,"坐骨神经痛"这种常见病实际上绝大多数是由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
二、腰椎间盘的性状
成人脊柱全长约70厘米,随身材而有增减。它是人体的"大梁",或称"中轴",由颈椎、胸椎、腰椎、骶椎和尾椎组成。椎体间呈圆盘状的结构,称为椎间盘。椎间盘由纤维环、髓核及透明软骨板组成,它的形状象一个馅饼。"饼"厚约8到10毫米,上下两面是椎体的软骨面;中央的"馅"是胶状的髓核,四周包着的"饼皮"是致密的纤维环。
三、腰椎间盘的作用
椎间盘的作用主要为连接椎体,加固脊柱稳定性,吸收震荡作用以及使脊柱有弹性。腰椎间盘与颈段、胸段椎间盘的功能基本相似,在介入脊柱承受躯干重量,联系肢体,保持整个身体正常的生理姿势,进行躯干的各种运动时,腰椎间盘发挥着特殊的功能,具体的功能如下:
1、保持脊柱的高度,维持身高,随椎体的发育,椎间盘增长,以此增加了脊柱的长度。
2、联结椎间盘上下两椎体,并使椎体间有一定活动度。
3、使椎体表面承受相同的力,即使椎体间仍然有一定的倾斜度,但通过髓核半液状的成分使整个椎间盘承受相同的应力。
4、缓冲作用。由于弹性结构特别是髓核具有可塑性,在压力下可变扁平,使加于其上的力可以平均向纤维环及软骨板各方向传递;是脊柱吸收震荡的主要结构,起着弹性垫的作用,使由高处坠落或肩、背、腰部突然负荷时,起着力传导的缓冲作用,起到保护脊髓及脑部重要神经作用。
5、维持侧方关节突一定的距离和高度。
6、保持椎间孔的大小,正常情况下椎间孔的大小是神经根直径的3~10倍。
7、维持脊柱的曲度,不同部位的椎间盘厚度不一,在同一腰椎间盘其前方厚,后方薄,使腰椎出现生理性前凸曲线。
四、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常见病因
1、突然负重或闪腰:突然的腰部负荷增加,尤其是快速弯腰、侧屈或旋转,是 形成纤维环破裂的主要原因。
2、腰部外伤:在暴力较强、未引起骨折脱位时,有可能使已退变的髓核突出。
3、姿势不当:起床、起立等日常生活和某些工作中,若腰部处于屈曲位时,突然给一个外加的旋转动作,则易诱发髓核突出。
4、腹压增高:腹压与椎间盘突出有一定的关系,有时甚至在剧烈咳嗽、打喷嚏、大便秘结、用力屏气时也可发生髓核突出。
5、受寒受湿:寒冷或潮湿可引起小血管收缩、肌肉痉挛,使椎间盘的压力增加,也可能造成退变的椎间盘破裂。避免上述因素即可很大程度上起到预防的目的。
五、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常见类型
1、症候分型:
(1)血瘀型 腰腿疼痛如刺,痛有定处,日轻夜重,俯仰不便,转侧不能,咳嗽时加重,间有便结溺清,烦躁口干。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沉涩。
(2)痹症型
寒湿型 腰脊冷痛,肢冷无力,按有定处,有时觉下肢麻木重着,得寒痛剧,遇热痛减,溲溺清长。舌质淡,苔薄白或腻,脉沉紧。
风湿型 腰脊疼痛,痛引下肢,肌肤麻木,痛无定处,走窜不定,与天气变化有关,伴有微恶风寒。舌质淡,苔薄白或薄黄,脉虚细。
(3)肾虚型
肾阳虚 腰痛绵绵酸软,肢冷麻木无力,久治不愈,喜按喜揉,遇劳尤甚。常伴少腹拘急,面色白,畏寒,少气乏力。舌质淡,苔薄润,脉沉弱。
肾阴虚 腰痛绵绵,酸软无力,久治不愈,遇劳则甚。常伴心烦不眠,口燥咽干,面色潮红,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2、病理分型:膨出型,破裂型,游离型
3、美国矫形外科学会建议按照形态进行分类:Ⅰ型:变性;Ⅱ型:膨出;Ⅲ型:突出;Ⅳ型:脱出;Ⅴ型:骨化。
六、从何判断是否患了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在椎间盘退行性改变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所以,在发生腰椎间盘突出之前,就有可能因为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产生一系列前驱症状,这些症状不具特异性,故而不是腰椎间盘所独有的。
1、急性腰痛:这里所指的腰痛有别于从事体育运动或重体力劳动时,不慎扭伤腰部而产生的腰痛。它多是在一些轻微的动作而引发的,故而常常被患者误以为是“闪了腰”,而不加以重视。
2、反复发作的腰痛:在腰椎间盘退变并有椎间关节不稳定或后关节过伸情况下,患者可有反复发作的腰痛。每次发作之间的间歇期在数天至数月不等。这种患者,由于其退变的椎间隙使其后关节已处于过伸状态,因此脊柱如再作过伸动作时就容易发生关节囊损伤,而诱发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
3、慢性腰痛:部分患者几经急性腰痛发作的痛苦后,逐渐形成了持续性的慢性腰痛。这种腰痛常在咳嗽、大便用力后加重。以上症状都预示着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潜在可能,但也都不具备特异性,望有此类症状的患者能正确对待之。
腰椎间盘突出在青壮年人中常见,尤以体力劳动者或长时间坐立工作者多发。患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人可因年龄、性别、患病时间及突出物的部位的不同而表现出各种各样的临床症状,常见临床表现如下:
1、腰背部疼痛:这种疼痛出现在腿痛之前,亦可同时出现。疼痛主要在下腰部或腰骶部,疼痛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椎间盘突出后刺激了纤维环外层和后纵韧带中的窦椎神经纤维所产生。疼痛部位多在突出阶段腰椎周围。
2、下肢放射性疼痛:由于腰椎间盘突出多发生在腰4、5和腰5骶1椎间隙,而坐骨神经正是来自腰4、5和骶1-3神经根,所以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多有坐骨神经痛或先有臀部开始,逐渐放射到大腿后外侧、小腿外侧、足背及足底外侧和足趾。中央型的突出常引起双侧坐骨神经痛。当咳嗽、打喷嚏及大小便等腹内压增高时传电般的下肢放射痛加重。腿痛重于腰背痛是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体征之一。
3、麻木及感觉异常:腰椎间盘突出后,可造成神经根接触区域的局部性压迫和牵扯性压迫,使神经根本身的纤维和血管受压而导致缺血缺氧,故受累神经根支配区域出现疼痛、麻木等异常感觉。腰4、5椎间盘突出可累及腰5神经根并出现大腿后侧、小腿外侧、足背外侧及拇趾背侧感觉麻木异常。腰5骶1椎间盘突出可累及4、5趾背侧皮肤感觉异常。如果椎间盘突出物压迫或刺激椎旁交感神经纤维,可反射性引起下肢血管壁收缩而出现下肢发冷、发凉、足背动脉减弱等现象。
4、肌肉瘫痪:腰椎间盘突出物压迫神经根时间较长者,可造成神经根缺血缺氧变性而出现神经麻痹、肌肉瘫痪。腰4、5椎间盘突出,可引起腰5神经根麻痹所致胫前肌、腓骨长短肌、伸拇长肌和伸趾肌瘫痪。腰5骶1椎间盘突出后,骶1神经根受累麻痹而出现小腿三头肌瘫痪。
5、间歇性跛行:由于椎间盘突出物压迫神经根,造成神经根的充血、水肿等炎性反应和缺血,当行走时,椎管内受阻的椎静脉丛充血,加重了神经根的充血程度和脊髓血管的扩张,同时也加重了神经根的压迫而出现间歇性跛行及疼痛。
6、脊柱姿势改变:腰椎间盘突出后约有90%以上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功能性脊柱侧凸,多数凸向患侧,少数凸向健侧,主要视突出物与神经根的关系。侧弯能使神经根松弛,减轻疼痛。如果突出物在神经根前外侧时,脊柱则凸向患侧;突出物在神经根内侧时,脊柱则凸向健侧。侧弯是减轻突出物对神经根压迫的一种保护性措施。
最终确诊是否腰椎间盘突出、确定突出部位和程度,则须选作腰椎CT、MRI(磁共振)或腰椎管造影做进一步的检查。
七、患了腰椎间盘突出症以后怎么办
1、卧床休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发作的最初几天,患者的自觉症状十分严重,此时应卧床休息。利用卧床休息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方法相对比较简单,患者无须过多专业知识,就能在家进行。但卧床休息还是有许多应该注意的问题,如果解决不好,疗效就不能得到保障。
(1) 卧床要求卧硬床。具体讲就是木板床上铺薄褥或垫子,较硬的棕床也可以。
(2) 患者仰卧时,可在腰部另加一薄垫或令膝、髋保持一定的屈曲,这样可使肌肉充分放松。俯卧位时则床垫要平,以免腰部过度后伸。
(3) 卧床休息要严格坚持。即使在症状缓解一段时间后佩带腰围下床,也不能做任何屈腰动作。如患者因生活不便而不能坚持卧床生活,会影响疗效。
(4) 卧床休息中最难坚持的是在床上大、小便。如果患者不能接受平卧位大、小便,可以扶拐或由人搀扶下地去厕所。切忌在床上坐起大便,因为这时腰部过度前屈,椎间盘更易后突。当然,在卧床一段时间后,如配合推拿、针灸、理疗等方法进行综合治疗,会取得更好的疗效。
2、家庭腰椎牵引,骨盆持续牵引法是脊柱牵引中比较简单安全的治疗方法。患者卧硬板床,用骨盆牵引带绕腰部固定,带的左右两侧各连接一根牵引绳至床的足端,或用双下肢皮牵引引出牵引绳,牵引绳通过滑轮后每侧悬挂5~10kg重物,床脚抬高10~15cm以产生反牵引力。牵引可24小时不间断,牵引重量可逐渐增加。一般卧床3~4周,随症状好转可允许每天少量起床活动,慢慢增加活动量,再巩固疗效2~3个月。若不抬高床脚,则须固定上身,以对抗下肢的牵引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