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DF)是糖尿病的主要继发病症之一,是由于糖尿病患者血管病变导致肢端缺血和周围神经病变而失去感觉,且并发感染的足部病变.其致残率甚高,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临床以患足怕冷或灼热、麻木、疼痛等感觉异常,甚或出现溃烂、坏死为主要特征。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长期不良的生活习惯,糖尿病的高发病率等因素,糖尿病足的发病率也急剧上升。笔者1999年以来,采用自拟解毒化瘀汤为主加减治疗糖尿病足,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现将病例资料完整的97例总结报到如下:安阳市脉管炎医院周围血管病科张宏亮
1 临床资料
1 1一般资料
97例病人中,男63例,女34例;年龄最大的73岁,最小的47岁,平均年龄54岁。其中50岁以下的7例,51~60岁的39例,61~70岁的41例,71岁以上的10例;
病程最短的7个月,最长的14年。伴溃烂的51例。
1 2诊断标准
参照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1995年制定的标准:具有典型的患足怕冷、灼热、麻木、疼痛、甚至溃烂、坏死等典型症状,同时具有糖尿病病史(采用1999年WHO专家咨询委员委员会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2年以上予以确诊。
1 3治疗方法
给予中药解毒化瘀汤加减(基本方:大黄、黄连、二花、连翘、桃仁、赤芍、壁虎、地龙、穿山甲、水蛭、全虫、延胡索、红花、丹参、当归、川芎、蜈蚣等),每天一付,水煎分服,一个月为一疗程。若气虚明显者加党参、黄芪、白术、茯苓;疼痛剧烈、难以入眠者加制乳香、制没药、米壳;若溃烂坏死、继发感染者,可局部外用五黄液(大黄、黄连、黄柏、黄芩、冰片各等份酒泡)湿敷。同时口服降糖药控制血糖。
2 疗效标准与结果
2 1疗效标准
参照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1995年制定的标准,治愈:糖尿病病情稳定,肢体症状基本消失,创面完全愈合,步行速度100~120m/h,能持续行走1500m以上,肢体末梢血液循环障碍及肢体血流图明显改善。显著好转:症状明显改善,肢体创面愈合或接近愈合,步行速度同上,能行走500m以上,肢体末梢循环障碍及肢体血流图均有改善。进步:症状减轻,肢体创面接近愈合或缩小,步行速度同上,能行走300m以上,
肢体末梢循环障碍及肢体血流图有改善。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或加重. 。
2 2 治疗结果 治愈57例,显著好转26例,进步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3.81%。
3 讨论
糖尿病足(DF)是糖尿病最为常见的慢性继发症之一,现代医学认为本病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引起下肢动脉血管闭塞缺血,神经病变和感染三个因素有关,
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糖尿病引起的代谢紊乱有密切关系,故糖尿病日久多引起本病,而出现下肢怕冷、麻木、疼痛、间歇性跛行,若长期缺血则引起趾端干性坏死。在此基础上继发腐败菌感染,并发下肢回流障碍者可出现湿性坏疽。祖国医学对本病早就有一定的认识,但并没有专有病名,而是根据临床表现归属”脱疽”的范畴。比如<<灵枢.痈疽篇>>”发于足趾名曰脱疽,其状赤黑,死不治;不赤黑不死,不衰急斩之,不则死矣。”
再如宋代诸瑞章<<卫生宝鉴>>记载”……消渴者,足膝发恶疮,治死不救。”认为其发生原因实为经络瘀滞,而引起经络瘀滞的原因,不外乎营阴灼伤、外邪侵袭两种。消渴日久,气阴两虚,经脉失养,脏腑受损,阴损及阳,虚则无力抗邪,湿热之邪乘虚而入,阴虚内热,热盛则肉腐,肉腐成脓化毒,气虚运血无力,血行不畅,痹阻脉络,脉络不通,肢端失荣。消渴病的病机是阴虚燥热,日久则燥热内结,营阴被灼,运营不畅而成瘀,瘀血阻滞,脉络不通,而出现肢体怕冷,麻木,灼热等感觉异常诸症。或消渴病日久致气阴两伤、阴阳俱虚,正虚邪侵,凝血阻络,瘀久化热,热盛肉腐而出现溃烂,坏死。以解毒化瘀汤为主加减治之,故能取得满意疗效。此外,本病为糖尿病之继发症,对本病的治疗应在积极治疗糖尿病、控制血糖的前提下进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