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肝已成为严重危害我国人民身体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长期抗病毒治疗是慢性乙肝治疗的核心。在这条长期与乙肝病毒作斗争的征途上,乙肝患者需要历经各种磨难。为了事半功倍抗病毒,不走歪路、岔路,乙肝抗病毒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件事。
抗病毒要讲究时机,时机未到不要参与。并不是所有感染了乙肝病毒的人都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一些乙肝病毒携带者可能终生都不会发展成肝炎,这部分人不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
还有一些患者,虽然体内病毒水平很高,但丙氨酸转氨酶(ALT)一直正常,也就是说乙肝病毒和人体内的免疫系统正处于“互不干涉,和平共处”的时期,机体的免疫系统还没有向病毒发起攻击,如果免疫系统和乙肝病毒没有出现“混战”,患者可稍安勿躁,静待时机,此时只需定期做好监测,观察乙肝病毒和肝功能是不是出现“异动”即可;转氨酶轻度升高也不要惊慌,需要请医生分析和观察,复查转氨酶、“两对半”和HBVDNA,排除其他原因(非肝炎因素)引起的ALT“轻度升高”,然后再决定是否何时开始抗病毒治疗。
只有当乙肝病毒复制活跃(乙肝“两对半”为“大三阳”或“小三阳”,同时HBVDNA阳性并达到一定水平)和患者对入侵的病毒有一定免疫清除反应(通常表现为ALT升高,一般需要ALT大于2倍正常值)时,乙肝患者才需要进行积极的抗病毒治疗。如果达不到抗病毒的“门槛”,患者又有治疗的愿望,则应当进行肝穿刺,经肝脏活体组织检查证明肝脏确实存在炎症、或明显的肝纤维化,才能给予抗病毒治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