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的观念里咳嗽多是呼吸系统疾病引起,久治不愈的咳嗽常以气管炎或咽炎治疗,不少的患者曾误诊为“慢性气管炎支气管炎”或"咽炎"等,有人统计平均误诊时间为5年,最长者达20年以上。
许多病人常年经受慢性咳嗽的困扰,反复使用各种检查,用尽了各种抗生素,仍然治疗无效,造成极大的医疗资源浪费,同时带给病人身体的痛苦和经济上的压力。大量难以治愈的咳嗽患者也长期困惑着临床医生。
事实上咳嗽涉及呼吸系统的不同部位:如鼻、咽喉气管、肺、胃等;也涉及到不同的系统,如:呼吸、消化、心血管等,因此临床各科都会遇到咳嗽的诊治问题、咳嗽产生的原因也是非常复杂的,除了常见的感染和炎症因素,另外过敏、返流及药源性也是重要而不可忽视的因素。由于上述复杂情况,治疗应该是多途径,多方面的,单纯地使用抗生素难以取得良好的疗效。
慢性咳嗽病因复杂,因此需要全面、准确收集病史和体格检查,并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如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痰液检查,CT和HRCT检查,肺量计检查,弥散功能检查和放射核素检查等。但需要掌握指征的合理性和时机选择的适当性。
(1)重视病史,包括耳鼻喉和消化系统检查。具有鼻痒、鼻分泌物、打喷嚏或鼻后滴流感等鼻部症状者,应考虑鼻炎/鼻窦炎。特别患有高血压病患者服用一些抗高血压药引起的咳嗽、应详细询问病史;
(2)根据病史选择有关检查,检查由简单到复杂,先常见病,后少见病,降低患者的诊断成本。
诊断和治疗两者应同步或顺序进行。由于嗜酸性细胞性气管炎是慢性咳嗽的首要病因,诱导痰检查是诊断EB的重要方法,无需昂贵的仪器和复杂的技术,同时BHR是诊断CVA的重要标准,亦是与EB鉴别的主要标准,故我们将诱导痰、肺通气功能和气道激发试验列为首要检查项目。
CT、纤支镜、鼻咽镜等检查患者不易接受,价格较为昂贵,对常见病因诊断价值相对较小,故将这些检查列为二线检查。
(3)如患者经济条件或医院设备条件有限时,可根据临床特征进行诊断性治疗。如有明显夜间咳嗽,高度怀疑咳嗽变异型哮喘(CVA)。进食诱发咳嗽或进食后咳嗽加重,伴有反流相关症状者,可按GERC进行治疗。
咳嗽的常见病因有:
急性咳嗽:
普通感冒是急性咳嗽最常见的病因,其他病因包括急性支气管炎、急性鼻窦炎、过敏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等。
亚急性咳嗽:
最常见原因是感冒后咳嗽、细菌性鼻窦炎、哮喘等。
慢性咳嗽: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鼻后滴流综合征(PNDs)、
其他慢性咳嗽原因:慢性支气管炎(ChB),支气管扩张症,变应性咳嗽,支气管内膜结核,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诱发的咳嗽,心理性咳嗽、
咳嗽的具体诊断步骤为:
(1)询问病史和体检。特别要询问环境情况、是否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抗高血压药)和咳嗽前有否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病史等。
(2)胸部X线检查。慢性咳嗽者要常规作X线胸片检查,以排除肺部其他病变。
(3)肺功能检查。根据病情可选择作通气功能、支气管舒张试验和支气管激发试验。
(4)诱导痰检查以诊断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B)等。
(5)鼻窦X线片或CT检查以及鼻咽镜检查或纤维鼻咽喉镜检查。主要诊断鼻炎、鼻窦炎,咽喉疾病。
(6)24h食管pH值监测。拟诊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时可做此项检查。
(7)怀疑变应性咳嗽者,可行过敏原皮试、血清IgE测定和咳嗽激发试验。
(8)通过上述检查仍不能确诊或经过诊断性治疗咳嗽仍未缓解者,应进行高分辨率CT、纤维支气管镜等检查,以除外气道内病变(如长期误诊的异物)和肺部其他病变等。
(9)若各项检查均正常,在排除上述器质性病变诱发的咳嗽后,才可考虑心理性咳嗽的诊断。
咳嗽治疗原则:
(1)首先要明确诊断,对因治疗;
(2)对因治疗不能即刻见效时,需要对症治疗,控制咳嗽症状,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咳嗽的特异性治疗:治疗咳嗽,特别是慢性咳嗽,明确病因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因素。针对慢性咳嗽的不同病因,需给予特异性治疗。
咳嗽的非特异性治疗:ACCP建议选择非成瘾性镇咳药物,如右美沙芬,值得参考。
常用止咳药物:
1、依赖性镇咳药
(1)可待因(codeine):直接抑制延脑中枢,止咳作用强而迅速,同时亦有镇痛和镇静作用。可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剧烈干咳和刺激性咳嗽,尤其是伴有胸痛的干咳。口服或皮下注射,每次15~30mg,每天量可为30~90mg。
(2)福尔可定(pholcodine):作用与可待因相似,但成瘾性较之为弱。口服每次5~10mg
2、非依赖性镇咳药
(1)右美沙芬(dextromethorphan右美沙芬为目前应用最多的非依赖型中枢镇咳药之一,它作用于中枢及外周的Sigma受体,镇咳作用与可待因相似或较强,但无镇痛或催眠作用,治疗量对呼吸中枢无抑制作用,不产生依赖性和耐受性。198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右美沙芬是取代可待因的一种安全性较高的镇咳药。
1998年美国胸科医师学会(ACCP)颁布的咳嗽指南指出右美沙芬是具有I级证据的有效的镇咳药。主要用于干咳,适用于感冒、急性或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咽喉炎、肺结核以及其他上呼吸道感染时的咳嗽。多种非处方性复方镇咳药物均含有本品。口服每次15~30mg,每天3~4次。口服吸收良好,服药10~30分钟起效。
(2)喷托维林(pentoxyverine):国内使用较久的镇咳药,作用强度为可待因的1/3,同时具有抗惊厥和解痉作用。青光眼及心功能不全者应慎用。口服每次25mg,每天3次。
(3)右啡烷(dextrophan):右美沙芬的代谢产物,患者的耐受性好。
3、外周性镇咳药
(1)苯丙派林(benproperine):非麻醉性镇咳药,作用为可待因的2~4倍。可抑制外周传入神经,亦可抑制咳嗽中枢。口服每次20~40mg,每天3次。
(2)莫吉司坦(moguistenine):非麻醉性镇咳药,作用较强。口服每次100mg,每天3次。
(3)那可丁(narcodine):为阿片所含的异琳类生物碱,作用与可待因相当。口服每次15~30mg,每天3~4次。
相关文章